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30日报道 据法新社11月29日报道,国际刑事法院(ICC)29日驳回了蒙古国的一项上诉请求,并称乌兰巴托在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到访该国时未能将其逮捕,违背了自身义务。
据报道,普京今年9月初曾不顾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发出的逮捕令造访蒙古国。国际刑事法院此前以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方涉嫌非法转移乌克兰儿童为由对普京发出逮捕令。
9月3日,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为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欢迎仪式(资料图/美联社)
报道称,预审法官在一项裁定中说:“法庭驳回了蒙古国申请准许上诉的要求。”
报道介绍说,国际刑事法院在10月底指控成员国蒙古国未能逮捕普京,并表示此案将移交其上级主管机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大会,以进行可能的制裁。《罗马规约》是由所有成员国签署的国际刑事法院创始条约,它强制要求成员国逮捕被通缉的嫌犯。蒙古国在几天后提出了准许就这一裁决提起上诉以及要求审理此案的两名法官回避的申请。(编译/曹卫国)
此前报道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昕、钟飞腾】
9月3日,在结束对蒙古国的正式访问后,普京乘专机离开,赴俄罗斯远东地区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
普京结束对蒙古国的正式访问行程,乘飞机离开蒙古国(资料图/央视新闻)
普京此访,是应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的邀请。三天时间里,两国领导人举行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并就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交换意见。会谈结束后,双方还签署了多份双边文件。
而对于外界来说,普京此行的一个突破意义在于,蒙古国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但普京此行,却并未遭到所谓“逮捕”。
突破美西方外交封锁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在经济和外交领域对俄罗斯发起围追堵截。相关统计显示,美西方国家已经对俄罗斯近2万个实体和个人实施了制裁,多个国家向俄罗斯关闭领空、限制公民入境,甚至通过国际刑事法院(ICC)以战争罪发布对普京所谓的“逮捕令”。
普京此次访问蒙古国,也是他首次访问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突破性意义不言而喻。这进一步表明,缺乏有效执行机制的国际刑事法院,在控制俄罗斯方面几乎无能为力。
在贸易领域,多国相继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并禁止购买、进口或转运产自俄罗斯的能源。同时进一步限制向俄罗斯出口航空煤油、先进半导体、高端电子产品等。为此,俄罗斯急需通过深化与伙伴国家的合作,寻找进口替代国,转变俄的进出口市场结构。面对外交封锁和经济制裁,俄罗斯的外交活动范围需要进一步突破原苏联地区,以扩大合作范围、增加收入、强化俄罗斯的经济稳健型。
2024年以来,普京已出访包括中国、白俄罗斯、朝鲜、越南、阿塞拜疆在内的多个国家,不仅加强了与白俄罗斯、朝鲜的安全合作关系,还通过访问中国和越南试图稳定其内外贸经济贸易循环,而由此也可以看出,亚洲被普京视为在非原苏联地区打破西方封锁的重点区域。
美高官访问蒙古国,刺激俄推进“向东看”战略
普京此次访问蒙古的目的,也与特殊的国际背景密不可分。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与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呈现尖锐化和长期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大国博弈的广度和烈度上升。
就在普京访问前的一个月,美蒙两国进行了外交互访。先是7月23日,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访问美国,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不仅讨论了推进美蒙关系和进一步加强两国第三邻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步骤,还启动了首届美蒙全面战略对话,强调两国深化战略合作,其中包括经济增长和能源、民主和人权以及教育和文化交流。
接着在8月1日,布林肯访蒙,这也是美国国务卿在时隔8年后再次访问蒙古国。在会见蒙古国外长前,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曾表示,蒙古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之一是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关系,蒙古国赞赏美国致力于在印太战略框架内进一步扩大和加强蒙美双边关系。布林肯访问期间,美蒙宣布双方将在矿产、能源、教育等领域的项目框架下进一步展开合作。
事实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以“第三邻国”界定美蒙关系以来,两国关系便持续升温。在当前大国竞争背景下,美蒙关系也被赋予了强化美东亚同盟与伙伴关系、编织印太地区伙伴关系网络、应对中俄战略挑战等国际政治内涵。
对美国而言,强化美蒙关系不仅可以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分散其战略精力,还可以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与对华战略竞争向配合,从而在中亚地区打入可以同时牵制中俄两国的“楔子”。2019年,特朗普政府将美蒙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层面,并推出对进口自蒙古羊绒毛和其他纺织品免征关税的“第三邻国贸易法案”,遏制中国羊绒毛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美蒙之间的走近自然引起了俄罗斯的关注。从现实角度看,美西方势力在中亚地区的蔓延,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安全。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对俄罗斯战略门户的地缘价值。尽管冷战后蒙古脱离苏联获得独立自主,但俄蒙之间仍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和经济联系。
