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老人耳聋是正常现象”,但这个观念其实并不科学。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听力逐渐减退是普遍现象,但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和外界因素可能会加速听力损失。帮助父母保护好他们的“耳朵”,别让错误观念成为他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长期使用对耳朵不利的药物
很多人不知道,一些常见药物可能对听力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常用的 抗生素、利尿剂 和 抗癌药物 中,就有部分药物可能会对内耳造成伤害,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耳毒性药物的潜在危险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有些药物会对内耳的耳蜗或前庭产生毒性作用,医学上称为 耳毒性药物。抗生素中的 庆大霉素、链霉素,利尿剂中的 呋塞米(速尿),以及一些抗癌药物,如 顺铂,都属于耳毒性药物。它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误伤”听觉系统,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或剂量较大时,耳毒性反应更为明显。
如何避免药物对听力的损伤?
定期听力检查:对于长期服用耳毒性药物的老年人,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听力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听力变化。
咨询医生:在用药过程中,若有耳鸣、头晕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不滥用抗生素或利尿剂,避免听力损伤的风险。
常暴露于大量噪声中
在工地、车间等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群,或是喜欢长时间戴耳机听高音量音乐的年轻人,可能会更早面临听力问题。噪声性听力损失 是一种积累性损伤,持续的高分贝噪声会逐渐破坏内耳听觉细胞,使听力下降。
噪声对内耳的影响
当我们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下时,内耳的毛细胞容易受到损害。毛细胞是感知声音的关键,受损后不可再生,因此 噪声损伤造成的听力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如果在年轻时就频繁接触高分贝噪声,老年后发生耳聋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危害?
佩戴耳塞或防护耳罩: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或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声音时,建议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暴露。
减少耳机使用时间:如果喜欢使用耳机听音乐,建议控制音量不超过60分贝,每次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
适度远离噪声:在嘈杂环境中尽量减少停留时间,选择安静的场所进行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中。
耳鼻喉疾病治疗不及时
耳鼻喉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耳部问题可能会牵连到鼻部和喉部,反之亦然。如果在早期出现耳鼻喉症状而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听力的进一步损失。
耳鼻喉疾病对听力的影响
例如,常见的 中耳炎、鼻窦炎、慢性咽炎 等,都可能引起耳部不适甚至影响听力。中耳炎若反复发作而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中耳积液或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功能。鼻窦炎引发的鼻塞或分泌物倒流,则可能堵塞咽鼓管,造成听觉传导异常,甚至引起耳鸣或听力下降。
如何避免耳鼻喉问题影响听力?
及时就医:耳部出现疼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以免病情加重。
日常护理:保持鼻腔和耳道清洁,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挖耳,防止耳道损伤。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引发中耳炎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秋冬季节,要加强预防感冒。
耳朵虽小,但承担着连接世界的重任。老年人常因误区认为耳聋是不可避免的老化现象,忽视了保护听力的重要性。而听力损失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长期不良习惯、环境和疾病的“积累结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