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依赖捷径,少用杠杆。”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

编辑|姚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你们什么时候上平板的横屏功能?”

“未来豆包可以内置一个番茄小说,刷抖音,就像是小程序智能体一样。”

“大半夜睡不着,突然想要豆包出一个听书的功能。”

以上的提问发生在一个名为“豆包官方用户群”的QQ群里。该群是字节跳动旗下AI工具豆包组建的第一个用户群,规模2000人,其中12名为豆包运营及小助手,大部分为普通用户和开发者。群内,他们会如上述那样,随时向豆包官方提供功能体验反馈。

2024年5月,《中国企业家》记者入群,6个月的时间,见证了字节跳动产品背后的运营和从需求到产品的转化。

来源:豆包QQ用户群公告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豆包QQ用户群公告截图

2024年1月至11月,该群共产生了数万条聊天记录,豆包官方发布了100条群公告,其中大部分为功能内测邀请。据统计,过去11个月,豆包在安卓APP端共迭代了约40次。比如11月18日,发布了最新内测功能为“App支持添加常用功能为桌面快捷方式”。

今年5月,字节跳动产品与战略副总裁朱骏分享了字节跳动为豆包这类产品定义了三个产品设计原则:第一条,“拟人化”;第二条,离用户很近,随时伴随用户,嵌入用户的不同使用环境,应该是豆包到用户身边,而不是用户到豆包身边;第三条,个性化。

过去两年,被卷入AGI这股浪潮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从一开始的找显卡,找工程师,找融资,转到了2024年的找场景,找PMF(产品市场匹配点),找赚钱门道。只不过,各家公司找场景的方式不同,有的公司通过依附超级APP引流,沉淀,找场景,比如文小言,有百度搜索导流,也有公司通过学习国外公司的产品来寻找方向。

一位接近微软中国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国内公司接入微软国际云的排队周期已从两周缩短至六七个工作日,科技大公司仍是需求最旺盛的客户之一。

自己俯下身,探索用户需求,是一种有效的笨办法。

目前,豆包已成长为中国AIGC工具类月活用户最多的APP。今年5月,豆包官方披露,月活用户超过2600万,但到了9月,几乎增长50%。根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9月,豆包、文小言、Kimi智能助手APP月活用户分别达到4197.6万、1191.5万、1024.8万。

快速迭代,注重用户初始行为

快速迭代,注重用户初始行为

在豆包官方群,用户与AI的碰撞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比如,一位用户直接展示了豆包骂自己“傻X”的截图;另一位用户则抱怨,自己的智能体不会服软,“难道你这个大模型是打娘胎里就硬邦邦,服个软会炸服务器吗?”还有的用户直接说,把抖音、番茄小说、红果短剧植入豆包,这样就能刷视频,看小说与短剧了。

普通用户以移动互联网养成的习惯接入AI应用,但并不影响它们想要尝鲜的好奇心。

有用户提议,“一是,能在回答的正文中附上图片,那就更好了。因为很多东西用图片很形象生动,比语言更有力。二是允许提问的时候附上一张图片,即附图提问,那就好上加好了”。

豆包的运营者随后是这样回复:“两项功能都正在推进,会尽快跟大家见面”。

每当新功能发布时,豆包小助手就会在群里发布公告,最近一次邀请用户参与内测的功能是“豆包桌面端AI搜索”,它这样提供激励:提供优质反馈,奖励20元某电商平台购物卡,升级为超级内测官;参与文字访谈的用户,则是获得50元某电商平台购物卡。

早几年,张一鸣在2021年字节9周年会上表示,我们鼓励公司所有员工放假的时候跟5个亲朋好友交流,看他们手机上都使用什么软件,问他们为什么使用。他提倡:不依赖捷径,少用杠杆。

据《中国企业家》不完全统计,豆包的千人用户群至少有4个,规模接近万人。

这样的打法,与2016年抖音刚起步时相似:邀请技术流创作者体验,组建群聊讨论产品,让他们成为抖音初始阶段的种子用户。此后,字节尝试从抖音拆分出音乐、电商、社交、搜索等独立APP都未能取得成功,侧面证明,算法并不是万能的。

AI产品经理“潦草学者”告诉《中国企业家》,当下AI产品的设计并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或者由设计师设计好的,更多是基础驱动。豆包放量增长,主要是因为用户多了,数据也会增多,它能帮助豆包更好地训练模型。

“当下,任何产品形态都是不重要的,关键还是找应用场景,你找到应用场景之后,你也会找到最好的产品来去解决问题。”潦草学者说。

对字节跳动来说,AI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从零开始做产品的机会,它规避了惯性和躺赢思维。

