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与sh主义、自由主义并称为现代三大政治思潮的保守主义,随着特朗普的胜出,再次回到了舆论场内。

和以往的每一次保守主义“回归热”一样,由于保守主义独有的定义,争执、讨论与撕裂,也再一次在网上发酵。

正如奥古斯丁所说,恶是善的缺乏;查理·芒格的价值投资,开始于一个不投资什么的“负面清单”;佛教的“遮诠”法,以不断否定“有”来阐释“空”一样;如果很难说清保守主义是什么、“保守”什么,不妨看看保守主义究竟不是什么、反对什么。

总结下来,保守主义至少有四大反对。

弄清这四大反对,是弄清保守主义本质,及其价值与智慧的开始。

反对理性至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国革命

启蒙运动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背后的支柱——“理性的力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俨然成为了现代文明的核心。

于是很多人开始认为,每一个问题必然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答案,这就是所谓的“真理”,而人也一定能凭借理性找到这个真理。

此时,理性取代了上帝,成为世界的主宰。

而保守主义者们则认为,理性固然有其价值,但人的理性一定有限,理性也未必能发现所有难题的答案。

比如,很多答案可能在传统之中,是没有原因的,或者说找不到原因的,他们是典型的实践智慧。如齐家之道、生财之法、生活中各种礼仪的价值。

反过来,用各种理性工具分析出来的所谓原因,往往不值一提。比如人为什么要讲道德,肯定是基于人性,而不是理性。

所以伯克说,传统不仅是许多代人,在传递过程中凝结成的集体智慧,更是一种跨越了时空的理性成果,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仓库”。抛弃传统的宝藏,去相信一代人,甚至几个人的灵机一动,是狂妄,更是浅薄。

基于理性思考的法国大革命和俄国革命,最终走向了悲剧,无不证明了保守主义的这种反对,是极具智慧的。

反对抽象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奉行计划经济的智利阿连德政府破产

启蒙运动、科学革命以来,智慧的特征开始变得明晰起来,就是抽象化、数学化、形而上学化。

人类与社会从此成为了一堆概念符号——政治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等形而上的理念;经济就是GDP、失业率、CPI等量化统计数据;甚至生活,都变成了考分、收入、职称的数值比较。

而保守主义者认为,抽象化思考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类与社会的高度复杂性,经不起这种简化。

精英与普通人,终究不一样,有着不同的责任与要求;父母与子女,也终究不一样,有着不同的地位与权威;而人与人之间,因天赋、努力、运气的不同,注定贫富不同。均贫富的福利政策,消解父母权威的青少年自由化,过度的动物权利保护,都是一种抽象简化,忽视了相同中的根本性不同。

所以伯克说,我们不是在谈论人类的理想,而是在谈论人类的现实。过度抽象化不仅不能有效描述人类与社会,更容易让人产生自己是上帝的错觉,丧失同理心,视社会如棋盘,视人命如草芥。

计划经济乌托邦的破产,执迷于统计报表的公司破产,活在“理念世界的知识分子”的一事无成,都是过度抽象结出的恶果。

反对整体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守主义之父埃德蒙·伯克

如果说,理性是种子,抽象化是花朵,那么,对社会的整体规划,就是必然的果实。

很多人认为,社会是一张白纸,可以随便涂抹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比如消费品的价格、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甚至人的工作、生活道德,乃至人性都是可以被规划和改造。

而保守主义者们则认为,社会不是一张白纸,更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超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推倒重来。计划经济、社会工程乃至各种新生活运动,背后都是这种整体规划思维的产物。其结果,必然是打开了地狱的大门。

所以,正如伯克所说“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必须是渐进的,必须是对现有的修正,而不是破坏。”保守主义者从来不试图从零开始做社会的整体规划。他们尊重事实,顺应传统,容忍不完美,在社会肌体上小心翼翼地修补,希望社会能够无痛和无缝的改进。

经济出了问题未必就要抓经济,背后可能是政治的问题。我们绝不能脱离历史、传统、现实,试图用一个社会工程打造全新的人类与社会。

21世纪的今天,以各种“产业政策、进步运动”等名义的整体规划幽灵,还常常卷土重来。

反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法国大革命的血腥工具:断头台

法国大革命以及后来的一系列革命,总有着“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善良的目的。

这些目的是绝对“可欲的”,但是通往这些目的的过程却艰难无比。于是很多革命者就开始认为: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

为了彻底改造世界,他们认为使用非法手段乃至暴力是必需的,哪怕革命成功,恐怖统治依然是一种必要的恶;他们认为,为了发展经济,高税收、滥发钞票,甚至牺牲一部分人都是可以的;而理想的人间,可以、甚至应该建立在断头台、毒气室和古la格群岛之上。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保守主义者也强烈反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所以,伯克说“我所谓的自由,一定是秩序下的自由”。在他看来,一个好的社会,必须拥有足够的秩序,有了秩序,自由才可以在社会中生长,而手段本身就是秩序的一部分。

要建设一个良善社会,有些手段无论如何是不能用的,比如不能侵犯私有财产、不能剥夺宗教信仰自由、不能过度使用暴力。这些是必须守护的底线,这条底线,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不幸的是,试图改造社会的强人、暴民们,经常对此不屑一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军宁

事实上,正如中国最重要的保守主义引介人刘军宁所说,与其说保守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双看待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智慧目光。中国经济学家刘业进在其新书《传统与秩序》中,甚至称之为“人类社会秩序一般原理”。

保守主义的历史思想谱系,可以从伯克、斯密、孟德斯鸠追下来,一直延伸到托克维尔、以赛亚·伯林、哈耶克等思想家。

阅读这些巨擘的经典,毫无疑问是获得保守主义智慧的最佳方案。然而因为翻译、时代、写作方式等缘由,直接阅读经典往往很困难。

所以在开启经典之前,其实更需要一系列通识入门读物,提纲挈领、综观概览一下保守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脉络,乃至与中国思想史的各种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