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比亚迪要求供应商明年降价10%的邮件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广泛关注。

官方随后回应: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显然,这样的供应链议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都在进行。

大厂供应商的利与弊

能够进入比亚迪这样的大厂供应链,对于供应商来讲,一则意味着行业龙头的背书,再者是订单有保障。

但一体两面的是,在大厂面前,供应商处于弱势地位,在价格和账期方面难免会被牵着鼻子走。

而持续的价格压迫,自然也会触及供应商的利润底线。

比如这次比亚迪议价邮件出来后,网传有就供应商表达了“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并呼吁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应立足于长期发展的全局高度,停止以无底线的压榨模式获取短期利益。

降成本应对“内外交困”

不过,从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的角度,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也具有必要性。

因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已进入到最后的白热化阶段,大量车企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比亚迪虽然是龙头企业,但同样面临其他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

而在海外市场,由于国内出口退税减少,以及欧美关税加征的影响,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利润空间同样也面临收窄。

“内外交困”下,比亚迪们也只能继续向供应商挥刀降成本。

特斯拉发声:与供应商伙伴同生共赢

市场竞争无处不在。

在销售方面与比亚迪打得死去活来的特斯拉,面对比亚迪向供应商压价的新闻,也开始了“自卖自夸”式的营销,表示“对供应商付款周期已缩至90天左右,与供应商伙伴同生共赢。”

并且非常有格局地强调“通过技术革新来增效降本,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行业才能更繁荣,消费者才能持续得到最棒的产品”。

同时重申“保障供应商利益的同时,在研发和生产上持续投入,力求给消费者更好的价格和产品”。

供应链管理:“压迫度”的合理把握

对于终端企业的短期利益而言,上游供应链的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特别是对于龙头企业来讲,也确实有充分优势展开议价,也符合商业逻辑。

但凡事也都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在价格和回款方面过分压迫供应商,最终也会在整体上影响到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长期伤害其品质与创新能力。

从这个维度讲,特斯拉的表态如果真能践行,那是符合产业链长远发展利益的。

另外,从源头上来讲,也是当前市场整个价格体系出现了问题。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终端不搞恶心价格竞争,产业链各环节都有合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