抖音导流,是良药也是毒药

抖音导流,是良药也是毒药

豆包从2023年8月上线,到2024年5月,月活用户规模超2600万,到了9月,月活接近4200万——也就是说,4个月里,它像装上了超级马达,月活用户增加了1600万。

高增长背后,投流是绕不过去的手段。今年年中,Kimi、智谱AI、MiniMax等AI创业型公司,以及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公司开展了激烈的投流竞赛。根据搜狐财经援引第三方数据平台的数据,今年以来(截至11月15日),Kimi、豆包等国内十款AI原生应用,合计投放金额达15亿元;其中10月超3.5亿元,为历月最高,且超过上半年总和。其中以Kimi和豆包最为凶猛。

Kimi的投流重点在B站、知乎等,而豆包的投流阵地则是字节跳动的广告系统——穿山甲联盟以及巨量引擎。

一位行业人士分析,只要有一个类型的产品投起来了,字节跳动都可以利用各种优势,用更低的价格获客,更好的商业模型获得增量,以此做一个更好的产品。“字节跳动刚开始做豆包时,以AI的流量太火爆为由,限制了在巨量引擎体系内投放AI的流量。但豆包却可以在每天大量地获客,甚至使用豆包大模型成了在抖音进行投放的准入门槛。”该行业人士称。

这是一把双刃剑,确实快速达到用户增长的目的,但留存也成了问题。

今年9月,根据QuestMobile数据,豆包、文小言、Kimi智能助手APP活跃用户3日留存率分别为39.1%、31.2%、32.2%。2016年,抖音上线第一年首月的30日留存率不足8%,但到了年底,30日的留存率提升到了20%。

来源:豆包APP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豆包APP截图

一位豆包智能体的开发者告诉《中国企业家》,在豆包,40多万热度的智能体,活跃度几百个,“僵尸一大堆,引流再多有啥用,留不住人还不能变现,后面也不推”。在他看来,现在豆包的重心在引流,而不是做留存。

导致留存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短时间用户涌入量剧增,造成用户泛化,势必留存率会下降;第二则是当下智能体并不那么智能。

快手高级副总裁、主站业务与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在快手内部刊物上预言,不能到达AGI,那我们设想的未来这种入口型、颠覆性的杀手级的APP是没办法出现的,他预言至少两到三年起,OpenAI 01的出现可能加快这个进程。

从字节跳动的布局来看,它希望在这场AI之战中“烧出”一个超级应用来。

商业化难题

商业化难题

Agent(智能体)是AI落地C端最好的入口吗?

目前来看,它可能是手机载体里最好的方式,但并不是AR眼镜、VR头盔等新设备的最佳AI选择。

一位每天打开豆包5至10次的深度用户总结:第一,智能体过于健忘,5分钟说的话很快就忘;第二,如果说从回答基本问题的角度来看,豆包体验感一般,有些资料没有、有些问题回答不了,语料库有待加强。

一位Agent开发者告诉《中国企业家》,豆包现在对创作者说不清他们的思路,对变现好像没多大兴趣,更在乎拉新和引流,或者聚焦在豆包功能上的完善,对创作者的变现需求视而不见。

相较豆包,百度旗下的文小言,商业化动作更为激进。《中国企业家》发现,比如在文小言的“茶叶百科”智能体里,该智能体回答“购买乌龙茶”等问题后,会出现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而后不用跳转,直接登录该账号,即可下单。

这位开发者认为,开发者最看重平台的商业化举措,但豆包更偏重用户。

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企业家》注意到,豆包的两款C端应用豆包与猫箱均未开通会员与其他增值费用,但面向专业开发者的即梦、扣子等则推出了会员收费等服务,即梦基础会员每月69元,高级会员499元每月。

目前,“会员VIP”为大模型产品主要的商业化变现模式。比如,智谱AI旗下的智谱清言会员费用为连续包月首月19元,月卡为59元,季卡为109元;百度旗下的“文小言”连续包月49.9元,连续包年费用为588元。

用户的增长将会带来巨大的算力成本。今年11月,百度CEO李彦宏公布了文心大模型截至11月初的日均调用量——超过15亿次。一年前这个数据是5000万次,增长了30倍。另据字节官方披露,截至7月,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用量超过5000亿,平均每家企业日均Token相较5月使用量增长了22倍。

好在Token的价格战,客观压缩了豆包整体的成本。在2024年年中,中国头部厂商的一些Token价格比年初要低80%甚至90%以上。不仅是中国厂商,OpenAI也降低了输入与输出的Token价格。

豆包也尝试推出硬件来适配生态。

今年10月10日,豆包发布了一款硬件产品——AI智能体耳机Ola Friend。该产品售价1199元,而苹果最新款AirPods 4主动降噪款售价为1399元。据了解,用户戴上该耳机后,无须打开手机,只需喊出“豆包豆包”,便可唤起豆包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