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江苏淮安人,化名伍豪少山冠生等。生于江苏淮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和外交家,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长期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要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出生于清朝末年,早年在家中私塾接受教育。在其亲生母亲万氏与养母陈氏都不幸因病早逝后,随其伯父离开江苏故居,北上东北地区的铁岭、沈阳等地求学。1913年,赴天津私立南开中学堂(今南开中学)就读,后于南开大学肄业。曾短期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

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厉行节俭,严于律己和关爱群众,所以至今在中国社会中声望高企,被尊称为“人民的好总理”。官方和民间提及其人时往往敬称为周恩来总理周总理

周恩来有兄弟两人,名为周恩溥与周恩寿。

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在1925年在广州结婚。两人没有亲生子女,此后他们帮助抚养了许多烈士子女。

早年岁月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元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城内驸马巷的周家宅邸中。其家族祖籍为浙江绍兴,祖父周骏龙(又名攀龙,字云门,后改名起魁),在清咸丰年间跟随其二哥周昂骏北上淮安,随馆学幕,并在此定居。外祖父万青选曾先后三次出任清河(今淮安市清江浦区)知县长达十年之久,官至淮安知府。

周恩来与鲁迅(本名周树人)同为北宋大儒周敦颐的后人。据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在《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中披露,周恩来的始祖周茂曾任元代中书平章政事,佩金虎符,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中书左丞相、奉元王,谥忠宪。”而《周氏破塘祖茔祭簿》也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等内容。其所属宝佑桥周氏(又称“老八房”)尊周庆为始祖,从周庆到周恩来共历18代。据家谱记载,先祖是宋朝学者周敦颐,与鲁迅(即周树人)同宗。也有观点认为周恩来直系男性祖先周茂就是元朝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孙子伯颜察儿。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一共有亲生兄弟三人,即周恩来称呼的四伯父周贻赓、嗣父周贻淦和八伯父周贻奎。周贻赓与周贻淦均无后,故周恩来出生后不久便过继给周贻淦做儿子,周贻淦的妻子陈氏也就成为了周恩来的养母。周贻奎与妻子杨氏育有一子周恩硕,在生母万氏和养母陈氏相继过世后,杨氏便成为了周恩来的监护人,直至周恩来离开江苏北上求学。此外,周恩来幼年还曾有过一位雇来的乳母蒋江氏与其感情较好。

童年时期的周恩来命途多舛,其出生之际,家族已然濒临败落,年幼的周恩来曾随家人多次迁徙住所。因生母与养母重视教育,故幼年的周恩来在读书、习字等学业上颇有成绩。然而不幸的是,生母万氏因肺病于1907年夏天病逝,过继给的继母陈氏也于不久后早逝。两位母亲的接连病故,加之父亲又常年在外谋生,促使刚满10岁的周恩来操持起照顾年幼弟弟等的艰难家事,这也催生了其早熟独立的性格与不俗的办事能力。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离开江苏,赴中国东北地区,在铁岭银冈书院学习,自此周恩来再未回过家乡淮安。半年后,转入沈阳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读书。在小学期间,教师介绍章太炎的《国粹学报》和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大大开阔了周的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周恩来于1913年7月从小学毕业,并于次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就读中学,编入丁三班。在学期间,周表现优异,尤其作文能力一流,被学校创办人严范孙、张伯苓器之为“宰相之才”,一语成谶,学校也免去了其学杂费,这是南开当时唯一的一个免费生名额。青年时代的周恩来相貌英俊,在南开中学曾参加话剧“一元钱”的演出,反串出演女主角,并结识了未来的妻子和革命伴侣邓颖超。在校期间,周也与同学共同发起“敬业乐群会”,办《敬业》月刊,同时也是学生会《校风》杂志的主编。

留学生涯

1917年秋,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先在东亚高等预备学校修读日语,同时也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旁听,此间曾应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及第一高等学校,但皆未被录取。后来应同学之邀移居京都,准备投考京都大学的政治经济科。1919年4月,得悉南开学校即将创立大学部,周恩来决定返回母校南开念书。临行前,他将《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书赠给了南开同学张鸿诰。

回国后,周恩来在校长张伯苓处做秘书,张也允诺他来南开读书。此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积极投身运动,联系同学,参加集会,并与天津学联的负责人马骏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宣传爱国思想。1919年9月,周恩来到南开学校大学部注册进入文科学习,学号为62号,其后大学部正式改名南开大学。当月中旬,周恩来联合郭隆真、邓颖超、刘清扬等人组织成立了进步爱国团体“觉悟社”。

