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驯化动物库中,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几乎应有尽有,也正是因为祖先们为我们驯化了如此多的动物,我们才有了稳定且安全的肉食来源。不过,作为地上跑的一个较大的类群-爬行动物,却没有被纳入人类驯化动物(以吃为目的)的行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从驯化动物具备的特点上入手。
人类驯化动物的标准
人类驯化动物至少从距今约1.5万年前就开始了,通过不断的驯化动物,人类的“肉食库”越来越充盈,从而慢慢的结束了狩猎为主的生活。在原始人阶段,人们不会因为一种动物是否可爱、是否柔弱而选择放弃当做蛋白质的来源,所以,距今7000年前,人类就驯化了豚鼠,5000年前就驯化了蚕,还有3600年前驯化的兔子等等。
不过,在驯化动物方面,人类的祖先还是有自己的标准的,这一点从驯化动物的一些共性上就可以看出了,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说一下:
第一:数量多。驯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动物没等被驯化就死掉了,比如麻雀就容易“寻死”,所以,选择的驯化动物一定是数量非常多的,这样即使死掉了,也能及时的得到补充,以供人试错。
欧洲盘羊-绵羊的祖先
第二:体型大。体型是人类选择驯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之一,从驯化的顺序来看,除了狗,人类驯化的羊、猪、牛、驴、马等都是大型动物,虽然鸡鸭等鸟类体型跟哺乳动物没得比,但是这些鸟类的驯化一方面在大型哺乳动物驯化之后,一方面它们在鸟类中体型已经算中等甚至偏上了。因此,体型也是人类早期驯化动物选择的重要标准。
第三:实用性。人类第一种成功驯化的动物是狼,它对于当时狩猎为生的原始人非常的重要,因为它不但能够追击猎物,增加狩猎的成功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为原始人站岗放哨,这对于晚上休息的人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之后,牛的驯化为农耕时代的人们减少了体力劳动,增加了效率,驴、马的驯化让人有了交通工具,猫的驯化让人类辛苦收获的粮食能够最大化的保存等等,因此,动物驯化,除了吃肉,实用性也非常重要。
第四:繁殖能力。驯化动物原本就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和时间的事情,所以驯化动物的“续航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好不容易驯化了,这种动物几年不生一胎,这样就失去了持续性,也与人类吃肉、应用相悖。
此时,繁殖能力就很重要了,我们可以看一下驯化动物的繁殖能力,猪不用多说,高产,牛羊马等动物虽然弱一些,但一年一胎也没什么问题,关键它们能长期使用,鸡鸭等家禽更厉害了,它们一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下蛋。
第五:食性。人类驯化的动物从食性上看,包含了杂食、植食和肉食几乎全部食性的动物,但是在占比中,食肉动物占比是最小的,只有猫和狗,这是因为人类驯化动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肉库”,没有过多的肉给这些食肉动物吃。
而猫和狗之所以能被留下来,狗是因为它被驯化后就改变了食性,变成了杂食,几乎什么都能吃,而猫则主要靠自给自足(抓老鼠和鸟),这对于人类来说就没有食物上的负担了。
因此,我们如今看到的驯化的动物,至少这5条中占了两条甚至以上,弄清楚了驯化动物的特点,其实人类没有驯化爬行动物用来吃肉或者吃蛋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
爬行动物为何没有得到人类的青睐?
从体型上看,爬行动物大个体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巨蜥、蟒、蚺、鳄鱼等等,而且它们也能产蛋,也能吃肉,皮还能用来做皮革,但是它们依然没有被驯化,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吃肉。这个因素太重要了,因为以前的人,自己吃肉都没有什么稳定来源,哪里有多余的肉给其他动物吃,况且爬行动物“人均吃肉”,这一点就把人给劝退了。
第二:恐惧。人对食肉动物本身就有恐惧心理,对爬行动物的恐惧更甚,试想一下你养一群鳄鱼或者蛇在附近,估计连觉都睡不着。
第三:繁殖。其实爬行动物的繁殖能力并不弱,比如鳄鱼可以一次产下20-80枚卵,蟒蛇的一次怀卵量也在几十枚。但是,这些数字是一年的繁殖量,因为它们一年通常只繁殖一次,这跟几乎天天产蛋的鸡鸭相比实在有些不够看,再结合人对爬行动物的恐惧,自然就不会把它们选做驯化的对象。
第四:生长周期。即便我们忽略上面所有的因素,生长周期这个因素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比如鳄鱼,虽然它的体型大,但是想要等到鳄鱼性成熟拥有繁殖能力,至少需要12-15年的时间,蟒蛇至少也需要2-3年才能性成熟,而大型的蜥蜴比如科莫多巨蜥,需要8-9年才能性成熟,因此等到它们可以繁殖,周期太长了,也是人们不会选择它们的原因。
最后
爬行动物相比较哺乳动物虽然进食量小,但是它们的生长周期长、还是纯正的食肉动物以及让人类恐惧等特点,让它们没有进入人类的驯化库。当然,这里说的是近代以前,到了现代,这些都被克服了,比如养殖鳄鱼、蟒蛇等等,不过,养殖它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吃肉或者吃蛋,而是为了它们的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