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曾一度占据我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的日系车,如今却很难回归当年的辉煌,不禁让我们想到那么一句话: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
当年,凭借着性价比之高、油耗之低、故障率低、耐用性强等优质特征,让日系车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但这些当年被视为优点的特质,如今却在中国的汽车市场渐渐被遗忘,国产车的性能和可靠性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超越了日系车。
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期望也在发生变,他们不再仅仅关注车辆的成本效益,而是越来越重视车辆的设计、科技配置以及品牌影响力。
在这一背景下,国产车凭借其亲民的价格、丰富的配置和符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设计,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而受到影响的,正是这些曾经占据市场霸主的日系车,能看出的是,国内日系车的销量正逐年下滑中。
2023年,日系车在我国零售约370万辆,同比降低了9.9%,销量份额更是下跌至17%,尽管日系车仍在努力调整战略,以适应中国市场的新趋势,但其颓势已尤为明显。
被称为马路三大妈的雷凌、轩逸、卡罗拉,在2023年的汽车销量榜单中,日产轩逸虽然位居第二名,销量仅比第一名的特斯拉少了8万辆(特斯拉45万,轩逸37万),但却同比降低了10.6%。
前十名销量榜单中,有六名都是国产车,而比亚迪就占了五个名额,并且前十除了日产轩逸外,其他都和日系不挂钩。
而丰田卡罗拉仅以18万辆的销量位居第20,同比降低了26.7%,丰田雷凌更是卖出11万,排到第60位,同比降低了40.5%。
这也令很多人开始疑惑,为什么日系车在国内卖不动了?
究其原因,第一就是国内的新能源车势力实在是太强了。
还记不记得今年的2月19日,比亚迪凭一己之力搅动了整个汽车市场,推出“电比油低”的口号,把能遮风挡雨的并且还是A级车的秦plus及驱逐舰05的价格打到了7.98万起。
随后,各大车企纷纷跟随这一潮流,都开始把自家的品牌降价,比亚迪的强势表现,将中国汽车市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比亚迪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军地位日益巩固,其电动汽车业务更是凭借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大潮获得了飞速发展。
自2022年3月比亚迪正式宣布停止燃油汽车以来,背水一战的比亚迪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电池到整车制造,比亚迪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自给自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也为比亚迪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二则是日系车企并未随着市场演变而与时俱进,反而固步自封,日系车对自身产品定位过于高端,并借此哄抬价格。
第三则是日系车型的更新换代速度过于慢,相较于其他品牌不断推陈出新的车型设计,日系车似乎止步于经典老造型。
而如今买车的群体都逐渐朝年轻一代走去,年轻消费群体热衷追逐时尚新潮,而日系车显然不具备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
但并不是所有的日系车都不值得一看的,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还是喜欢看一些如雷克萨斯、思域等这种偏运动风的车。
不过,这一切还是和新能源密不可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确实在全球上都有目共睹的,除了特斯拉外就是比亚迪。
可新能源的风为什么没有刮到日本呢?要知道,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时候,新能源领域成为了全世界的呼吁。
很多国家纷纷出台新策略,比如美国曾设想在2023年电动汽车占所有汽车销量的50%,欧盟也出台过要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设想。
许多车企纷纷表示未来将全面电动化,甚至很多曾未接触过车领域的企业也纷纷启动了造车业务,比如苹果公司就曾发布准备造车(但今年2月28日,苹果取消了十年之久的电车项目)。
而我国在2019年的时候累计注册的新能源企业就达到了六百多家,可见,新能源造成的势力有多强大。
那么,作为在全球汽车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为何却在这场新能源领域的变革中表现如此乏力?
其实,日本之前的确做过独属于这个岛国的新领域——氢能源,早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让日本以及各个国家都开始意识到能源某一天要枯竭。
各个国家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道路,而日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投资,把氢能源设定为自身要长足发展的领域,日系车企对氢能源充满信心,认为它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
1992年,丰田集团开始大力发展氢能源,并于2015年推出了首款量产氢能源汽车Mirai,这款车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视为氢能源汽车的代表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Mirai的销量并未达到预期,氢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也未能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推广氢能源,日本政府和企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设立了加氢站,提供了财政补贴,试图建立完善的氢能源产业链。
但氢能源汽车却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很多挑战,第一就是氢气的存储和运输,由于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和爆炸的气体,这使得其储存和运输变得极为困难和安全风险较高。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日本试图采用氢气液化技术,即将氢气冷却至极低温状态使其变为液态,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但氢气液化过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特殊的储罐和运输车辆,这就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第二就是氢气的制造成本大,氢气的主要制造方法包括煤炭提取和电解水,使用煤炭提取氢气不仅效率低下,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与氢能源的环保理念相悖。
电解水虽然是一种更为环保的方法,但其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电力需求方面,日本作为一个电力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大规模推广电解水制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
直到2021年的时候,日本的本田丰田公司大脑终于反应过来了,原来在那个时候氢能源根本就难成主流,不管是我国还是欧美等国都没人陪日本玩。
而彼时的新能源早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新领域,并且发展都很迅猛,日系车企这才朝新能源去着手发展,但显然已经太晚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系车企还是好好造自己的发动机为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