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有很多农户、机手等多方反应今年玉米机收后掉籽严重,想要寻求解决方法,小编也走访了部分地区,麦田里确实有不少的玉米苗,这要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充分保障农户种植收益,减少粮食损失,加快玉米机收应用成效,11月25日,由河南省种子协会主办,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玉米机收减损技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河南省种子协会会长、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广华,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郭栋科长,河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红梅教授,河南省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相如,以及新乡市立广机械、潍柴雷沃重工等机械公司相关负责人,和农机手代表,种地大户代表一同参加。

为了比较不同机型的机收掉籽率多少,会议开始前,与会人员来到金苑种业金苑玉棒博士767的种植基地,采用棍式果穗收获机、板式果穗收获机和籽粒收获机分别对同一地块的棒博士767进行机收测试。

据了解,该地块棒博士767于6月10日播种,截止机收时已站立168天,放眼看根系健壮,用手拨茎秆坚韧不倒伏,剥开苞叶籽粒金黄不秃尖,果穗整齐不下垂,符合机收玉米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秉持着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机收测试结束后,与会人员就测试结果展开激烈讨论。郭栋科长表示:东北、西北的机械收获可借鉴欧美的先进经验,而黄淮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一年两熟制和频发的极端天气,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河南省2013年开始展开对玉米籽粒直收的探索,期间一直坚持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漯河市农机中心、河南农大、河南省农科院,还有金苑种业等种企,雷沃、喜盈盈等机械厂家积极合作,共同开拓推动黄淮海玉米机械粒收的发展之路。近年来,籽粒损失率一直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但仍需以降低损失率为目标切实保障农户种植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红梅教授带领团队响应粮食单产提升号召,在全省范围内对玉米机收减损进行多年调研。会议中,张红梅教授针对今年玉米掉粒严重的现象进行原因总结:1.不同的种植模式(如宽窄行种植、品字形种植等)不能满足割台的正常作业需求,导致割台掉粒;2.极端天气造成田间积水,导致地块地势高的植株健壮,中间低洼处植株矮小,使得机械收获时低矮果穗容易漏摘;3.收获作业参数的调整,机械收获前根据田间果穗的直径大小、与茎秆的夹角等进行参数调整,但今年不同品种和植株间生长差异大,实际操作中机械参数调整困难,造成田间损失大;4.收获时机、含水量的大小等也是影响玉米机械直收的影响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白问题的症结,张红梅教授分享了机收掉籽的因素,机械厂家则从机械升级、机手培训方面入手解决,雷沃潍柴河南大区销售总监高兵介绍到,目前雷沃已成立了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也将持续加强售前、售中培训,同时,将持续产品创新研发,力争从各环节做到减损。新乡市立广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东升表示,不同的种植模式,不同的行距确实给机械收获带来一定的困难,机械更新要跟上种植模式更新的速度,另外要根据不同品种和水分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机械。近几年,玉米品种普遍脱水速度比较快,加上收获时期偏晚,收获时玉米已达到完熟,籽粒水分低,在穗收机械选型上,建议优先选择板式割台收获机械,降低掉籽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生产中对机械收获过程最了解的,农机手当之无愧,在此次研讨会中,农机手、种植大户也积极参与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在收获时,除了割台,还要看品种的特征特性,品种有脱水速度快慢的区别,收获方式也有收穗和收粒的区别,针对脱水速度快的品种,应注意适时收获,出苗后100天左右选择辊式和板式穗收机械收果穗,110天后选择板式穗收机收果穗或板式粒收机械直接收粒,可有效降低籽粒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各方讨论后,康广华会长作出总结发言,希望经过此次会议的召开,解决农户实际种植生产中的问题,通过会议中多方的共同研讨,现在的问题只是阶段性问题,下一步,通过穗收机械选型,制定操作规程和栽培技术方案,农机手精细化操作培训等,将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收损失,在基数庞大的前提下,损失率减少1%,也是对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多维度达到机收减损的目标,对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农资宝典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