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受蒋介石之邀前往台湾。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学术泰斗在临终前竟留下遗言:“千万别把我留这里。”
这一言震惊四座,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情感和故事?让我们一起探索钱穆心底的秘密。
"小神童"的启蒙之路
1895年,钱穆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
这一年,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列强环伺,民不聊生。
父亲钱承沛是个老学究,以教书为业。
在钱家"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家风熏陶下,钱穆自幼聪颖好学。
7岁那年,小小的钱穆进入私塾启蒙。
老师给几十个生字,他都能一一记牢,背诵起《三国演义》更是一字不差。
连周围的大人都惊叹:"这孩子是读书的料!"父亲钱承沛更是视若珍宝,常对人说,"有了这个儿子,比多了几百亩田还高兴呢。
"就这样,在长辈殷切的目光中,小钱穆一头扎进了书海,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书海泛舟,执著不悔
然而,天不遂人愿。
11岁那年,父亲因病撒手人寰,家道从此中落。
但母亲始终坚持让钱穆继续求学,钱穆也不负母亲所望,发奋读书。
有一段时间,钱穆白天在学堂听课,晚上给学生辅导功课赚钱贴补家用,常常通宵达旦伏案苦读。
即便如此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钱穆坚信,知识就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
后来,钱穆得到族中长辈资助,进入常州府中学和南京钟英中学求学。
谁知刚刚上道,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停办,钱穆不得不离开校园。
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投入到自学和教书中去。
就这样,年少的钱穆在家国动荡、贫病交加的境遇中,仍然初心不改,执著地追求着学问的真谛。
壮志凌云,振兴国学的担当
中年的钱穆,在治学路上渐入佳境。
20年代,他潜心钻研中国古代历史,著成《先秦诸子系年》等书,名声渐起。
1929年,已成学界新秀的钱穆,应好友顾颉刚之邀,到燕京大学任讲师。
顾颉刚欣赏他的学识,却也忧心他的学历。
毕竟以礼教名家、大儒云集的燕京,向无出身寒微者立足之地。
但钱穆凭借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述,很快征服了这些难伺候的听众。
他尤其擅长将纷繁的史实和深奥的义理,用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听众常被他的课圈粉,教室座无虚席,连胡适都为之惊叹,常推荐学生去听他的课。
1931年,钱穆正式受聘于北京大学。
这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在列强的铁蹄下,中华文明遭遇空前浩劫。
一些学者甚至发出了"中国将亡"的悲观论调,钱穆却矢志不渝地秉持"吾道不孤"的信念。
他要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去唤醒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
1932年,钱穆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中国文化的出路》,明确指出振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934年,他开始筹划《国史大纲》的写作。
日寇铁蹄踏进北平城的前夜,他写下了《国史大纲》的最后一个字。
这部鸿篇巨著横空出世,以纵贯古今、融会贯通的视野,系统梳理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身处乱世的国人提供了一剂强心剂。
在共和国将建未建、民族危难之际,钱穆没有随波逐流,更没有望洋兴叹,而是以一个国学大师的担当,竭尽全力地为振兴民族文化呐喊。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何为传统文人的济世情怀。
辗转流亡,情系桑梓的爱国心
抗战爆发后,日寇铁蹄所至,校园惨遭破坏,钱穆也被迫离开了心爱的燕园。
他开始了长达12年的流亡生活,从西南联大到广西大学,再到香港新亚书院……漂泊的脚步从未停歇。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钱穆目睹了一幕幕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日寇的炮火摧毁了无数美好家园,也击碎了无数个体的梦想。
然而对故土深沉的爱,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却让钱穆坚持了下来。
行囊里,总有一本熟读到烂的《国学概论》。
跋涉千里,辗转流亡。
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钱穆从未放弃弘扬国学的理想。
甚至在日寇占领香港、新亚书院被迫关闭的危难时刻,他依然坚守讲台。
在漆黑的防空洞里,在学生简陋的床铺边,钱穆用微弱的烛光照亮古籍,为学生们讲解着国学经典。
1949年,钱穆本想回到阔别已久的大陆,无奈战乱再起,去路阻断。
情系桑梓的游子,只得远渡重洋,到台湾大学教书。
看着海峡对岸,他思绪万千:"海水茫茫,隔断了回家的路。
莫非今生今世,再也无法踏上祖国的土地了吗?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大儒风范
上世纪60年代,台湾的大学校园里,总有一个矍铄的身影在穿梭。
无论严寒酷暑,他都雷打不动地走进教室,为学生讲授国学经典。
这个人,就是已届花甲之年的钱穆。
一晃眼,2 0多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已是双鬓斑白的耄耋老人。
岁月的沧桑刻在他的额头,流亡的乡愁写在他的眉宇。
但谈起治学讲学,钱穆依然神采飞扬,丝毫不见老态。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批莘莘学子接过国学的接力棒,薪火相传。
钱穆常对学生说:"人生在世,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国魂,永远不能丢。
"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大儒的家国情怀。
他用自己的一生,为年轻一代树立了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的典范。
直到86岁那年,钱穆才结束了长达70年的教学生涯。
从私塾到大学,从大陆到台湾,三尺讲台就是他的人生舞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当钱穆离开讲坛时,全场起立,经久不息的掌声,将这位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师送入历史的长河。
结语:
1990年,96岁高龄的钱穆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他拉着夫人的手,声声叮嘱:"叶落归根,别让我客死异乡……"半生漂泊,大儒归心似箭的念想,终于在夫人的努力下得以实现。
如今,高风亮节的钱穆,与他魂牵梦绕的故土,已然天人永隔。
但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却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心中永恒的丰碑。
钱穆曾说:"浩如烟海的典籍,灿若星河的哲理,都凝结了我们民族最高贵、最智慧、最神圣的心魂。
"民族的心魂,文明的火种,在钱穆手中续存不熄,生生不息。
今天,当我们重温这位大儒的传奇人生,感受他的家国情怀和学人风骨时,这熊熊不熄的火种,正再一次在我们心中燃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