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后不久,宝玉和姐妹们作了灯谜,由太监送进宫里,给贾元春猜。
贾政看过之后,但见他们猜的分别是:炮竹、算盘、风筝、海灯。
时逢上元佳节,众人猜的却都是些不祥之物,让政老心中“愈思愈闷”。
接着又看到了宝钗的灯谜,是一首七言律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首灯谜诗的谜底,小说之中没有点破,只是贾政低头思略道:
“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
为何政老说“此物有限”,又为什么说“非永远福寿之辈”?
很明显,前一句指的是物,后一句指的就是人了。也就是说,这首灯谜诗里,隐藏着某人的命运。
这首诗正面的意思不难解,说的是更香,是古人一种特制的香,古人用它在夜里推算时间,一支香燃尽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政老说它“有限”,是因为它是常用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不详之喻。说“非永远福寿之辈”,是因为只有一更的时间就会燃尽,化成灰。
“朝罢谁携两袖烟”,说的是清晨更香燃尽,房间内烟雾缭绕的场景。
“枕边衾里总无缘”,说的是更香跟香袋的不同,不会把它放在枕边衾里。
这首诗,同样也是对一个女人命运的隐喻,从表面来看,这似乎说的是薛宝钗自己的命运。
“琴边衾里总无缘”,是说她一个人独守空闺,跟她结婚的贾宝玉最后舍她而去。
后面的两句似乎也是在说同样的一件事,末四句似乎是在说薛宝钗凄苦的心境。
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首先,“鸡人”两个字,就把薛宝钗给排除在外了。
“鸡人”是《周礼》中皇宫里负责报更的官员,古代都是用鸡来报晓,而只有皇宫里是不养鸡的,所以要用“鸡人”来报晓。
所以,薛宝钗灯谜实里所描绘的那个“非永远福寿”之人不可能是她自己,而是一个身居皇宫的女人。
这个女人,当然就是贾元春,这首灯谜诗原本也正是写给她的。
也就是说,薛宝钗给贾元春写的这首灯谜诗,实际上正是在暗示贾元春的命运。
关于贾元春在内宫的生活,小说里没有明确描写过,但是薛宝钗这首诗已经暗示的很清楚。
如果把这首诗的真实寓意翻译过来,应该是这样的:
清晨起来,枕边空空,只有燃了一夜的更香留下的烟气萦绕在袖间。
不得帝宠,不管是为皇帝侍读还是侍寝,都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
每天晚上一个人孤零零的睡觉,没有侍女的侍候,也没有“鸡人”的叫醒。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一个孤独的夜里都是这样在焦心之中度过。
光阴荏苒,一生难道就要这样度过吗?外面的风云阴晴都已经跟你没有关系了。
看似光鲜,却不得帝宠,这才是贾元春在皇宫里的真实处境,所以她省亲时才说那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贾元春的加封、省亲,无非是皇帝怀柔贾家的政治秀而已。
“风云阴晴”四个字,暗示着朝局的变迁,贾元春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失势和惨死都是必然的事情,贾府的落败自然也是在所难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