在此期间,周恩来还主编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用笔名“伍豪”在报刊上发表时评文章。1920年1月末,周恩来等四人领导天津各校学生数千人赴当时的直隶省公署请愿,被当局拘捕投入监狱,半年后才获释。南开大学校方在直隶省教育厅的压力下,开除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被捕学生学籍。为此,南开校父严范孙特地捐款7000银洋设置“范孙奖学金”,资助周恩来和同窗李福景出国深造。1920年11月,周恩来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抵法后,陆续在巴黎的阿利昂法语学校和法国中部的布卢瓦学习法文,在此期间自觉吃力,仍多依赖英文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时期周恩来

投身革命

1921年初,周恩来准备投考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并在雷诺汽车厂做工,也在巴黎结识了同为赴法勤工俭学的邓小平,两人成为终生好友及革命伙伴。1922年3月,周恩来从法国巴黎移居德国柏林,并于6月返回巴黎布隆恩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立仪式。在旅欧的岁月中,年轻的周恩来就表现出卓越的政治领导天赋和强烈的政治倾向。1921年3月,他经张申府和刘清扬介绍,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随后与张申府、刘清扬、赵世炎、陈公培共5人一起建立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在欧洲建立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虽然该小组无代表参加当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但仍被认为是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8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正式推行“联俄容共”的政策,接受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这项主张后来被宣传成为“联俄、容共、扶助农工”及国民党与共产党的首次合作。

此外,由张申府推荐,周恩来回国,出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时任主任为戴季陶),两个月后继任为政治部主任,并主持建立主要由共产党骨干组成的“叶挺独立团”。1925年,周恩来与蒋介石等人相继组织领导了第一、二次东征,在此期间周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副党代表,并被授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此间,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女友邓颖超在广州结婚。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辞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职,并在年底前往上海,出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3月,周恩来领导发动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暴动,迎接北伐军入城。同年“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8月1日,周恩来与张国焘、贺龙、叶挺、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4月,周恩来赴莫斯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常委会秘书长。当年11月,返回上海,此后至1930年初,周恩来是中共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

1928年11月,周恩来与向忠发、顾顺章组成中共中央特别任务委员会(简称“特委”、“特科”),下设中共特别行动科,并以学生时代的笔名“伍豪”为化名开始从事地下工作,“特委”的工作主要包括情报收集、锄奸、渗透国民党党政要害部门等,其中,由顾顺章负责的“特科”三科(俗称“红队”、“打狗队”)负责暗杀活动,被称之为“伍豪之剑”。1930年3月,周恩来离上海经德国前往莫斯科,7月在联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次月返沪。9月,和瞿秋白一起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并主持召开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周恩来出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及中共中央军委书记。

1931年4月,顾顺章突然变节,供出了恽代英等中共高层领导人,为了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及存续,顾顺章家中九人被特科暗杀,此即“爱棠村事件”。此前,在1929年,彭湃、杨殷、颜昌颐等中共领导人被叛徒白鑫供出并遭国民党杀害。周恩来于当年年底离开上海,前往位于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入江西苏区。当年春天,周恩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大胜。同年秋,李德受共产国际派遣也从上海到达瑞金,任军事顾问,这时正值国民党军队发动第五次“围剿”,时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博古完全依靠李德指挥军事。由于军事战略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陷入严重困境,中共中央与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即长征)。为统筹转移事宜,中央成立了三人团作为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中,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则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执行。

长征和遵义会议

1934年,中共中央与红军开始长征,路线辗转迂回、艰难险阻不计其数。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并在遵义会议中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对毛泽东重掌军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时期的周恩来

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党和红军的决策;取消长征前组成的“三人团”,改为由朱德、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周恩来成为受党内委托在军事指挥上的最后定调者。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在毛泽东提议下,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随后在3月中旬,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毛泽东和王稼祥为成员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指挥红军作战,但不久周恩来即罹患重病,毛泽东遂逐渐取代周恩来负责指挥。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为团结红四方面军,周恩来辞去红军总政委职务,由张国焘接任。当年9月,在南下与北上问题上争执不下的红军发生分裂,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的三军团和军委直属队,脱离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秘密连夜北上。次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到达陕西北部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西安事变

