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t

引言

1948年3月,洛阳城外刀光剑影,火光冲天。一边是自诩“金城汤池”的国民党青年军206师,另一边是挥师中原的解放军。

十天鏖战,洛阳城破!这本是一个值得的庆祝的胜利,却因陈赓的一句话引起了深思——他指着战场上满地的敌军遗体,痛斥俘虏的师长!

谁能想到,胜利者的代价,是数百万知识青年卷入战争、命丧沙场?洛阳的烽火,燃烧的不仅仅是一个战场,还有无数人的青春和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都风云,洛阳成战场

1948年春,洛阳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兵荒马乱。九朝古都,这次不再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地方,而成了炮火中的修罗场。

陈赓带领的解放军直扑洛阳,目标明确:拿下这座战略要地,切断国民党军队在中原与西北的联系,为解放大军南下中原扫清障碍。

洛阳的位置得天独厚,北依邙山,南临洛河。明清时期一位知县曾经感慨道:“洛阳居中原,通九州,非富即兵。”城内那座以西北运动场为核心的防御体系,号称“金城汤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把它交给了青年军206师,这支部队兵力2万,师长是他亲自挑选的高材生邱行湘,一个文质彬彬却掌控着坚硬火力的指挥官。

蒋介石对206师寄予厚望,希望这群知识青年能用血肉之躯筑起洛阳的钢铁防线。可惜,解放军的攻势如疾风骤雨。

陈赓和部下们研究敌情后,抓住了206师的防御弱点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战术策略,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这座“堡垒”变成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如何,自然不必多言,洛阳城破是历史的定局,但过程却跌宕起伏,险象环生。

那一天的洛阳,天色晦暗,浓烟遮天蔽日,火炮声震耳欲聋。第3纵队第23团的战士们趴在战壕里,寒风中,东门前的城墙已被炸开一个口子。

敌人的机枪像雨点一样扫过来,稍不留神,性命就会被洞穿。前线指挥举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一声令下:“突击营准备!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击营的战士们穿着深色衣服,脸上抹着黑灰,身背炸药包,从战壕里鱼贯而出。他们像幽灵一般,迅速向敌人的碉堡靠近。城墙上的守军早已慌了神,强光探照灯四处扫射,却始终捕捉不到突击队的身影。

“轰!”炸药包引爆了第一道防线。趁着烟雾弥漫,突击队迅速穿过城门,城内的青年军士兵惊慌失措地试图组织反击,却被随后而来的解放军主力压得喘不过气。

城墙外的火炮仍在连续轰击,石块、瓦砾不断从天而降,整座洛阳仿佛一座巨大的坟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军夺城,知识青年何其无辜

206师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加悲惨。这支被宣传为“十年磨一剑”的精锐部队,实际上不过是蒋介石的“形象工程”。

青年军的士兵大多是大学生或高中生,当年抗战末期老蒋为了补充兵源也为了抢夺知识分子而发出了“青年从军”的号召。

青年人怀抱报国之情踊跃响应,但是还没等得及这支差不多十万人的部队投入到战斗中,战争就结束了。不过,青年军并未就此消失,而是保留了下来,后来还进行扩充,投入到了内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6师就是其中一支:他们在战场上的专业训练不足,与那些一水儿德械、美械武装起来的精锐相比着实称不上好。

作战经验也缺乏,当初没能上战场,后来又一直在洛阳担任防守任务,并没有参与过很多战斗。如今,却硬生生被推上了最危险的防线上。

第206师师长邱行湘,出身黄埔九期,是蒋介石的爱将。平时满腹诗书,身穿笔挺军装时,总让人觉得他更像一名学者,而非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役打到最后,面对着四面楚歌的形势,他选择了带领残兵突围,但最终在城西北运动场的核心阵地被解放军围歼。被俘的那一刻,他仍一脸不解:“为何会这样?”

其实,他心里未必没有答案。那些青年军士兵,有人来自中央大学,更多人是各地重点中学的优秀生。他们曾满怀理想地唱着军歌参军,却在战场上陷入了无边的绝望。

再看看在外围逡巡不前的援兵,这种各自为营、只想着保全自己部队、派系林立的部队如何与一支满怀理想的军队作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胜利的叹息,陈赓的痛与怒

战斗结束后,洛阳城内遍地残骸,206师被歼灭了。烟雾散去,天空仍是灰蒙蒙的。陈赓站在被炮火摧毁的运动场附近,脸色阴沉。

他原以为打下洛阳会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可眼前的一切让他无法高兴。如果没有战争,这些有文化的青年本该在不同的行业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的,如今,俱成为了过去。

在战俘营里,他见到了206师的师长邱行湘。两人同出同门师兄弟,如今却站在了敌对阵营。陈赓怒不可遏地指着他,大声斥责:“你读了那么多书,却带着一群知识青年来送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场上,那些倒下的士兵中,不乏少年模样的脸庞。陈赓没有继续说下去,他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断枪残戟,叹了一口气。

这样一场胜利,换来的不是快意,而是一种深深的悲凉。洛阳城是拿下了,但那些流血的青年,他们的生命却再也无法重来。

洛阳战役的胜利,是解放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棋。它巩固了豫西解放区,打通了战略通道。但在胜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是蒋介石的悲哀,更是整场战争对人性的深刻拷问。

陈赓的无喜悦,来源于战场的冷酷,也源于那些本该活跃在书桌前的面孔被无情地撕裂。当洛阳的硝烟逐渐散去,这场战役的教训,依然值得后人深思。

参考资料:

抗战期间青年军的组建.人民政协报.20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