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先生都是很普通的人,谈不上有多擅长搞钱。
但我们买房后,背上了一百多万的房贷。
精打细算过日子也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儿了。
好在我还蛮有省钱天赋的,哪怕精打细算仍然保持住了生活质量。
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分都不花。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们家的精打细算。
1)常用且重要的东西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所以可以下点成本。
像每天睡觉都要用到的床垫、枕头、四件套、睡衣,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适当买好一点的。
听我说,睡好了,幸福指数真的会飙升。
这个我真是太有体会了。
前几天先生洗完澡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时还跟我说,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这一刻了。
因为床垫很舒服,床品很柔软,我们为了更多地享受一下被呵护的感觉,总会想方设法早点上床。
对我来说,常用且重要的东西,还有手机、电脑。
我一天到晚需要对着他们10来个小时。
如果用的是自己喜欢的品牌,如果界面操作流畅通顺,这10来个小时,心情都会很痛快。
还有冰箱、空调、洗衣机……它们如果在使用中突然出问题,会非常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和心情,所以我一开始就会买口碑好的。
总之,常用且重要的物品,关系着我们的幸福指数,可以适当下点成本,至少要买自己喜欢的。
当然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哈。
2)重要但不常用,或者常用却不重要的东西,没必要花太多钱和心思。
前几天和朋友去逛muji,她看中了它家的镜子。
好家伙,一个小小的镜子居然要150元以上。
她怂恿我说,你要不要也买一个?
我拒绝了。
我一天照镜子的时间估计都不超过5分钟。
用150元的,还是15元的,对我来说,不会太影响我的生活品质。
我现在用的梳妆镜就是15元买的,是我喜欢的简单款式,够用了。
梳子也是。
我和先生都很少梳头,尤其是先生,他头发短到根本不需要梳头。
而我也没有经常梳头的习惯,只在吹头发的时候先生会帮我梳一下。
这类型的物品,是品牌不是品牌,都不会太影响我的生活,只要梳着觉得舒服就行了。
还有伞也是,下雨能遮雨,出太阳能遮阳就行了,我不讲究。
还有垃圾桶,垃圾袋……
总之,在我看来,不大会影响生活质量的物品,我既不会花很多心思去研究,也不会花很多钱,主打一个实用就够了,
3)不常用且不重要的东西,我会一毛不拔。
像前两年很火的盲盒,可爱是可爱的,但毫无用处。
不要说她有观赏价值,情绪价值,这些都太短暂了。
别人不知道,反正这玩意儿我买回来很快就会忘记它的存在。
拥有与不拥有的区别,可能就是打扫卫生时多了一个擦灰的动作。
还有那些制造仪式感氛围的香薰蜡烛,氛围灯等,很有可能买回来时会用一两次,之后就束之高阁。
所以,我一开始就不会买。
电视机对我来说,也会不常用且不重要的东西,我至今没买过。
总之,用不上且不需要的东西,碰都不要碰。
如果这类型的消费,占你总消费的10%以上,你真的要警惕一下了。
很有可能是短视频直播看太多,被消费主义带节奏了。
4)也可以像《钱断情始》里的女主玲子那样,将支出分为三类:
一,消费。
即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注意,是基本的。
就是你不花这个钱,你就没有衣服穿了,没有饭吃了,这才叫基本的。
这类型的开支,该花就得花。
二,浪费。
现有的衣服已经够穿3年了,还在买,这就是浪费。
买回来就忘的摆件,其实也是一种浪费。
还有,吃不完扔掉的过期的食品也是浪费。
吃饱了还在吃的美食,也是浪费哦。
如果能杜绝浪费,我们真的可以省下很多钱和资源。
三,投资。
买好一点的枕头,能够睡个好觉,是投资。
吃新鲜的食材,带来健康的身体,也是投资。
买了且认真学完的课程,还是投资。
这一类的花销要适当,过了可能就是浪费。。
总之,消费前适当分类一下,可以提高我们花钱的效率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