从团队参与者到主持者
从科研小白到发表SCI论文
唐铎迅潜心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难
以代码为剑,探索信息世界
以热爱为帆,驶向未知前方
人物简介
唐铎迅,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1级学生。曾任四川农业大学数学建模协会部长、理学院党建办公室组织发展部委员,现任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成员。发表SCI论文三篇,主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一项,主持校级科研兴趣项目一项,主研多项实验室课题。获校级荣誉4项,国家级省级荣誉6项,现已推免至清华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研究生。
PART
01
与友为谋,初涉科研
步入大学,唐铎迅积极投入于学习与校园生活。但随着对专业的深入学习,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想法仅凭现有知识是难以实现的,唯有在专业上继续深入。于是,在大二下,他有意识地拓展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并设定可实行的计划,将目标不断细分、合理规划,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他利用课余时间专注于做科研项目,为自己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铎迅的科研之旅始于一场偶然的相遇。在一门选修的课上,他与一位信工院的学长相识,通过几次交流后,学长发现唐铎迅对大数据这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介绍了两位与他同级、同样怀有深造目标的同学与他认识。他们三人第一次合作参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的大数据挑战大赛,在这场比赛中,唐铎迅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只有相互勉励才能共同进步,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于是,一个固定的三人团队应运而生,三个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他们以科研为纽带,紧密相连,共同探索信息的领域。
PART
02
开拓创新,履践至远
令唐铎迅最为难忘的是他第一次以主持者身份参与其中的科研项目,这次经历也为他之后深入研究的领域奠定了基础。他开始跟随团队进行素描图像向真实人脸图像转换的图像处理研究,这在刑侦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目标嫌疑人效率。这次全新的经历对唐铎迅来说充满了探索性和挑战性。
其中,修复BUG、找出痛点是最多且最为困难的问题。面对复杂挑战,唐铎迅并没有退缩,他深知,想要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必须找到新的研究路径。为了找到创新点,他和团队大量地查阅资料,并最终将目光投向于研究领域中的“曼巴”模型。于是,他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了一个寒假的调研和实践,再经过跑数据、做评估结果等无数次的尝试与验证之后,终于证实了这个模型的可行性,成功找到了可行的创新点。最后整理成文,周期长达半年左右。他坚持用数据说话,用实践证明,在科研的道路上开拓创新,行稳致远。
PART
03
云程发轫,未来可期
清华夏令营中一个特别板块——“生涯启航”,让唐铎迅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营员们被安排到一个展示厅,在指引下构想未来自己想从事的领域并要求绘制到一张白纸上,并与身边的多位营员轮换纸张互相进行绘制。在唐铎迅看来,身边的人在自己构想的未来添上的几笔,其实代表的就是环境。个人未来实际从事的领域也许会受到环境的较大影响而非自己最初的想法。
而在谈及未来研究方向和职业规划时,他表示会坚持初心。“家家户户都有了门之后,人们就会开始思考门是否防盗,防盗到什么程度。关注人工智能安全也一样,当AI的应用广泛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时,人们也就会开始思考它们的安全性。”这就是他的初心,在研究生阶段,他将致力于更深入研究 AI 安全问题和对信号的处理,并努力向实际问题靠拢。
回首过往,不论是与自己并肩前行的伙伴,还是曾帮助过、指导过自己的老师,唐铎迅都满怀感激。他十分感谢得良友同行,遇良师相伴,让他在科研之路上走的更远,更稳,更坚定!
“大胆去做他人无法衡量的事并追逐你的梦想。”唐铎迅在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中如是说道。未来,他将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站在新的起点上,深耕AI领域,以代码为剑,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
今日明媚,来看天光云影共川农
冷冷冷今天的标题被冻住了
优标李祝伟:“全能”模范诞生记
图片 | 吉木阿罗 伍昶宇 本人提供
文字 | 严黎源 王佳怡
编辑 | 王艺蒙 马玲月
责编 | 孙若煜
点亮“在看”,勇敢逐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