日本已于1931年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并占领了东三省,扶持了满洲国傀儡政权。此时主政中国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缠斗不休,对日本愈发的侵略行动消极应对,使日本在华势力不断扩张膨胀,中国的主权及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此间,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前往西安同国民党谈判,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使中国结束了内战中的相持局面,两党开始联手应对日本侵略。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任国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第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主任,此间周长期在武汉、重庆等地担当国共之间的党务交涉工作。同时,周恩来主持了重庆《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宣传中共主张。1938年,周恩来同王明在武汉主持中共长江局工作,坚持“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的周恩来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诗曰:“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对国民党军队的做法表示抗议。同年,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失败后,重庆《大公报》指责中共军队在山西招兵买马,游而不击,周恩来撰文谴责,后《大公报》将此文章一并发表。

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周恩来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及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8月,中共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周恩来出任副主席。当月,日本向同盟国军队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重新浮出水面。战后不久,周恩来陪同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使国共双方关系缓和并达成了国共《双十协定》。此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1946年,周恩来作为共产党代表同国民党代表张群(后改为张治中)。

1946年11月,和谈失败,解放战争爆发,周恩来也从南京返回延安。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甚至一度攻占延安,周恩来则跟随毛泽东在陕北地区迂回转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5月3日,周恩来在南京中共代表团驻地梅园新村十七号院内

1948年11月,中共部队展开战略反攻,周恩来兼任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和毛泽东一同领导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均获胜利。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进行了20天的和平谈判,谈判最终于4月20日破裂,中共军队随即发动渡江战役,致使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遂丧失统治全国的基础,最终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中国大陆地区的控制领导权,开始筹备建国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在西柏坡

建国初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级政府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之一。10月21日,政务院成立,周恩来在第一次扩大政务会议宣布政务院任务:“政务院是首脑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之下进行国家事务工作。”12月22日和12月23日,周恩来对全国农业会议、钢铁会议、航务会议代表讲话,谈及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工商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上下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少故乡亲友要求官职,周恩来曾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①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②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③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④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⑤不许请客送礼;⑥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⑧生活要艰苦朴素;⑨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⑩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8月,周恩来与毛主席

1954年,承担中央政府职能的国务院成立,周恩来出任其首任总理,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首长。同时,周恩来也担任了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第八、十届中共中央副主席。周也担任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副主席和第二、三届的主席。在担负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周恩来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了若干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取得良好贯彻和效果。

1949至1952年间,周恩来组织领导了中国大陆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至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周恩来领导了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9月,周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的会议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会后主持制订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与邓小平

1960年9月30日,周恩来签发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在周恩来亲自修改中提出:1961年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10月,周恩来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又称为“十二条紧急指示”:要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村人口出来太多,农忙时应当把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用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今冬明春应大抓生活,大搞生产。

在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影响中国经济建设以至整个中国社会发展。

1962年1-2月,北京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召开,周恩来在大会上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1962年4月,被中断3年之全国政协第三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作《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讲话,200多名委员发言,提出400多件提案。1963年1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仍派遣人员在海外持续购入黄金,以控制物价。

周恩来在任期间,还支持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主持兴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并且是中央专委主任,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卫星)工程的总策划与总指挥。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都给予特殊的关注。

1964年,周恩来亲自导演了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10月16日,毛泽东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全体演员,祝贺演出成功和原子弹爆炸成功。同一年,周恩来亲自指导修改了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把歌曲推向全国。

外交

1949年至1958年间周恩来还兼任外交部长,参与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决策。1949年10月3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复电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中苏正式建交。1950年1月,周恩来同毛泽东先后到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等进行谈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就旅顺口、长春铁路、经济援助等问题达成协议。朝鲜战争时期,周恩来领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工作。1953年12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了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谈判达成印度支那停战协议,使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在万隆会议召开前,国民党情报部门在香港短暂停留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的包租飞机)上安装了美国中情局提供的炸药,机上11名记者全部遇难,周恩来因阑尾炎手术事先改变行程,幸免于难。不过周恩来仍然坚持赴会,并在会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促进了会议的最终成功。会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双方签订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解决了印尼华人的国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1955年,周恩来与埃及总统纳赛尔会晤,1956年5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埃及建交。此外早期和美国的接洽也在暗处进行,为了召回被美国滞留控制的钱学森等科学家,周恩来利用外交手段,中美双方进行了十余轮谈判,并提前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以换回钱学森等人。1957年3月,周恩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中,解释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我们国家决定一个政策,根据政策进行的,不管是内政外交的措施,凡是关系大的,能够尽量地多讨论多商榷,总是对事情有好处的”。

