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弥漫战火滚滚入朝参
1950年朝鲜战场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夜袭行动正在展开。11月2日深夜,志愿军124师370团3营营长邢嘉盛率部队沿大川河前进时,在月光下发现对岸一排黑影。这排神秘的黑影,竟是美军毫无防备的炮兵阵地。20多门榴弹炮、十余辆坦克和大批疲惫的美军官兵就在眼前。邢嘉盛当机立断,指挥部队发起突袭,一举摧毁敌军重要火力支援点。然而,这次出其不意的胜利后,3营很快陷入重围。他们在551.2高地与敌军展开激战,面对敌军4个营的围攻,最终凭借智慧和勇气突出重围,在艰难跋涉3天后,终于胜利归来。这场惊险的夜袭行动,不仅有力打击了敌军嚣张气焰,更成为志愿军智勇双全的经典战例。
1950年的秋天,朝鲜半岛战云密布。这一年的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所谓"维护和平"的名义介入战争。
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扭转了战局走向。美军的嚣张气焰日渐膨胀,他们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中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10月19日,以彭德怀司令员为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志愿军入朝后,迅速展开了第一次战役。东线的主力部队是志愿军第42军的124师和126师,他们担负着阻击美陆战1师和南朝鲜第3师的重要任务。
志愿军将士们在黄草岭、赴战岭、烟台峰等地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美军凭借其优势的空中力量和强大的火力,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压力。
每次战斗,美军都会倾泻大量炮弹,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没有制空权和重型武器的志愿军将士们,只能依靠勇气和智慧与敌人周旋。
124师和126师的将士们以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牢牢地挡住了敌人的进攻。在这些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志愿军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42军军长吴瑞林和124师师长苏克之经过周密分析,决定采取积极防御与战术反击相结合的方式。他们派出侦察兵深入敌后,搜集情报,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
124师副师长郭宝恒带领部队反复研究地形,探索作战方案。他们发现美军过于自信,经常在阵地上酗酒打牌,警戒十分松懈。
这支英勇的志愿军部队在东线战场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以劣势装备对抗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以灵活战术应对敌人的技术优势。
军事谋略智取敌炮营
11月2日,志愿军124师正在烟台峰与敌人激战。前方侦察兵传来一条重要情报,美陆战1师的炮兵阵地就设在烟台峰南面约4公里的上通里。
这处炮兵阵地的防守力量十分单薄,只有10多辆坦克和1个营的兵力担任警戒。美军的主力部队则驻扎在10公里外的古老里,这里地势开阔,适合机械化部队集结。
敌人如此部署是有原因的。古老里不仅面积广大,更是一个战略要地,可以随时向赴战岭方向增援部队。
124师副师长郭宝恒召集军事会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他建议组织一支精锐部队,趁夜色袭击敌人的炮兵阵地。
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42军军长吴瑞林和124师师长苏克之的支持。指挥部决定由郭宝恒亲自统一指挥这次行动。
作战计划分工明确:370团3营作为主攻部队,沿大川河左侧偷袭上通里。371团的3个营则从秋都里出发,绕过551高地插向上通里。
371团的任务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阻挡古老里方向可能增援的敌人,另一部分则从南向北发起进攻,配合370团3营歼敌。
指挥部将夜袭时间定在11月2日晚上。这个时间点的选择考虑了天气、月相等多个因素。
当天夜里,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向上通里方向挺进。370团3营在营长邢嘉盛的带领下,沿着河滩悄然前行。
夜色中,邢嘉盛带领部队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他们必须避开敌人的岗哨,同时还要保持部队的前进速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前进,邢嘉盛突然发现对岸有异常。在月光的照射下,一排黑影隐约可见。
这一带地形平坦开阔,没有山头阻挡视线。借着月光,邢嘉盛仔细观察这些黑影。
在月光的映照下,那排黑影泛着金属光泽,原来是一排敌人的坦克。根据之前的情报,这里正是敌人的炮兵阵地无疑。
邢嘉盛继续观察周围的情况,在稍远处又发现一些黑影,应该就是敌人的大炮阵地。他立即召集部队,准备发起进攻。
但在发动攻击之前,邢嘉盛决定亲自带领几名战士侦察敌情。他们需要掌握敌人的具体部署和警戒情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