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张建勇 李佳

驾驶员30秒举牌接力、萌娃喊话“戴头盔”,近日,在华中师范大学门前,劝导同学们骑电动自行车戴好头盔的“花式”宣传让人耳目一新。

武昌人心目中烟火气最浓的过早“扛把子”大成路上,“马路现场会”的嘉宾正在热烈讨论中,要不要改单行、停车泊位怎么设……居民和商户、学校代表们各抒己见,出谋划策。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的理念渐入人心。

近年来,武汉交警积极探索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新路,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环境,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深入实践“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围绕交通事故“减量控大”目标,全力以赴做好护安全、保畅通、促发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高质量服务社会发展。

截至11月30日,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81万辆,日均车流量230余万辆,驾驶员549.6万人。在道路交通流量迅速攀升、高位运行的背景下,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8.1%,道路通行拥堵指数同比下降2.3%,车驾管业务网上办理量同比上升67.5%。

武汉“122”交通安全日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122”交通安全日海报

科技赋能,紧贴实战

打造新型警务

11月21日晚9时许,武汉交警接到市民举报,称江汉区振兴二路附近有车辆炸街,轰鸣声十分刺耳,严重扰民。

接到该警情后,江汉区交通大队立即行动,视频巡查和汉警快骑机动力量同步开展查缉。几分钟后,将目标锁定在行驶在振兴二路路口的一辆黑色越野车。在指挥室的信息指引下,江汉区交通大队汉警快骑队长王昕和同事上前拦截该车辆。

民警依法对驾驶员作出处罚并现场普法,向其讲解非法改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周边居民造成的不良影响。驾驶员朱某承诺立即将车辆恢复原状。

今年来,武汉交警依托122报警平台、12345热线、“民意云”平台、武汉交警微信公众号“随手拍”系统和网络舆情信息平台,对群众建议、投诉等1万余条线索实时梳理研判,对“飙车炸街”易发多发路段和被举报的非法改装、“炸街”车辆,开展视频追踪,快速锁定嫌疑车辆,精准打击、处罚,形成闭环治理。

武汉交警开展“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交警开展“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活动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交警找到。”9月25日,甘某从武昌区交通大队民警的电脑中看到自己的照片,顿时感到羞愧不已。经过交警耐心地普法教育,甘某深刻地认识到错误:“再怎么赶时间,也不要冲隧道了,莫把生命当儿戏!”

今年来,武汉交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闯桥隧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智能识别、视频追踪等方式,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闯桥隧保持高压查处态势,闯行桥隧的非机动车数量较之前下降7成,极大减少了交通事故隐患。

“接到群众举报后,我们迅速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开展比对、碰撞,发现其中一辆渣土车本月在该路段已有一条闯红灯违法信息,系统同时关联其所属企业,对所属车辆、驾驶人进行动态排查。根据研判信息,大队部署警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夜间巡控。”

10月20日晚,武汉市公安局东湖高新区交通大队联合城管、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查处,锁定2辆闯红灯的渣土车,并通过视频追踪将其拦停。民警对驾驶人依法处罚,同时约谈渣土车所属企业负责人,下发《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武汉交警开展整治精准查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交警开展整治精准查缉

今年来,武汉交警大力整治渣土车闯红灯、闯禁行、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涉及工程运输车的交通事故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5%,亡人事故数下降20%。

今年来,武汉交警积极探索交管业务“数字化转型”,打造以数字交警队、指挥调度和勤务系统为核心的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机制,不断推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见实效。

共治共享,精细精致

提升出行体验

“我觉得这样的新举措特别好。以前,从这里左转到对角方向,需要先直行到对面,再过一次马路,也就是需要连续等待两个红灯才能完成过马路,在二次等待的过程中,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越积越多,也容易对路口造成影响。这样的对角过街的方式,效率高多了!感觉更顺畅,也更安全。”

10月18日,途经洪山路天鹅路的江女士,对路口新增的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连声点赞。

