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太大,加上远东地区,足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西伯利亚的人口又太少,目前也只有3000万人左右,沙俄时期则更少。
苏联时期,曾经凭借强硬的移民手段,让西伯利亚地区拥有了7000多万人。但这只是昙花一现,苏联解体以后,这些人多数都离开了西伯利亚。因为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实在和宜居扯不上关系。甭说外来移民了,哪怕是当地的原住民,也有不少选择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定居的。
西伯利亚对俄国的重要性,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可谓是事关国运。所以说,如何将西伯利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便成了俄国历代人绞尽脑汁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沙俄时期,夺取中亚,执行黄俄计划
沙俄夺取西伯利亚只用了不到100年时间。当时他们也没怎么重视西伯利亚这地方,他们当时内心的想法是,这地方本来就是抢来的,且没啥效益,能守住最好,守不住也不吃亏。
所以沙俄防守西伯利亚的方式十分随心所欲,俄国的防御堡垒之间,相隔甚远,每个堡垒的驻军也就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压根不成规模。
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沙皇们也看到了西伯利亚的重要性。虽然西伯利亚天寒地冻,不适合定居,且没法种多少粮食。但是这里在俄国人眼里,可谓是星辰大海。
因为沙俄可以通过西伯利亚,不断向亚洲各地进行扩张。没有西伯利亚之前,俄国人对东方的领土,想都不敢想,他们一直执着于在欧洲部分开疆拓土,主要方向就两个,一个波罗的海方向,一个黑海方向。
但是拥有了西伯利亚以后,对俄国来说,那就有了无限可能了。他们可以进军中亚,可以夺取东方大国的地盘,而且还能在东方找到合适的出海口。
那么该如何保住西伯利亚,自然成了沙俄的重任。加强驻军,代价太大,因为西伯利亚地区几乎不产粮食,所有后勤都得从欧洲部分运过去。大规模驻军,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那么在亚洲夺取更多地盘,也就成了俄国能继续持有西伯利亚的好办法了。这是一种阶梯式发展的战略,在西伯利亚外围继续扩张,无形中使得西伯利亚变得固若金汤。
19世纪中叶,沙俄用了30多年的时间,征服了中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得中亚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再也不用担心遭到外敌入侵的风险。
紧接着,沙俄在东方开始执行黄俄计划,企图将长城以北,全部划入俄国势力范围。如果这事儿办成了,那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必然再也无人可以撼动。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将大量俄族人,迁徙到长城以北,东北三省、内蒙、外蒙、新疆等地,是比较适合定居的。
有了大量俄族人定居在西伯利亚外围,那么西伯利亚自然能被俄国牢牢掌握在手中。不过黄俄计划在日俄战争后,暂时搁浅了,没多久沙俄又崩了,所以这一计划没能顺利执行下去。
苏联时期,吞并唐努乌梁海,迫使外蒙独立
1917年,沙俄崩了,苏俄掌握俄国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恢复执行黄俄计划。因为他们需要在世界上拥有更多支持者,甚至曾经要归还沙俄侵略中国的所有领土。当然了,后来他们把这事儿给赖掉了。
1921年,苏俄稳定内部矛盾后,再次进军东方,染指外蒙和唐努乌梁海地区。这超过18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故土,就这么被苏俄、苏联给控制住了。
到了1944年,苏联在没有经过中方同意之下,擅自将唐努乌梁海地区吞并,将其变成了俄联邦旗下的图瓦共和国。
至于外蒙,从1921年开始,苏联便在这里长期驻军,正常情况下是10万人左右。他们将那些不听话的外蒙高层,全都给处理掉了,剩下的顺民全都开始走苏联模式。
到了1945年,二战胜利前夕,苏联对日宣战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求外蒙独立。就这么着,外蒙在苏联的操纵之下,也脱离了华夏。
二战胜利后,苏联在东北驻扎了1年多时间,牢牢掌控着旅顺、大连,以及中东铁路,俨然把东北当成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所以说,苏联实际上在东方所执行的,就是沙俄时期没能执行完成的黄俄计划。要不是后来中苏进入蜜月期,苏联不可能归还旅顺大连以及中东铁路,这些港口和铁路不归还,那东北基本就等于是在苏联的掌控之下。
如果这一步也搞完了,那么苏联也就在西伯利亚外围,牢牢罩上了一层保护膜,从中亚各加盟国,到唐努乌梁海,再到外蒙,继而到东北,西伯利亚真可谓固若金汤。
长年累月的移民计划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真正征服一片土地,光靠武力可不够。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持,这地方始终都不会是你的。
主体民族的重要性就显得很重要了,毕竟西伯利亚太大,很多地方鞭长莫及。如果再没有足够的俄族人坐镇的话,那这些地方未必就会听从俄国朝廷的指挥。
为此,向西伯利亚、远东等地,长年累月的移民计划,从沙俄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候沙俄为了鼓励俄族人前往远东定居,不仅免费给每户移民 发放100俄亩土地,而且20年内不收税。
即便如此依旧没什么人肯来,毕竟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这一去或许就是永别。只有那些背负大笔外债,或者实在是混得没出路的人,才会想到去远东碰碰运气。来了就能当地主,还能以较低的价格雇佣一帮华人给自己当仆人,体会一把当地主老财的感觉。
此外,沙俄为了增加西伯利亚、远东的人口,特地将大批犯人,全都打发到这些地方。当年列宁就曾经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这些人到了西伯利亚以后,开始成为了建设当地的中坚力量,有些人在当地住着住着也就习惯了。沙俄时期,有上百万人曾经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而且,流放犯也是有等级差的,贵族即便流放到了西伯利亚,依旧还是当地的贵族。因为西伯利亚也需要大量人才来管理。而农奴,一旦来了西伯利亚,那就是没日没夜地干苦力了。
苏联时期,这样的移民计划也屡见不鲜。不过苏联的移民,目的性很强,他们是来建设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所以不存在移民这一说。
西伯利亚是苏联的主要原材料产地,因此西伯利亚需要设立不少厂区,围绕这些厂区,自然有大批优秀人才和工人入驻,他们的家人也会跟着过来。
后来,加工厂索性也被安排到了西伯利亚,毕竟原材料搞出来以后直接进行加工,更加便捷。因此又有一大批人投身于热火朝天的西伯利亚建设当中。
再后来,甚至连科研单位也设立在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也是为啥苏联时期,西伯利亚和远东人口能够达到7000多万人原因。
德不配位,自然忧心忡忡
苏联时期的移民计划,如果没有明显的政策倾斜,外加持续不断的经济输血,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奈何,苏联的盘子铺太大,不仅在海外有大量军事基地,而且对第三世界的国家的补贴非常多,甚至会无偿援助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
再加上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花了不少钱,所以他们的摊子铺太大了,根本无法维持良性运转。那么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产业补贴,自然也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俄联邦自身经济也难以为继,所以一刀切,断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产业补贴,继而造成了大量人口开始转换阵地。没有足够数量的俄族人留守西伯利亚和远东,对俄国来说,无疑是丢掉这些地区的前兆。
再加上中亚各国纷纷独立,外蒙脱离俄联邦的掌控。沙俄、苏联昔日对西伯利亚的保护措施,几乎功亏一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