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荡的岁月中,一位广西红军师长身陷险境,带着6担银元和3担枪械秘密埋藏于某处。
随着时光流逝,这笔巨额财富的下落至今成谜,成为历史中的未解之谜。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如此决定?银元与枪械的去向又在哪里?
一个负伤红军留下的"宝贝"
1934年11月,湘江两岸,枪林弹雨,杀声震天。
中央红军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浴血厮杀,伤亡惨重,部队被打散。
一个负伤的小红军拼死突围,在广西黄家村一户人家门前晕倒。
这家的主人黄和林见此情景,二话不说就把小红军背回家,悉心照料。
养伤期间,小红军向黄和林讲述了自己所在部队的事迹,表达了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临走时,他郑重地把随身携带的一面红旗、一本笔记本、一个墨盒和一把匕首托付给黄和林。
"老伯,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是革命的象征。
您替我保管,等革命胜利那天,我一定会回来取的!"小红军的眼神坚毅而充满希望。
黄和林望着远去的小红军,默默把这些"宝贝"收好,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个可爱的娃娃兵......
"六担银元三担枪",师长肩负神秘使命
12月的广西,寒气逼人。
一个身着便装的大高个儿在塘尾巴屯村徘徊,看上去对地形并不熟悉。
这个人名叫乔明增,是红军的一名"收容师长"。
组织上派他秘密前往各地,联络和收容湘江战役后散落在民间的红军伤病员,并给了他六担银元、三担枪支,用于安置费用和日后游击队的军费。
乔明增想打听一下这里的情况,便向正在田里劳作的文永遂问路借水喝。
农家人的淳朴让他倍感亲切,两人一见如故。
当天,文永遂就邀请乔明增到家里做客。
交谈之中,文永遂渐渐察觉,这位自称挑夫的客人,举止不俗,满腹经纶,绝非等闲之辈。
乔明增看出文永遂是个通情达理的好人,便吐露了自己红军身份。
文永遂立即表示愿意提供住处,并嘱咐乔明增千万不要外出,以免被抓。
乔明增心存感激,暗下决心:再穷不能穷老乡,再苦不能苦百姓。
他把两担银元和一担枪支埋在了洪水箐密林深处,以备不时之需。
红军师长当起庄稼汉,村民对他竖起大拇指
为了不露痕迹,乔明增化名李明江,以文永遂表哥的身份在塘尾巴屯村住了下来。
他不甘食言女言,起早贪黑地帮着文永遂种地干活。
文永遂笑言:"乔师长,你们红军打起仗来神勇无比,种地的手艺可是不怎么样啊!"
乔明增自告奋勇,在村东头开垦出两亩山坡地,种上了旱稻和玉米。
他回忆起在山东老家的农活经验,村民们都惊讶于这个"书呆子"的执着和勤劳。
农闲时,乔明增教文永遂读书写字,讲述革命道理。
文永遂的进步神速,让乔明增由衷敬佩。
两人亲如兄弟,形影不离,时常引得乡亲们艳羡不已。
一个秋天,连日干旱,寸草不生。
村民们的稻田歉收,但乔明增辛勤开垦的旱田,竟然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一时间,全村老少都对这个能文善武的红军师长竖起了大拇指!
饥荒当头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塘尾巴屯村的好日子没过多久。
1936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了整个桂北大地。
颗粒无收,村民们饿得面黄肌瘦。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听说红军埋了不少银元,这个时候要是能拿出来救济我们就好了!""是啊,再这样下去,我们都活不成了!"
文永遂找到乔明增,语气复杂:"乔师长,大家都指望您的那笔银元救命呢。
要不,咱们挖一点出来,先解燃眉之急?"乔明增沉默良久,斩钉截铁地说:"文老弟,这可是组织的经费,万万不能私自挪用啊!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帮大家渡过难关的。"
深夜,乔明增辗转反侧,脑海中闪过无数个画面:枪林弹雨中,战友们前仆后继的身影;夜深人静时,毛主席对他的谆谆教诲;村民们期盼的目光和干裂的嘴唇......
天亮时分,乔明增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对文永遂说:"这样吧,咱们带几个心腹,去洪水箐把银元和枪支挖出一点。
革命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眼看乡亲们生计都成问题,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啊!"
流言蜚语四起,红军师长被迫离乡
消息不胫而走。
当乔明增等人赶到洪水箐时,发现已有不少村民自发来"找宝贝",四处乱挖乱刨。
乔明增当即意识到,想悄悄挖出银元恐怕是不可能了。
他只得故作茫然,对村民们说埋葬的具体位置已经记不清了。
回到村里后,流言蜚语立刻甚嚣尘上,有人说乔明增是个江湖骗子,有人说他独吞了银元,甚至有人造谣说乔明增是个汉奸细作,迟早会被抓走。
文永遂一家坚信乔明增的为人,竭力维护他的声誉。
然而谣言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乔明增担心连累了文家,更担心暴露身份会危及组织的安全。
一天深夜,乔明增把文永遂叫到屋后,语重心长地说:"老弟,你们对我的恩情,我没齿难忘。
可眼下风声鹤唳,我不能再连累你们了。
我打算尽快回山东老家,躲避一段时间再说。"
文永遂红着眼圈,一再挽留,却终是拗不过乔明增的决心。
无奈之下,文家老小把家中值钱的物什都拿出来,让乔明增带上路,以表达他们的深深谊意。
次日清晨,乔明增悄然离去。
文永遂远远地送了很久,泪水模糊了视线。
他明白,自己送别的不仅是一位患难与共的挚友,更是一位为民众谋幸福的革命者。
乔明增壮烈殉国,银元下落成谜
回到山东老家,乔明增的生活并没有好转。
战火很快烧到了家门口。
1940年,日军侵入山东。
乔明增毅然投身抗日战场,成为八路军一名排长。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乔明增不幸壮烈殉国,年仅28岁。
噩耗传到乔家庄,老父亲悲痛欲绝。
他花了几个月时间,跋涉数百里,才将儿子的遗骨接回。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干部曾组织人力,想要找到乔明增当年埋藏的银元和枪支,但几经寻觅,终究一无所获。
那笔本可以救济万千百姓的革命基金,究竟去了哪里,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尽管物质财富难觅踪迹,但乔明增和文永遂的革命情谊,他们为民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却成为了埋藏在广西父老乡亲心中的一笔永不凋零的红色财富。
结语:
"六担银元三担枪,大枫树下坐师长。
"这句童谣,承载了太多岁月的记忆。
当我们为埋藏的革命"宝藏"的下落扼腕叹息时,更应该追问:今天,我们手中掌握的财富,究竟该如何对待?
让那些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告诉我们:个人的得失毫无意义,无私奉献才是真正的财富。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唯有不忘来路,心存感恩,脚踏实地去开拓幸福的人生,才不辜负革命先辈的嘱托。
悠悠湘江,滚滚红尘。
那散落民间的点点星火,终将汇聚成新时代的熊熊烈焰,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