洪山路天鹅路路口新增“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后,非机动车直接左转,可缩短70秒左右的等候时间。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方式,是武汉交警通过“小切口”“微改造”来提升交通效率的尝试,未来,还将在条件适宜的路口,安装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施划左转导流线,继续进行非机动车一次左转改造,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减少非机动车等待时间。

交警与群众共商交通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警与群众共商交通治理

在连通港西路,道路两旁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有序,但两年前却经常可以看到机动车随意占用人行道停放。该路段周边有15个小区,还有学校医院,停车需求大,汉阳区交通大队一方面增设了2200多个挡车桩,同时将一块闲置土地变为停车场,增加了110个车位,疏堵结合化解了通行停车矛盾。

近年来,汉阳交警联合多部门从解决停车需求矛盾入手,调研闲置地块修建停车场。共新增停车场76处,新增停车泊位2.2万余个,友好、宜居的出行环境正在加速形成。目前,汉阳大队的经验已推向全市。

家住光谷的曹先生,开车带着家人去东湖磨山景区赏秋,出发前,他在手机上用微信小程序,点击“东湖停车预约”,查看磨山景区停车场空余车位并登记预约。预约后,按照手机导航,曹先生一路顺畅地将车驶入访梅路停车场,和家人从东湖大李文创村逛起,度过了愉快的周六时光。

除了传统的旅游风景区,武昌古城片区的昙华林、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等特色街区也越来越火热。今年国庆节长假,昙华林迎客超40万人次,成为年轻人最爱的网红街区。

和一般景点不同,昙华林不仅是景区,还有社区、学校、医院和商场,如何兼顾游客驾车、停车、交通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成为交管部门的新课题。

武昌区交通大队充分践行“共同缔造”理念,与街道等部门先后组织实地踏勘11次,走访单位、商户、居民,发放问卷10629份,约78%的群众表示支持机动车单向通行措施,并形成了由昙华林进入,经胭脂路北段、粮道街东段驶出的单向通行方案,新增非机动车车道6.8公里。

交警警花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警警花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

此外,交管部门还整合周边停车泊位,对学校、小区、景区及泛悦汇等商业体停车泊位进行整合,采取停车共享、错峰停车、预约停车等措施,增加昙华林周边停车供给。

同时,在昙华林、黄鹤楼景区新增“接驳巴士”“定制公交”,实行多班次发车、一票制乘车、循环线路游览。游客将自驾车辆停放在游客中心,直接乘坐景区定制公交,可游览全部景点,解决景点停车难的困扰,节假日期间,线路串联周边景点,方便游客一站式游览。既能减少景区通行压力,还能为周边居民、上班族和学生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选择。

武汉交警从交通管理精细化入手,以“小切口”“微改造”推进道路交通管理效能与出行体验双提升。今年来,全市拥堵警情同比下降14.1%,市民热线拥堵投诉同比下降8.1%。节日期间,景区商圈周边出行平稳有序。

溯源增效,精准防控

压降交通事故

11月22日,根据系统预警,武汉交警交通安全风险防控中心(简称“风控中心”),对一起酒驾隐患展开调查。原来,家住新洲区的小梁因酒驾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但他仍侥幸开车上路,被风控中心系统锁定,触发预警。武汉交警迅速上门对小梁进行教育劝导,小梁保证不再酒驾、无证上路。

同时,武汉市交管部门紧盯客车超员、货车载人、疲劳驾驶等易肇事违法,启用“研判布控+路面拦查”模式,利用“云哨”“车控网”平台,锁定客货运车辆轨迹,疲劳驾驶查处量由年均30起上升至300余起,开发卡口智能识别模型,自动识别违法载人货车,指导路面警力精准查缉,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科技赋能,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赋能,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武汉交警风控中心将近年事故防控经验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建立交通安全风险监管系统,整合分析人、车、路、企业、环境等海量数据,比如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事故多发路段、违法多发企业、低温雨雪恶劣天气等信息,基于历史数据及各类风险因子,对3天内、7天内、30天内交通安全风险指数进行建模和预测,按照高、中、低三级预警,精准推送至辖区交通大队开展提示、查处,有效提升风险应对效率,实现全域监控、提前感知、瞬时响应。

