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有掏耳朵的习惯吗?

这个看似无害的行为

虽然能带来一时的快感

但稍有不慎

很可能引来大麻烦!

“棉签戳伤了宝宝耳朵

之前是流血

之后一直‘流水’!”

近日

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接诊了

一起令人揪心的病例

一名1岁半的幼儿在家中模仿大人掏耳朵时,不慎将棉签插入耳道深处,导致耳朵流血。妈妈发现后,立即将棉签拔出,并擦拭血迹。不久后,孩子的耳朵不再流血,却开始流出清澈的液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受伤的耳朵

受伤耳朵渗出的液体

竟是脑脊液

患儿被家人送往深圳市儿童医院,该院耳鼻喉科医生立即取样送检,经检查,“不明液体”中含有葡萄糖成分。

“糟糕!可能是脑脊液漏了!”

通常,耳朵受伤可能会有渗液或者出血,但这些液体不含葡萄糖成分。而耳蜗里的淋巴液和大脑里的脑脊液相联通,脑脊液中含有葡萄糖成分。

医生推测,患儿棉签戳进耳朵后,不仅把耳膜捅破了,还损伤了内耳结构。因此,脑脊液通过损伤的耳蜗卵圆窗流出耳道。

什么是脑脊液?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负责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当脑脊液异常外漏时,颅内的压力会降低并产生头痛的症状。此时,微生物可能经此逆行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入院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随后又开始发烧,医生判断其可能出现颅内感染。

经过9天的医治,患儿的耳道不再流出液体,恶心和呕吐的症状消失,但鼓膜上仍留有穿孔,导致其中度听力下降。

医生表示,患儿的鼓膜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如未能自愈,之后可能需要做修补手术。

有不少宝爸宝妈

隔三岔五就翻孩子的耳朵看

有一点点耳屎

就忍不住下手

小编想说:打住!

经常掏耳朵,可能摊上大事!

耳屎”,医学术语称为“耵聍”,是由外耳道皮脂腺和耵聍腺的分泌物与脱落的皮肤、皮肤定植的正常菌群以及偶尔脱落的毛发混合形成。作为耳道里的疏水、保护性覆盖物,它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免受水渍、感染、创伤、异物损伤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耳屎是不会越囤越多的,因为它会随着人的咀嚼或说话,渐渐自己排出来,不需要特别收拾

此外,耳道里的皮肤是很敏感、很脆弱的,如果掏耳朵姿势不正确,除了外耳道发炎,还会造成这些严重后果——

● 耵聍栓塞

孩子的耳道小且浅,普通棉签太过粗大,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处,长期积累就可能形成耵聍栓塞。

一旦耵聍栓塞形成,就可能会出现耳痛、耳胀、听力下降等问题,也可能引发炎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鼓膜穿孔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有0.1毫米,工具深入耳道后稍用力不当,就会伤及鼓膜,导致穿孔。

此时,一旦遇上耳朵进水或感冒,就容易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引发感染

有些家长手劲大,凭感觉给孩子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引起感染,导致耳朵疼痛、瘙痒、流脓。

如果采耳工具不干净,掏耳朵后,很可能将细菌或真菌(比如脚气)带入耳道,引起感染最后导致发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些情况,要去看医生?

这里先推荐家长一个居家观察耳屎堵塞的方法:

① 请另一个人固定娃的头部和身体;

② 拉直耳道、扩张耳道口。用拇指、中指向后下轻轻拉耳垂,食指向反方向按压;

③ 推开耳屏前皮肤,露出耳道口;

④ 用一支直光远射小电筒(手机闪光灯是不行的),向耳道内垂直照射,这样就能看到耳屎了。

PS:如果看不到,可能是耳道没拉直,或者没选对光源,光是散的;或者,小婴儿耳道绒毛遮挡,这种情况需要电耳镜才能更好的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婴儿耳道有丰富的绒毛

有时会影响窥视

如果发现耳道耵聍持续大块堵塞不能掉出,就需要面诊小儿耳鼻喉医生协助处理。

除了耳垢栓塞之外,以下两种情况,也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掏耳朵的:

1.引起不适的耳道异物(碎头发、小虫子)

碎头发体积细微,一旦巧合入了耳道,是很难拿出来的。如果进入得比较深,会因为鼓膜的震动,带来明显的痒感。

如果没有产生什么不适,通常能自行排出。但如果产生明显不适,建议请医生协助清理去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道碎头发

小虫子进入耳道后,可能因不当的刺激造成昆虫啃咬以及更深的钻入,建议立即面诊医生处理。

2.长时间反复耳朵进水(能闻到馊臭味)

如果长时间反复进水,导致耳道潮湿,甚至散发馊臭味,此时需要尽快面诊医生检查。

小编提醒

日常生活中

不建议盲目给自己

或者给孩子掏耳朵

如果耳朵真的被耳屎堵住了

或进东西感觉不舒服

可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再由专业医务人员

进行操作

— END —

▍深妈帮(qumogu)综合整理自深圳市儿童医院、人民网科普、科普中国、幸福福田等

▍图文如侵权,联系即删,转载须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