2019年普京访问蒙古期间,更是与时任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签署了《友好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了全新高度,条约中不仅包括彼此安全保障的承诺,还涉及更有利于俄罗斯的双边经济合作。中俄蒙三国的能源合作项目“西伯利亚二号”天然气管线也途径蒙古。因此,任何域外势力在蒙古的插足都会引发俄罗斯的疑虑与警惕。
目前,俄乌冲突激战正酣,俄军虽占据一定优势,但在北约支持的乌军抵抗下,难以迅速取得胜利,本土又屡屡遭到袭击,对中亚地区独联体成员国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已有所下降。而美西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频频到访蒙古,大有“趁火打劫”,彻底削弱俄罗斯影响力,将俄势力“挤出”中亚之嫌,这也直接促使普京访问蒙古,以巩固俄罗斯对蒙古的影响力。
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做为一个“老牌”大国,对“势力范围”有着格外敏感的不安全感。从地理上讲,这一“势力范围”包括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广大前苏联成员国,如乌克兰和蒙古。因此,随着美西方等俄“敌对”势力不断对中亚地区侵蚀,北约持续向中亚及东亚地区扩张,俄罗斯也必然针锋相对采取反制。
巩固俄蒙关系,是俄“向东看”战略的重要一环
长期来看,俄蒙关系也是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俄罗斯对西方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认同极低,自认为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被“抛弃”。今年6月14日,普京总统在俄外交部领导层就对外关系等相关问题举行的会议上讲话时曾表示:传统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已经不再有效,欧洲传统的优越感也已不再存在。
相对来说,欧亚大陆现在处于相对平等状态。随着亚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以及中欧班列的影响之下,已经开始撬动了传统的欧亚经济格局,进而影响到地缘政治格局。
另一方面,在美西方国家制裁和封锁长期化的背景下,俄罗斯不得不将目光向东转移,在亚洲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中间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保持国内经济活力和国际影响力。俄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俄罗斯向全球南方以及西亚、南亚和中亚的倾斜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欧洲作为俄罗斯榜样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俄罗斯而言自然,蒙古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不仅在经济和能源上高度依赖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对于协调和巩固俄中关系发挥重要作用。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自今年年初以来,俄蒙之间的贸易额同比增长了21%,双方正进一步就自由贸易协定和俄-蒙-中经济走廊项目展开探讨。
中蒙俄经济走廊示意图
从蒙古的角度来看,在大国竞争中寻取更优的生存空间需要智慧和技巧。蒙古作为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内陆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域外大国外交政策关注重点,出于被大国控制和侵犯的担忧,蒙古近年来大力推行“等距离”和“第三邻国”外交,力图平衡发展与中俄两国的关系,将中俄视为平等的邻国,并借助“对保障本国国家安全具有影响的第三支力量”,即“第三邻国”来制约中俄两国,而美国、日本、印度以及欧洲国家均属此范畴。为此,蒙古国连续举办九届“乌兰巴托对话”东北亚安全国际会议,聚拢人气,协调各方立场,维护与各方关系。
蒙古国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在大国竞争烈度加剧的背景下,蒙古也逐渐被卷入美俄双方的争夺中,其“中间地带”的定位也面临着挑战。按照原初的设计,“第三邻国”这一旨在保持自身中立、不选边站队、平衡与各大国关系的外交政策。对蒙古而言,与美国等“第三邻国”发展政治与经济关系,固然有利于保障自身的中立地位和主权独立,但也要因此应对由此引发的其他大国的警觉和反感。
蒙古对俄罗斯深度的经济和能源依赖,决定了俄蒙关系的重要性。蒙古代表在接受POLITICO采访时表示,蒙古95%的石油产品和超过20%的电力都依赖于邻国的进口。有的甚至指出,俄罗斯保留了蒙古几个关键基础设施和采矿项目50%的所有权。因此,蒙古也需要及时维持对俄关系,向俄和外界传达中立信号。
总体而言,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被西方社会孤立的俄罗斯需要加强对蒙合作,来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鉴于蒙古的中立外交政策和较为弱小的实力,普京此次访问能够达成的实质性成果虽然较为有限,但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西方的外交封锁,拓展在亚洲地区的伙伴关系,而在国际刑事法院要求“逮捕”普京的背景下,此举还可以被解读为对美西方国家的蔑视和对俄乌冲突走向的可控。
对中国而言,则需重点关注此次俄蒙在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上的实质推进,巩固和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中俄关系,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为原则,继续深化同俄、蒙的合作,防止生乱生战,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