此外,通过对重点交通事故启动深度调查,武汉市交管部门形成事故调查和防控的“研交办督结”工作闭环,共启动65起生产经营类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47起,向行业主管部门抄告事故、违法情况323份,做到“深查一个案件、震慑一个行业、警示一个群体”。

“现在过马路,感觉挺安全的,再也不用担心了。”家住新兰市场附近的熊大爷对家门口的道路设施改造连连称赞。

天鹅湖大道新兰市场路口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毗邻大型集市和居民区,行人过街需求较大。之前,因行人过街与车辆通行交织冲突,擦碰事故多发。

为了排除这一隐患,武汉市交管部门在路口设置5米长的慢行等候区,形成Z字型过街通道,施划机动车礼让行人标识,提醒车辆减速慢行。这一路口完成行人二次过街改造后,迄今没有再发生过交通事故。这一案例入选公安部《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精品案例汇编》,在全国推广。

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常态化踏勘亡人事故、事故多发路段和其他危险路段,查路面隐患、查管理问题、查企业责任、查环境风险。通过“刹车印”线索,对全市350公里高速公路逐一排查,发现分合流匝道、上下坡、弯道等47处隐患问题,开展针对性治理。整合122、市长热线、民意云平台等渠道群众反映的问题,梳理排查交通安全建议6.7万余条。针对武汉桥梁较多、机非混行问题,全面增设机非隔离护栏,消除隐患。

“掌上”服务,惠民利企

跑出车管服务加速度

今年7月1日,武汉市民夏女士使用手机“交管12123”App,申领了“电子行驶证”。以后可以使用手机一键“亮码”,“掌上”办理车驾管、交通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业务。

7月1日当天,武汉公安交管部门通过“交管12123”App为1万多名车主核发电子行驶证,为机动车所有人提供在线“亮码”“亮证”服务。

11月24日,星期天,75岁的武汉市民丁大爷在考场顺利完成科目二的考试。丁大爷介绍,公安交管部门推出放管服新政,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听说这一政策后,丁大爷赶紧去驾校报了名,每天认真训练,希望早日拿到驾驶证。

“年轻的时候忙,没时间学驾照。退休了,想学又超龄了。交管部门推出的这个措施好,给了我们学习驾照的机会,以后开车带着家人和朋友自驾出游,想想就高兴。”

近年来,随着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武汉市公安局交管局车管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延伸服务触角,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保障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交警全面推行轻微事故远程快处

流动车管所上门办业务、网上车管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警邮服务平台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2019年,武汉市“无人车管所”以24小时全天候自助模式投入使用,集照相、体检、受理、制证等功能于一体。启动至今,武汉市“无人车管所”已增至8家,共服务群众22万余人次,实现全年不打烊的自助业务办理。

伴随时代发展,武汉的车驾管服务模式也不断升级迭代:上班族节奏快、压力大,车管所推出午间延时服务,周六在社会化机动车检测站、电动自行车上牌点提供办理服务,周末在全市各考场投放考试计划,保障上班族的业务办理、考试需求;为给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车管所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帮助老年人办理车驾管业务,为老年人提供驾考服务;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驾驶人体检业务便民服务窗口”,全市驾驶人体检点增加至110家;警邮服务网点继续向农村地区延伸,在134家基础上再增加39家新城区服务网点;设置专项窗口,保障企业高效办理批量业务,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排忧解难、护航发展。

11月9日,家住洪山区的王先生和家人一起,来到位于白沙洲大道上的东风风神汽车4S店,购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车辆。“提车之后,我本来准备用半天来办验车和上牌,没想到所有上牌的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办,半个小时就好了,现在的服务措施真的很便民!”王先生和家人开心不已。

2024年,多项公安交管部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措施在武汉高效推广实施,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交管业务网上精准导办服务、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便利二手车交易、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等便民措施,已惠及180万余名群众。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