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背倚少陵原畔勋荫坡,面对神禾原,远望终南其色如黛,俯视潏水流贯樊川。东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巍然耸立,西邻千年古刹牛头寺钟声悠然,下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杨虎城烈士陵园,森森松柏掩映之间,一座四合院式仿古建筑映现眼前,这就是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的祭祠——杜公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关中两朝文钞》记载这座杜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和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经重修过两次。到了乾隆年间(1736-1795年)杜公祠已趋败落,至乾隆末年,终于被烧为灰烬。到了嘉庆九年(1840年),在一些读书人的倡导之下,又一次重修了杜公祠。此后100多年间,杜公祠还曾几经重修,但仍未恢复原有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他7岁开始吟诗,20岁开始漫游。35岁时,杜甫踌躇满志,来到长安。次年应诏就试,不第。此后屡次向王公献诗,向玄宗献赋,均求仕无门,生活也陷入困顿之中。后来,杜甫移居杜陵附近的少陵原畔,因而自称 “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长安布衣”;又因曾为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艰辛的经历,使杜甫的诗歌直面冷酷的现实,诗风转为沉郁顿挫,代表作为《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忧国忧民的诗歌。

杜甫对济世安民有着执着的追求,然而时运不济,穷困终生,他将一腔忧愤化为1400多首不朽的诗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一千多年过去了,漫步杜公祠,在寂静清幽的院落,吟咏一首首不朽的诗篇,依然能感受到杜甫远大的理想与深深的无奈。

联系小编:

zai-chan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