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班去!”清晨6点,康新街道转移农牧民高梅匆匆忙忙走出家门,到自己负责的公共卫生间上班。
高梅是康巴什区格丁盖村转移农牧民,谈起挣钱的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不善言辞的高梅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我没文化,也不识字,以前就是到处打打零工,收入也不稳定。今年我听到街道宣传的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正在招工人,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了,没想到政府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收入也多了,还给交了五险,咱们这些农民也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了。”
从原来的“下地”务农,到现在的“上班”挣钱,折射出康巴什一个转移农牧民家庭的巨变。
高梅的“工作阵地”是北区新建的一所公共卫生间。每天上班,高梅都要把公厕内外全部清扫一遍,再把内部的地面全部拖一遍,之后用抹布给所有设施挨个做“全身”清洁。这样的工序,每天最少五遍。
只要有水溅到地面,她就会把地拖一遍;只要外面下雨,她就会把垫子铺到台阶上……她担心地上有水小朋友会滑倒,担心下雨地滑行人摔跤,担心频繁更换地垫浪费钱,担心如厕的市民没地方挂东西。“来歇脚的环卫工人们总说我像陀螺,忙里忙外。”高梅笑着说道:“但咱是懂得感恩的人,‘以工代赈’给了咱这么好的工作,不干好我自己心里都过不去。”
记者了解到,高梅所在的康新街道以解决社区问题,提升社区服务为目标,严格执行《“以工代赈”转移农牧民劳务队管理的意见》,不断提升转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计划探索在符合条件的队伍中建立党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送清凉、送健康、送温暖”等活动,充分发挥农民工党员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康新街道已备案登记66家劳务队,分配实施环境整治、氛围营造、园林绿化等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19个,累计营收金额达715万元,先后带动170多名转移农牧民参与实施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人均获得劳务收入4.2万元以上。
康新街道社区集体经济公司负责人李渊鹏告诉记者:“‘以工代赈’,‘赈’是目的,‘工’是手段。而坚守‘赈’的初心,是做好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的核心。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做好党建引领“以工代赈”工作,促进转移农牧民们增收致富,让更多的转移农牧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共享家乡建设成果。”
(图/文:奇越 视频:嘎楚热)
编辑:袁思嘉
校对:李 洋
审核:李臻昊 王芳
终审:纪杰峰
声明:康巴什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康巴什发布》官方微信
推 荐 阅 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