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末的一个黎明,谅山城内回荡着刺耳的高音喇叭声。越军正在挨家挨户地驱赶平民百姓撤离。街道上,拖家带口的居民匆忙收拾行李,踏上了逃难之路。与此同时,大批越军正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座要塞城市。他们在每条街巷设置路障,将民房改造成碉堡,把地下室变成弹药库。这座有着半个世纪防御工事的城市,正在为一场惨烈的巷战做最后的准备。

然而,远在指挥部的许世友却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越军的这一举动,反而坚定了他不打巷战的决心。"他们帮了我们大忙啊!"许世友说道,"既然城内已无平民,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打了。"

但是,面对这座具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的要塞,解放军将如何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攻下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市?许世友究竟想出了什么妙计?

一、谅山要塞的战略地位与防御体系

谅山要塞的建设可追溯至1883年法军入侵时期。当时的法国远征军司令米勒上校在占领谅山后,立即认识到这里的战略价值。谅山位于通往河内的咽喉要道,北依群山,南临平原,东西两侧均有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1884年初,法军工程团队开始在谅山实施大规模军事工程。他们首先选择了城北的279高地、大石山和小石山作为防御工事的核心。法军工程师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在这三座山体上修建了大量永久性工事。尤其是在大石山,他们挖掘并扩建了多个天然洞穴,形成了著名的三清洞防御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887年,法军又在城区修建了环形碉堡带。这些碉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达到1.8米,能够抵御重型火炮的轰击。碉堡之间通过地下通道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网络。同时,法军还在奇穷河两岸修建了多个桥头堡,控制着水路交通。

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越南接管了谅山要塞。胡志明深知谅山对于保卫河内的重要性,立即下令对防御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和加固。越军工程兵在原有的法式工事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反坦克壕沟和地雷阵地。他们还在城区的主要路口设置了永久性路障,可以在战时快速形成封锁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越军对三清洞和二清洞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他们将这两个洞穴系统打通,并修建了通往城区重要设施的支洞。这些地下工事可以容纳上千人,储存大量军用物资,还配备了独立的供水供电系统。

1960年代,越军又在城区建立了完善的防空网络。他们在制高点设置了多个高射炮阵地,并修建了防空洞和地下指挥所。到1979年时,整个谅山已经形成了地上地下三层防御体系:地面是混凝土碉堡群,地下是纵横交错的坑道网络,高处则是防空火力网。

在民用建筑方面,越军也进行了军事化改造。他们在居民楼之间修建了大量的交通壕,地下室都加固成了防空掩体。普通的砖墙加厚到60厘米以上,窗户都安装了钢筋防护网。街道上每隔50米就设有一处永久性火力点,可以相互交叉火力。

当解放军逼近谅山时,这座要塞俨然已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越军在此集结了三个主力师,依托这套防御体系,准备与解放军展开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许世友将军的"钝刀子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