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亿产业新赛道,低空经济今年以来崭露头角,俨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百花齐放的江苏,经济发达市争相入局。截至目前,江苏已有7座城市出台相关政策,即苏州、无锡、南京、扬州、常州、镇江、南通。

连云港,作为十三太保中的一份子,自然不甘人后,也在摩拳擦掌,积极投身于低空经济的探索与发展中。

近期,连云港市推动灌南、东海两地通用机场开展民航场址审查,以奠定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

按照《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年)》,在连云港市布局赣榆、开发区、东海、灌云、灌南5个通用机场。

经过前期勘察,灌南、东海两地符合净空和起降使用要求等相关条件,先行一步,通用机场分别选址在灌南三口镇和东海山左口镇。

低空经济大家都在抢跑,“后发”城市连云港如何找准切入点?

连云港发展低空经济具有一定的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广袤的海洋资源与较为发达的陆地交通网络,这为低空经济的海空联运、陆空联运创造了良好条件。

旅游资源富集:花果山等著名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低空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观景视角,丰富旅游体验,拓展旅游产业链。

港口经济繁荣:作为江苏第一大海港,这里众多物流企业集聚,为低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场景,能够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港口竞争力。

然而,连云港低空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空域资源、低空产业链、专业人才等。

因此,连云港前期应该在四个方面集中发力。‍‍‍‍‍

第一,空域就是新的“土地”,没有地就没法盖房子。‍‍‍‍‍‍‍‍‍‍‍‍‍‍

连云港需加强与空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的低空飞行空域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在连云港划定更多的低空试飞、低空飞行训练、低空旅游、低空物流专用空域,并采用灵活的空域管理方式,如根据不同时段、不同飞行任务动态分配空域资源。

简化低空飞行计划申报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一站式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实现飞行计划在线申报、审批进度实时查询、气象信息及时推送等功能,提高飞行活动组织效率,降低通航企业运营成本。

第二,产业是根本,集群是效益,必须真心扶持、倾力打造。

制定专项产业扶持政策,对在连云港投资建设的通用航空制造企业给予配套政策,甚至“一企一策”。对新引进的重大通航产业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助力企业快速落地生根。

围绕通用航空制造、运营服务、维修保障等环节,精准招引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通航飞行器研发制造、低空旅游开发、通航人才培养等领域,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整合。

加大对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除了赣榆、开发区、东海、灌云和灌南等5个通用机场,根据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在沿海、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地规划建设一批直升机起降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通用机场网络。

整合连云港现有的航空、航海、公路、铁路等交通资源,打造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低空经济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升区域交通运输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

连云港最大的优势是港口,在港口区域建设通用航空物流枢纽,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转运和集散。

第四,人才引育与技术创新。

推动本地高校与通航企业合作办学,开设通用航空相关专业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飞行、机务、空管、运营管理等专业人才。

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通航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连云港,在住房、子女教育、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通航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通用航空技术研发中心,开展飞行器关键技术研发、低空飞行安全技术研究等,提升连云港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江苏城市论坛关注到,连云港市发改委正在编制《连云港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结合该市产业基础、地貌环境、应用场景等,找准低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低空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连云港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就能够在低空经济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全省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