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都市报

近日

一只被困福州火车站北广场一处通风井内

长达两年的小猫

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小猫待在通风井内两年得以幸存

离不开在福州工作的南平“小姐姐”小邱

不间断的爱心投喂

两年来

小邱多次尝试解救小猫未果

无奈之下

家住仓山的她

每隔几天就会往返20公里喂食

近日,通风井进水

由于担心小猫的安全

小邱上网求助

11月29日

记者联系福建蓝豹救援队

救援队出动了5名队员上演一出“救猫记”

成功将小猫从井底救出

小猫被困井下

多次救援未果

小邱是南平人,1989年出生的她,和小猫的缘分要从2022年说起。2022年9月,她在福州火车站北广场附近做兼职,偶遇了一群流浪猫。当时猫妈妈带着一群还没断奶的小猫,这让家中养猫的小邱看到了实在心软,便常常来给这群小猫喂食。可喂着喂着,她发现其中一只小橘猫很久都没出现。

两个月后,小邱在福州火车站北广场警务室附近,偶然听到一阵微弱的猫叫。她循声探寻,在一处通风井里找到了声音的源头。她猜测,井中的小猫应该就是许久未见的小橘猫。

小邱:“小猫还没断奶,掉到井里很可能会活不下去。”

于是,她开始想办法将小猫救上来。她先是在袋子中放了点食物投入井中,希望能将小猫吸引进袋。不一会,她便感觉到有猫钻了进去,可将袋子拉上来后,发现袋中是只怀孕的大猫,井底还时不时传来猫叫。她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井里困着两只猫。

于是小邱故技重施,但小猫始终不敢进袋。她又多次购买了不同型号的捕猫笼,可井下情况无法看清,始终无法将小猫引诱进笼。

小邱又想着下井将小猫救上来。“我买了5米长的梯子,一位比较瘦小的同事从梯子爬下去,可是爬到一半就感觉呼吸有些困难,担心有危险,最后还是没能成功下井。”小邱说,她的同事看到井下空间比较大,还有许多小管道,小猫钻到管道内很难抓出来。

常常往返20公里

坚持投喂两年

担心小猫没法在井下存活,家住仓山的小邱只好每隔几天就往返20公里的路程投喂,这一喂就是两年。

小邱:“我一般5天左右就会过去给它换水,每次准备大约半个月的食物。”

可最近一段时间,小邱注意到,不知什么原因,雨水会往通风井里灌,井下变得十分潮湿,这让小猫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担心小猫的安全,于是小邱将小猫被困的视频发到网上,希望能有专业的人士和她一起去现场救猫。

28日下午,记者在小邱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喂食。抵达小猫受困的通风井后,只见小邱熟练地将井下的绳子缓缓拉起,两根绳子下端分别系着小猫专用的饮水装置,以及用塑料瓶自制的猫粮罐。

“这些都是我喂了好几次,得出经验后自制的。因为只能用绳子把吃的往井里送,用其他的东西来装水和猫粮很容易倒。”小邱说,有时食物送到一半就倒掉了,她不得不重新送,所以每一次往下传食物都要很小心。当天花费近20分钟,小邱才完成了投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邱自制的猫粮罐

让她庆幸的是,尽管身处困境,小猫在井底仍然顽强生活着。当日投喂时,记者还能听到井底传来小猫在铁板上跳跃发出的声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水和猫粮挂在绳上放入井下,小邱就这样投喂了两年

“井底比较复杂,虽然下面时有积水,但好在通风状况良好。”小邱也曾用手机拍到小猫在井底的照片,可以看到小猫的状态还好,这让小邱在担忧之余,稍稍有了一丝慰藉。

小邱:“如果救不出来,我就一直喂。”

救援队爱心接力

小猫终于见青天

小邱的求助视频发出后,引发了网友关注,不少网友称小猫是“猫坚强”。

在福州火车站北广场附近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常常看到小邱来投喂,如果不是小邱,小猫很早就活不下去了。“家住那么远还能经常过来喂猫,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29日,记者帮忙联系了福建蓝豹救援队。总队长尤剑锋得知消息并初步了解实地情况后,带领4名队员来到现场,携带了氧气机和绳索等专业设备,展开救援。

尤剑锋说,这是救援队第一次出动救援动物,听说小猫被困井底两年,救援队员们也于心不忍,“通风井大概有8米多深,如果没有专业设备是没有办法下井去把猫救上来的”。

随后,在4位救援队员协助下,尤剑锋穿戴好救援装备,戴好氧气面罩,顺着软梯向井底爬去。到达井底,尤剑锋看到小猫在井底窜来窜去。他多次尝试将小猫套进袋子里,但是抓捕都落空了。多次尝试后,他用布袋套住小猫,并将袋子系在绳索上,由其他队员缓缓将小猫拉出井。整个救援过程历时30分钟左右,被困两年的“猫坚强”,终于被顺利从井底救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猫被成功救出时,状态不错

但由于长久在井下生活,小猫“重见天日”后有些受惊,趁人不注意就跑走了。得知小猫被成功救起,小邱十分激动,连连向海都记者及救援队员表示感谢,“小猫虽然跑走了,但是能从井里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对它来说也是好事”。

小邱说,以后她还会到福州火车站北广场附近转转,看看是否能和亲手喂养了两年的小猫温暖重逢。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