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名称
《外国文学》
期刊介绍
《外国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该刊广泛关注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学,重点介绍国外作家作品研究和批评理论的趋势和动向,发表外国文学研究最新成果,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学术对话。主要栏目:评论、理论、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等。
刊物级别
AMI核心(2022版), 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中文核心(2023年版), 科技核心(2024社会科学), RCCSE(中文核心A)(2023第七版), 知网收录, 目次收录(维普),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匿名审稿。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版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8日出版
3、不收版面费
投稿指南
1.作者保证来稿非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上述问题,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
2.来稿一经被我刊采纳,即表示作者同意授权我刊编辑部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该作品著作权中的纸介质和数字化制品形式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上述权利的许可使用权。作者本人可以在后续作品中引用该作品或将其汇编在非期刊类文集中,但需注明该作品首次发表于我刊,并将该作品后续使用情况告知编辑部备案。若对此条有异议,须在稿件刊发前向编辑部特别声明。
3.自编辑部收稿确认函发出之日起九十日内未收到进一步答复,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来稿字数不得超过1万2千字。除非约稿,我刊不接受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署名的来稿。未通过评审的来稿,一般不反馈评审意见。编辑部在稿件刊发后向作者寄赠样刊两本。
4.我刊不收取版面费用;除约稿外一般不支付稿酬。
5.来稿一律在文末著录作者简介,形式不限,但需包含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工作单位、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学位、职称、研究领域、近年发表的主要学术著作名称及出版信息等。通讯地址与单位地址有异时,需单独列出。
投稿经验
1、其实投稿给《外国文学》时本不抱希望的,因为审稿速度一直很快所以斗胆试一下,没想到能录用,特别感激!外审和审稿意见反回都很迅速,专家意见非常中肯,看出了文章逻辑的一些缺漏,修改后应该是再送审了一次,最后进入终审阶段,等待了两个月左右,兴许也是在暑假期间的缘故。收到格式修订通知后我认真修了格式,上传后邮箱收到采用通知。
2、2023.9.4日投稿,2023.9.12日拒稿,这是我第二次投稿《外国文学》,和上次一样8天拒稿,均无退稿意见。虽然被拒,但依然非常感谢编辑部一如既往的高效率,远比冷处理拖几个月要可贵。上次投稿的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诗歌相关研究,这次是一部与中国有关的俄罗斯现当代小说研究,应该两次都没过初审。自我反省一下,以后应更注重选题的把握,这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虽然在俄罗斯文坛有一定地位,但是在中国学界目前比较小众,在投稿越来越卷的当下,在选题上应该更贴合现在的研究热点与主流话语。
3、第一次投该刊,审稿速度比我想象得快很多,是很有效率的一家良心刊物。论文之前投了另几家都凉了,文科的东西合不合编辑口味或是期刊倾向还是挺重要的。这篇论文从写好到投稿再到见刊为止,一共是1年5个月,因为每投一家,都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知道结果。之前有一家期刊是终审的时候拒了我的,用了和我写同方向内容的另一篇,我后来看到那一篇,觉得写得确实是挺高深的。我觉得我这篇也有视角上的创新,也算是跟踪了当下的热点,但文字和理论深度上就还是清浅了些。所以真的由衷感谢《外国文学》和我的责编,这位责编真的是我见过的最亲切、最可爱、态度最好的责编老师了,她情真意切地把我夸得找不到北,看到责编老师的鼓励,我真的特别想当面向她表达我的感激之意,希望以后真的可以见到她本人。
我没有研究过《外国文学》的作者构成,但我作为一个双非学校的教师,没有在这家期刊感受到不公平。然后审稿过程中的每一步,在系统里都是清清楚楚写出来的。初审是编辑,二审、三审是专家,但是印象中我没有看到专家给出了怎样的审稿意见,最后就是责编联系我修改了格式和参考文献信息。所以我判断,可能这本期刊偏向于采用不需要大修的论文?我觉得格式确实挺重要的,初稿投稿的时候我就按照他家的规范调整了格式,另一个就是参考文献的精准度。
另外,和其他一些核心的文学类期刊相比,个人感觉《外国文学》不太讲究是不是非得写一些故弄玄虚的概念,当然,一定的创新(无论是理论还是视角)是需要的,而且文笔质量要有一定的水平。这些相对来说,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得到提高的。总之,在这样的投稿大环境下,《外国文学》能够给自由投稿者、给青年学者机会,我觉得实在是很幸运,因为也非常感谢万维网给我的帮助,所以写了这么长的一篇点评。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题目参考
身体·生活·创作--卡夫卡绘画与写作互文注读
成为卡夫卡--卡夫卡早期创作与风格的形成
卡夫卡对古希腊神话的重塑与新创
电话与书信的信息迷言--卡夫卡《城堡》中的媒介技术及其政治隐喻
现代交通、女性气质与早期电影院空间:青年卡夫卡的电影式书写
作为“姿势”的歌唱:论卡夫卡《约瑟芬,女歌手或耗子民族》
感知、记忆与伦敦现象学:狄更斯城市空间叙事研究
康拉德小说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士星般的目光:本雅明论巴洛克悲苦剧中的君主、寄喻与自然史
阿契贝小说《荒原蚁丘》中的后现代伦理叙事
吉辛《民众》中的民众政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