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马尚龙受邀作题为《上海影视文学中的海派文化底色》的讲座。马尚龙介绍了上海影视文学作品中多样的海派元素,并进一步透视到上海的历史以及海派文化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关于“上海影视文学中的海派文化底色”这个课题,我首先界定了“海派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这一概念。海派文化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表现方式,可以通过各种文化媒介表现出来。比如文学、戏剧、电影、音乐、书画、舞蹈……都可以彰显海派文化独特的个性。

海派文化总是无意识地显露在上海人的生活中,因此,我们才能够从影视文学作品呈现的上海人的生活中析取出海派文化元素。在本次讲座中,我精选了《上海滩》《繁花》《孽债》等十五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为例,对此进行解读。

以“上海”为主题的影视文学作品,创作者本身,不论是他们的风格、还是他们的理念、他们的方式,都是带有海派文化印记的。王家卫在拍《繁花》时,曾经向上海市民征集上世纪90年代用过的物品。只要是那个年代上海人有共鸣的物品,他可能就会放在电视剧里。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综合在一起就可以成为海派文化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些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上海影视文学作品从各个侧面折射出上海人的生存方式,渗透着海派文化的元素。上海人特有的历史、市井、人伦、流行、变迁等体验就在这些影视文学中闪现。

《上海滩》:细节间发现海派精髓

在对《上海滩》的解读中,我特地探讨了“霞飞路”这一文化符号。我看电影喜欢“钻牛角尖”。“钻牛角尖”不是贬义词,我希望向听众传递,海派元素总隐藏在影视文学的细节之中,要善于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上海滩》中,编剧有一处巧妙构思,妙用了“霞飞路”这一海派文化符号的内涵。在第一集中,阿力首次与许文强相遇,阿力询问许文强的住址。许文强回答说住在霞飞路五号,阿力便流露出敬意。为什么呢?霞飞路是一个富裕阶层居住的地区,所以阿力会对霞飞路抱有一种敬畏之情,认为那里是值得仰望的地方。

《繁花》: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元素

从《繁花》切入,可以找到以蝴蝶酥为代表的海派元素。《繁花》的舞台是上世纪90年代灯红酒绿的黄河路,黄河路上美食目不暇接,而在这些美食中,蝴蝶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在《繁花》原著中,阿宝在阳台眺望的地方——国际饭店,其招牌美食就有蝴蝶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国际饭店的蝴蝶酥仍是众人排队选购的紧俏货,并非因为这里的蝴蝶酥有多么好吃,而是因为国际饭店的蝴蝶酥已成为一种稳定的海派文化印记。提及上海,人们就会想到蝴蝶酥,而提及蝴蝶酥,就一定是来自国际饭店的才最为地道。

《孽债》:海派文化的重要地位

为揭示海派文化的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析《孽债》这部电视剧时,也可以看看沪语版与国语版《孽债》的放送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孽债》讲述了一群返城知青的子女从遥远的西双版纳到上海寻亲的故事,此剧一放送便得到热烈支持。沪语版《孽债》仅播三天,宣传部便通知,此剧要播国语版,播普通话版,以便全国人民能够听懂。

沪语版《孽债》备受观众喜爱的逻辑在于,海派文化不仅是上海人的共鸣,往往也是全国人的共鸣。因为上海总是走在时代前列,能够折射出中国整体社会的面貌,所以那些不会讲上海话的非上海人也能够对《孽债》中的上海知青故事产生共鸣,这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代主题的带来的共鸣。最终,《孽债》的收视率才能惊人地达到百分之八十多。

《舞台姐妹》:体现上海的公序良俗

电影《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4年摄制,谢晋执导,谢芳、曹银娣主演。影片讲述了越剧艺人竺春花、邢月红在旧社会受尽压迫的悲惨生活,以及她们在新社会得到解放、重生的故事。影片中那句“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这句话,体现上海最了不起的公序良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实际上这句话是社会对我们讲的。只要你认真演戏、清白工作,社会就会尽可能给予你公正公平的回报。上海是全中国第一个红绿灯诞生地,红绿灯是保护社会秩序的标志之一,而且这种保护是双向保护。作为个体,首先个人需要服从红灯,必须停止行动。作为社会,绿灯时必须保证不能让其他方向的车过来,影响个人行走。《舞台姐妹》体现的认真演戏、清白做人,是海派文化中极其了不起的核心价值观。

《上海的早晨》:

看到上海民族实业家的身影

根据著名作家周而复同名小说改编、首播于1989年的电视连续剧《上海的早晨》,以195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艰难历程,折射出解放初期上海的时代风貌。在这部小说和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民族实业家的身影。没有这一代民族实业家,就没有后来的上海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代民族实业家中大部分人都非常爱国,例如发明味精的“味精大王”吴蕴初,他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国产味精厂“天厨味精厂”,曾说:“做一个中国人,总要对得起自己的国家。”他表示,有钱人每天吃鸡鸭鱼肉,不用味精也可以。穷人每天需要吃青菜、萝卜和咸菜,他们需要味精。如何解决味精价格昂贵且无法购买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将味精的成本下降,并且将配方公开,只要你想生产味精,你都可以生产味精。

《千里江山图》:高度还原海派文学

《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的长篇小说,2023年荣获包括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内多项文坛大奖,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有代表性的新红色经典文学,并被改编为广播剧、话剧、电视剧、评弹等多种艺术样态。我曾观看过评弹《千里江山图》,这部作品的还原度非常高,并且非常灵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里江山图》原著中小马路和小菜场繁多,将其还原非常困难。我与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是朋友,了解到他曾参与三部上海茅盾奖作品的舞台化工作(《繁花》《千里江山图》《长恨歌》)。在《千里江山图》评弹版的改编过程中,高博文也进行了自我挑战,修改和创造过程非常不容易。

(本文来自于上海通志馆联合学悦风咏书社共同打造的“何以上海”系列讲座——“上海影视文学中的海派文化底色”)

文:马尚龙

图:马尚龙、腾讯视频

编辑:杨延超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