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屠呦呦受邀发表演讲,可由于话筒线不够长,只能弯着腰讲话,谁料,瑞典医学家安德森看到之后快步跑去,直接单膝下跪为她举了30分钟话筒,期间一动未动,因为他明白青蒿素对这个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

青蒿素到底意味着什么?了解疟疾的人,就能深有体会。

疟疾被称为“地狱之疾”,被蚊子叮咬过后,疟原虫就会马上进入人体,疯狂破坏人体红细胞,接着人就会出现发病症状。

先是四肢开始发冷,逐渐蔓延到全身,让人犹如身处冰天雪地之中。一段时间过后又开始发高烧,最高能烧到40度以上。

高烧之后疯狂出汗,仿佛整个人刚从水里出来一样,然后再重复发冷、高烧、出汗,看似症状不严重,但没有药就会死亡。

而且这种病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就有记载“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瘴烟之内阴魂无数”说明它从发病到死亡,时间非常短。

在非洲更是因为天气炎热又没有药,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儿童因为疟疾而死去。

古罗马这样一个辉煌的文明,却败在小小的疟疾上,一时间人们就躺倒一片,哀鸿遍野,无药可救的人们就将其归咎于“天谴”。

战争爆发后,人民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差,食不果腹,还要忍受疟疾的侵扰。尤其是南方地区,每年患病人数达到3000万,其中就有30万人丧生。

这时候,一个名叫屠呦呦的女孩,因为患上肺结核而坚定了自己的心中的理想——医学。

1951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生药、药物化学、植物化学等课程。在这里她学会分辨植物、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如何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如何从植物中分离出化学物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还是分配制,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到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工作。

1969年,已经在中医药上有一定成就的屠呦呦被任命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负责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领导工作。

她知道疟疾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危害,因此对这项任务全力以赴,她和团队先后阅读中医典籍、查阅各种群众提供的药方,还亲自去请教老中医,3个月就收集了2千多个方药,编成《疟疾单密验方集》。

前前后后做了300多次筛选试验,才确定了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

找到方向了,那要如何提取呢?

最开始他们是按照传统的中药煎煮法,但是很快就发现煎煮之后青蒿里面的药物活性大大降低。

终于他们找到一本使用青蒿减轻疟疾的文献——东晋葛洪编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写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葛洪并没有煎煮,而是直接绞成汁水给病人喝,这提醒了屠呦呦等人,于是她们用乙醚萃取黄花蒿,试验了近200次才成功取到对疟原虫有100%抑制效果的提取物。

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结果,但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必须经过临床试验才能对人使用。

他们找来感染疟疾的猴子,将提取物注射进猴子体内,发现疟疾症状大大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屠呦呦和同事们都兴奋不已,接下来是在人体上做实验,但谁又能做志愿者呢?

面对一个药效未知的物质,很多人不愿意的,此时屠呦呦和两位科研人员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

好在结果显示这种青蒿素对疟疾有效,1973年,中药所科研人员到海南感染疟疾的区域去,将提取出来的青蒿素注射进患者身上,果然患者症状逐渐减轻。

这标志着人类发现了能抵抗疟疾的物质,这个发现震惊了全世界,领导了这个研究的屠呦呦也一下子成了名人。

2011年,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当时就有人预测屠呦呦会获得诺贝尔奖,因为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诺贝尔的风向标。

果然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她走上台坐下后,想拿起话筒发表获奖感言。

可是却发现话筒拿不起来,只能半歪着身体说话,见状瑞典医学家快步跑上去,单膝下跪为她举话筒。

屠呦呦不卑不亢地发表着感言,首先点明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之后她感谢和她一起辛苦尊严的科研人员,也感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

整个演讲过程持续了26分钟,这位瑞典医学家也为她单膝举了26分钟的话筒,一动未动,满眼都是尊敬之情。

因为他明白,青蒿素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

参考信息:

共产党员网:百年瞬间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