1960年8月1日,周恩来在瑞士驻华大使纳维义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称:“中国愿同各国和平共处,维护世界和平,并主张亚洲和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美国在内,签订一个互不侵犯的和平公约,把整个地区建成没有核武器的地区。这当然是一个长期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将为此做不懈的努力。”1964年,周恩来会同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特使、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在上海达成协议。当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建交公报,中法建交[99]。同月,周恩来访问几内亚。到达当日,几内亚为此全国放假一天,首都当地居民几乎倾城夹道欢迎。总统杜尔亲自驾车拜访。

1966年2月1日,主持召开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河南、辽宁八省、市、自治区抗旱会议,研究对付灾害、振兴农业的对策和措施。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主持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9日,赴震中灾区慰问。22日,邢台地区再次发生地震。4月1日,再赴震中灾区慰问。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坦桑尼亚、赞比亚达成一致,由中国方面派遣人员技术及材料,援建坦赞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

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否决国民党代表的中华民国提案。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应邀到中国访问。中午,到达北京。下午,陪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晚上,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为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举行欢迎宴会。22日-25日,周恩来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26日,陪同尼克松和夫人前往杭州和上海访问。28日,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从而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

中日建交

1972年7月6日,日本佐藤内阁下台,田中角荣就任内阁总理大臣。田中发表声明说:“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9月23日,同郭沫若等会见并宴请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负责人冈崎嘉平太等日本朋友。席间对客人们说:我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饮水不忘掘井人”。中国和日本不久就要恢复邦交了。邦交之所以能够恢复,这是由于松村先生、高奇先生、石桥先生和村田先生等人不畏困难,做出巨大努力的结果。你们也做出了努力啊!25日,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邀访华,上午抵达北京。下午,周恩来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29日,签署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恢复正常。

晚年

1972年5月,周恩来被查明罹患膀胱癌,其仍然带病工作,1973年2月,出现大量尿血的情况,这时血块堵住尿道口,使每次小便都是一场痛苦的挣扎。中共十大上,周恩来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在中共党内成为仅次于毛主席的第二号领导人。

1973年10月,周恩来采纳了时任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著名国际法学家厉声教就领海宽度问题的重要建言,使得中国坚持了12海里而非200海里领海宽度的主张,并最终于1982年以既定12海里领海宽度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会议1982年最终通过了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成为主要签字国家之一。

1974年5月,癌细胞扩散,6月开始,周恩来被迫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直到病逝,6月1日,第一次膀胱癌手术;8月10日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

1976年1月8日北京时间9时57分,周恩来因膀胱癌医治无效,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逝世,享年78岁。从1974年6月1日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8日去世为止,他一共进行了13次手术,身心和工作都备受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的工作日历

翻遍日历,上面一天接一天,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记的都是各项工作安排。即使身患癌症,他也没有停止工作,这从他的工作日历可以得到证明:从1974年1月1日到6月1日(从这天开始住进医院动手术),共139天。

周恩来在这139天中,从起床到睡眠止,每天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的有9天;每天工作14小时至18小时的有74天;每天工作超过18小时的有38天;每天工作24小时的有5天;连续工作近30小时的有一次。其余一些天的工作日历上,只记着休息、办公,没注明办公时间多久。从这些日历可以看到,在这139天中,76岁的周恩来抱病连续工作18到24小时之间的日子占三分之一。其中,有些天是连续工作几乎没有间断的。比如2月9日,周恩来工作了20小时,10日起床后,一直工作到12日凌晨4点45分。

还有,5月6日,周恩来工作了18小时,只睡了40分钟就被叫醒去钓鱼台。之后,只休息了3个多小时,就一直工作到8日凌晨4点30分。3月6日,办公12小时后,体力不支,躺在床上批阅文件又达9个半小时。3月11日,住进医院检查病情,15日下午出院回家,立即躺在床上看了4个小时文件。第二天工作了近18个小时。这时候,周恩来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每天大量便血,多的时候达到上百毫升。

他的生命,就在这一本接一本的日历中被渐渐耗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鞠躬尽瘁,是周总理一生的写照

1976年1月14日下午,工作人员向毛主席念中央送审之周恩来追悼大会上之悼词稿,毛主席失声痛哭。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的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主持会议并致悼词,会场庄严肃穆,极尽悲伤。遵其遗嘱,周恩来的遗体被火化且没有保留骨灰。其骨灰分别在高空被撒到了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及渤海黄河入海口等地。出殡当日,灵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百万首都群众聚集在长安街道路两边,自发组织起来悼念周恩来,即著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国大陆各地举行广泛的自发纪念活动。仅仅几天时间,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就放满群众敬献给周恩来的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