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位抗日英雄的军长在战火中倒下,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却发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感叹:“日寇之刃不如蒋之利啊。”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透露出深沉的无奈与愤怒。
在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岁月里,他曾为国家拼命,而如今,却死于自己人的刀下。是什么让这位久经战场的军长在临终时,将矛头指向蒋介石?
他的悲叹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政治失望与情感挣扎?他是否已经看清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目,或许在他心中,蒋介石的政治决策才是最致命的“利刃”?
1948年11月某日深夜,阎锡山突然召集了手下干部在自己房间里开展军事会议。
时任国民党30军的军长黄樵松也在被召集的人员之中,他在收到消息后马不停蹄的带着几名卫兵就前往了公馆。
阎锡山带领众人分析当下的战事情况。
阎锡山
如今徐向前带领的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步步紧逼,从外围开始一步步缩小对山西太原的包围圈。
山西太原既是国军占地华北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是阎锡山的老本所在地,如今情况已经危及到了这个程度,阎锡山也坐不住了,他绝对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嫡系部队一点点被蚕食殆尽。
此时的阎锡山自己也明白,现在想要保全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借助国民党的协防部队来抵住攻势。
黄樵松是国民党守驻太原的重要干部,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收到阎锡山召开会议的要求了,从解放军包围太原开始,阎锡山的军事会议就没停过,所以这次阎锡山一说开会,他连怀疑都没有就赶来了阎锡山的公馆。
太原城
可刚到公馆没走几步,黄樵松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人呢?怎么就我一个?其他人不至于这么慢吧?
黄樵松越来越迷惑,越来越不安,一个猜想一时间涌了上来,不好!阎锡山要杀我!
黄樵松转身就欲要夺门而去,还没等他做出行动,阎锡山的卫兵们就围了上来,黄樵松深知大势已去。
1948年11月27日,黄樵松被押往南京,蒋介石亲自下令执行了死刑。
行刑场上,黄樵松虽然跪着,但腰杆却是笔直的,事已至此求饶已是无用,他面色冷峻的看着行刑场地的士兵。
没想到自己杀敌半生,为了抗日奉献了全部,到头来竟然是栽在了自己人手上,黄樵松面露苦涩,时也命也。
随着一声枪响,黄樵松在喊出了他的临终遗言后,一代抗日名将就这样死在蒋介石的屠刀之下。
黄樵松和妻子
黄樵松为何会被蒋介石处死?阎锡山设计抓捕他到底有何打算?黄樵松临死前悲愤发出的一声为何?让我们走进黄樵松的故事来一探究竟。
我欲救国保民生,奈何余生不得势
黄樵松出生于1901年的河南省尉氏县,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本来他出生的时候按照传统观念那是好事,家里又添一男丁,香火也有所延续,但黄樵松的父母却没有多高兴。
此时正值战乱年代,母亲抱着黄樵松忧心忡忡,家里如今又多了一个要喂的嘴,孩子出生在这个年代也不知道是好事吗?
虽然家里的条件艰难,但黄樵松的父母亲还是尽心尽力的把他抚养长大,从小黄樵松就知道路有冻死骨的死是个什么景象。父母二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不求他以后大富大贵,只要他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就好了。
为了让孩子顺应时代浪潮,更好的在未来生存下去,黄樵松的父母掏干了家底,把孩子送到了新式学堂,黄樵松把苦难看在了眼里,父母亲借钱时的卑躬屈膝都在激励着他努力学习,而新式教育中提到的救国救民,暗中也符合了他的心境。
黄樵松立志未来要好好保卫家国,如今死读书已经不是救国之道,唯有携笔从戎,才能从战乱中为自己、为国家寻得一线生机。
1922年,21岁的黄樵松联合了好几个同班同学,少年热血难平,一腔报国寻门路。当时冯玉祥的部队正好也在征兵,黄樵松等人也就顺水推舟成为了冯玉祥部队的一员。
黄樵松本就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读书人,加上他对国难的愤恨,从新兵开始,黄樵松就逐渐从自己的同龄人身边开始脱颖而出,不仅仅是训练比别人强,说起打仗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冯玉祥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在连队里表现突出的小伙子。
冯玉祥起了爱才之心,于是便让人把黄樵松叫来了指挥室。
“黄樵松?”“是!长官”
黄樵松拘谨的站在冯玉祥面前,平日这样身份的领导绝不会和一个士兵有所交集,黄樵松不敢怠慢,冯玉祥问什么他都一一作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