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晨光未明,江南小镇的孟家村传来了一阵阵哭声。

路过的村民驻足对望,窃窃私语道:"是老孟船夫走了。"

孟渊一生正直,年过七十有八,在村中颇受尊重。

没想到,他的离去竟引发了一个流传百年的神奇故事。

01

寒露时节,晨雾笼罩着孟家村,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望向孟家的方向,叹息道:"是老孟船夫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渊,村里人都习惯叫他孟船夫,终年七十有八。他一生勤劳朴实,为人和善,在村里德高望重。十天前还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与人对弈,讲述着自己年轻时在江上撑船的故事,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寒,竟让他驾鹤西去。

"老爷子走得太突然了。"村里的张婆边抹泪边说,"前几日还见他在村口遛弯,看起来硬朗得很呐。"

孟渊的儿子孟福生强忍悲痛,指挥着族人将停放在祠堂多年的棺木抬出。这具上好的樟木棺,是老人五年前就备下的,每年都要换新稻草保持干燥。老人生前常说:"人都有这一遭,早做准备不慌乱。"

"爹临走前还惦记着棺材里的稻草要换。"孟福生红着眼睛对前来帮忙的族人说。大家都知道,这是老孟船夫生前的规矩,每到寒露,必定要换一次稻草。

当族人们将棺材抬到院子里,几个年长的族兄弟上前准备掀开棺盖换草。可就在掀开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只见棺材里竟积满了清水,更令人震惊的是,一条尺许长的红鲤鱼正在水中悠然游动。

"这、这是怎么回事?"孟福生惊得后退两步,险些跌倒。族人们赶紧扶住他。

"古怪!太古怪了!"村里的老人们纷纷议论,"这棺材一直放在祠堂高处,怎会进水?这鱼又是从何处来的?"

有人说:"会不会是祠堂漏雨?"

立刻有人反驳:"不可能!祠堂的房顶去年才修葺过,而且棺材一直垫得高高的,就算漏雨也进不去。"

"莫非是...不干净的东西?"有人小声嘀咕。

孟福生听到这话,连忙喝止:"别胡说!我爹一生正直,怎会有不干净的东西缠身?"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人们纷纷前来围观,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件怪事。有说是吉兆的,也有说是凶兆的,更有人说起了村里流传的古老传说。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孟福生的妻子李氏突然想起一事:"相公,你还记得你爹生前常说的那个瓷坛的故事吗?"

此言一出,孟福生神色一震。是啊,那个尘封已久的往事,或许就是解开今日之谜的钥匙。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父亲多年前讲述的那个神秘故事...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施主不必惊慌,这是天意,更是福缘。"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灰色道袍的道士正缓步走来。他面容清癯,须发皆白,目光如水,整个人给人一种出尘的感觉。

02

"贵府老太爷年轻时,可曾打捞过一个青花瓷坛?"明水子端起茶盏,目光如炬地看着孟福生。

孟福生浑身一震:"道长如何知晓此事?这可是先父几十年前的往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瓷坛中装的是何物?可还记得?"明水子不答反问。

堂内烛光摇曳,孟福生沉默片刻,压低声音道:"是一位古代道士的头骨。先父生前说过,那道士法号'逆流子'。"

"说与贫道听听。"明水子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孟福生让人添了茶水,这才缓缓道来:"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先父当时在江上撑船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那天他载着一船绸缎,途经古桥时,船桨突然碰到一个东西。打捞上来一看,是个青花瓷坛,坛口还系着铁链。"

"先父本想着坛子里或许装着值钱的东西,可打开一看,却是一具人骨头颅。他吓得差点把坛子扔回江里,可转念一想,这想必是个可怜人,若扔回江里岂不是太不敬了?"

明水子捋须点头:"令尊当年有这份善心,难得。"

"那晚,先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孟福生继续说道,"梦中来了一位道士,自称'逆流子'。说他是前朝高道,因不肯助纣为虐,被一个权贵害死,头骨被装入瓷坛,悬于古桥下。他请先父将头骨入土为安,还指点了一处风水宝地。"

"后来呢?"明水子追问。

"先父第二天就按照梦中指引,寻到那处地方,将头骨安葬,又将瓷坛打碎。没想到瓷坛底下竟藏有黄金白银,这才让我们家渐渐富起来。"

"老太爷可还说过那权贵是谁?"明水子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

孟福生回忆道:"好像是个想谋反的王爷。听说那王爷想让逆流子道长用邪法助他夺位,逆流子道长誓死不从,这才惨遭毒手。"

"不错。"明水子站起身,走到庭院中仰望夜空,"逆流子道兄的事,贫道知之甚详。他是清修之士,不肯为那昏君佞臣所用。今日棺中游鱼,正是他显灵。你可知鲤鱼为何物?"

孟福生摇头不解。

"鲤鱼逆流而上,便能化龙。此乃预示贵府后人必有显达之人。"明水子说着,目光落在了一旁正在读书的少年身上。

那是孟福生的儿子孟学智,年方十六,生得眉清目秀,正在苦读圣贤书,准备来年的县试。听到明水子的话,少年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