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在胸外科,康复医生会在手术前帮助心肺耐力不足的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训练;在产科,康复治疗师会指导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训练,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出现……11月28日,一场康复治疗师的技能“大比武”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展开。

在2024年广东省康复治疗职业技能竞赛省级决赛中,17支队伍的68名优秀康复治疗师与康复护士,展现了他们的康复治疗临床逻辑推理能力与操作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来自广东省18个地市的120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名参加初赛。最终,17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分为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吞咽治疗、康复护理4个专业赛道,参赛者在“患者”的协助下进行技能展示。其中,每个赛道设5名专业裁判进行评分,通过审题、技能操作和回答提问3个环节,综合评比选手们的专业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随着医学理念和技术的进步,医疗服务从以往聚焦疾病的诊治,到如今关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

中山三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胡昔权教授介绍,康复医学的服务范围从过去侧重颈腰椎关节痛,中风、偏瘫、外伤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康复,到如今重视中风后的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康复,以及脊髓损伤、肿瘤术后、老年功能衰退、儿童发育、产后等特殊人群康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但是,康复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老百姓对康复医疗的需求。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目前,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比例尚未达到该目标比例,缺口约为二分之一。”胡昔权坦言,近几年康复治疗科的门诊量增加了大约30%至40%,康复科床位时常爆满,患者的康复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现在康复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老百姓对康复医疗的需求。”胡昔权呼吁,医科院校亟需加大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开设相关专业,同时也欢迎有志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临床工作者转换职业赛道,成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目前,康复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就能进入医院康复科工作,不过,不少三甲医院对康复医师的学位要求也渐渐提高到硕士或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竞赛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康复治疗职业的技能提升与交流,提升康复治疗服务质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