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冬月初一阴,就怕冬月初一晴”,明日十一月初一,啥意思?
“冬月”,指的是农历十一月,“寒月”,指的是农历十月,“腊月”指的是农历十二月,也正是这三个月组成了“寒冬腊月”的冬天。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农历的十月三十,十月的最后一天,而明天进入十一月初一了,也就是村里老人说的——“冬月”。
一说到冬月,古书《史记•封禅书》这样载:
“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意思是说,早在黄帝时,就是以冬至为元旦了,正因为如此此,农历十一月才被称为冬月。
不过农村老人认为,在冬月初一这一天还是有一些说法的,而俗语说的:“不怕冬月初一阴,就怕冬月初一晴”也是由此而来,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我来说一下:
冬月初一有啥特点:
冬月初一是“月朔日”。
朔日,是指旧历的说法,指的是农历每月的第一日。
当然在朔日这一天,月球和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等,这也称为“朔”,此时月球公转地球,并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人们站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这也是一个月当中,夜晚最黑的一天。
除了“朔日”,还有“望日”的说法,望日指的是农历月的十五或者十六,如果有大月则是在农历十六,如果是小月则是在农历十五。此时人们站在地球上,是看到天空中的月亮的,当然也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
“朔日”这一天有啥说法呢?
有俗语这样说:“朔日不远行,望日不回家”。
其实我们老祖宗也是历经几千年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毕竟按照科学的说法,在“月朔日”和“月望日”这一天,由于月球强引力的原因,地球上会发生潮汐变化,比如说大海涨潮退潮等。所以按照老祖宗的说法,这一天也是不能去一些大海,高山等危险的地方的。
“不怕冬月初一阴,就怕冬月初一晴”的意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其实对于每个月的农历初一,还是有一些农谚说法的,比如说:“不怕初一晴,就怕初一淋”。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初一这天是晴天的话,那么未来的15天里就是好的天气,太阳光照射,阳光明媚。但是如果这一天是下雨天,则这个天气不太好,未来的15天里会有雨水不断的情况。
当然还有“初一没有初二灵”的说法,指的是初一,初二这一天对于农历月的上半月的天气情况。
其实这句俗语,指的是就是“气象韵律”,气象韵律是科学的说法,是指在相距一定时间里,发生的同一样的天气变化。而常见的气象韵律俗语有: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不怕初一晴,就怕初二阴”等等。
但是在农历十一月初一这一天,是“不怕冬月初一阴,就怕冬月初一晴”的,这是因为:
冬月初一,已经在小雪节气和大雪节气之间了,此时小雪和大雪是反映降水的一段时间,所以这时候下雪的话,这对于整个冬季的冷暖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下面我们看一下农村谚语的说法:
第一,“十一月初一晴,单衣过深冬”。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十一月初一这天是晴天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今年冬天,人们穿着单衣服就可以过冬了,这也说明了这个冬天非常的暖和,是一个暖冬。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冬天暖和是一个好的事情,因为冬天不会太冷,这样对于上学,工作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
如果冬天了过于暖和的话,这也说明了冬天不像是冬天,但是寒冷的时间是会延续的,会一直谚语到春天,这就造成了“冬不冬,春不春”的情况。特别是到了早春以后,很容易发生倒春寒的现象,这对于庄稼的收成来说自然是不好的。
第二,“雨打冬月头,寒冬必定愁”。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冬月初一这一天下了雨雪的话,那么对于人们来说,这个寒冬必然是发愁的。
那么人们愁什么呢?
其实愁的就是冬天过于寒冷,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所以古人穿的衣服都是很单薄的。就连在清朝的时候,衣服都是“硬通货”,有一些人拿着旧衣服去当银子的,所以古人也是为了取暖而发愁的。
不过到了现在,随着进入现代化以后,吃饭穿衣就不再愁了,但是如果冬天过于寒冷的话,这对于庄稼的收成来说也是一个好的事情。除此之外类似的俗语还有:
“冬月初一阴,柴炭贵如金”。
而这句俗语和上述俗语类似,意思是说如果在冬月初一这一天阴天或者下雪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今年冬天非常的冷,就连柴禾和煤炭都非常的值钱。
通过上述来说,对于冬月初一这一天,我们老祖宗留下来了一些农谚俗语,而这些俗语都说明了,在这一天是适宜下雪,不适宜晴天的。这也符合“不怕冬月初一阴,就怕冬月初一晴”的说法,当然具体冬天的冷暖,这也要看当地的气候变化为准,而一些谚语作为参考就可以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