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加拿大海滩的不文明行为事件,无疑在加拿大民间引发了种族矛盾的激烈讨论。这一现象至今仍然屡见不鲜,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都能见到相关话题的激烈交锋。而今,这场争斗已经升级到了国家官方层面,双方的对抗异常激烈。
你看,14号那天,加拿大外交部公开宣布要驱逐6名涉嫌暴力犯罪的印度外交官。对此,印度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表示也要采取相应的驱逐措施,并召回涉事外交官,要求他们限期回国,以免被“轰走”。然而,就在印度要召回的这6名外交官还未及收拾行李之时,15号又爆出了一个超级大新闻:印度多家航空公司的7架飞机在网上接连收到炸弹威胁。印度安全机构立即启动反恐排查,并展开相关演习,而其他涉及的5个国家也迅速行动,展开了大范围调查。有的航班被迫降,有的则延误。虽然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这只是虚惊一场,纯属恶作剧,但部分媒体,如半岛电视台,还是将这次炸弹威胁与印加之间的紧张关系联系起来,因为印加之间曾有过类似的前科。几十年前,就曾发生过两起针对印度航空公司飞机的炸弹事件,这些事件也是人类航空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而酿成这些灾难的根源,正是印度锡克教分离主义。
需要说明的是,锡克教的分离主义和锡克教本身是不一样的。印加矛盾的根源在于锡克教分离主义,而非锡克教本身。不过,在谈论锡克教分离主义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锡克教与印度之间的关系。之前聊到印度社会问题时,有小伙伴说我太强调英国殖民时期的影响了。但说实话,印度现在社会的很多问题,确实绕不开英国殖民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关键是印度独立后,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英国殖民时期的那一套制度,结果导致问题不断。
话说回来,15世纪那会儿,印度还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旁遮普地区则是一个泛指,它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印度的旁遮普邦。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旁遮普地区正好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交界地带,因此这里宗教矛盾频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火药桶”。
正是在这种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水火不容的背景下,锡克教诞生了。锡克教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强调众生平等,这一理念自然吸引了一大批印度教低种姓和贱民的加入。印度教对此自然不爽,于是双方结下了梁子。但锡克教在发展过程中又保留了印度教里的轮回思想,这使得它身上带有印度教的影子。而当时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阶层是穆斯林,他们看锡克教不顺眼,认为它是印度教的分支,于是对锡克人加征人头税。这样一来,锡克教就两头都不讨好了。
虽然锡克教在两大宗教势力之间备受排挤,但它却得到了印度底层人民的拥戴。因此,锡克教在两家斗得最凶的旁遮普地区迅速发展壮大。教徒们也开始自称为锡克人。由于不受待见,锡克人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各方势力争斗。慢慢的,他们的教义里就融入了尚武这一条,民风也开始变得彪悍起来。战斗力越来越强的锡克人最终在18世纪打败了各方势力,以武立国,政教合一。他们在旁遮普地区建立起了锡克王国,锡克教的发源地阿姆利则也成为了圣城。而位于阿姆利则的哈曼迪尔寺(也称金庙)则是锡克教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这里也是他们的圣地。大家一定要狠狠地记住这个地方哦,因为它与后来发生的几件轰动全球的大事件都有直接关系。
随着英国在印度地区的势力扩张,它与锡克王国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从1845年到1849年间,双方一直战火不断。最终锡克人不敌英国军队,进入到了被殖民的时代。但锡克人的剧情与其他被英国殖民的印度地区完全不同。由于锡克人尚武且能打,英国军队觉得让他们当苦力太可惜了,不如送去当兵。于是英国大量征召锡克人让他们去世界各地为英国打仗。一部分锡克人就顺势留在了驻扎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被英国殖民过的地方都有锡克人的后代。
1857年到1859年间印度地区爆发了第一次独立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锡克人不仅没怎么参与反而还帮助英国军队镇压起义。前面不是说了嘛,英国军队里有不少锡克人,他们是真的为英国卖命。英国政府对他们的表现也甚是满意。于是这次镇压完起义后,英国正式接手了印度地区。不仅赏给了锡克人土地还给了他们军事特权。也就是说锡克人成了英国在英属印度的军事储备力量。而且随着他们在军队中力量的壮大,旁遮普地区自然而然地也就保留了锡克人强大的影响力。
然后旁遮普地区就成了印度教、锡克教和穆斯林的三家必争之地。英国政府看他们整天吵吵闹闹的就实施了祖传的“分而治之”政策。在英国的挑拨离间下这个地方从三教冲突慢慢地演变成了三教互斗。偏偏19世纪下半叶旁遮普地区遭遇了各种天灾锡克人的农田大量被毁。为了讨生活有些人就跟其他两家打得头破血流抢地盘儿,那有一些呢就选择外出跑路。当时加拿大作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之一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开发阶段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些跑路的人有很大一批都去了加拿大,他们也是锡克人最早的大批量移民团体。
20世纪初随着印度独立浪潮的兴起穆斯林、印度教、锡克教都开始走上街头要求独立建国,并成立了各自的政党。印度的党派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咱们就挑几个主要的来说吧。代表印度教徒的国大党大家最熟悉了,印度的开国总理尼赫鲁、圣雄甘地都是国大党的代表人物;代表穆斯林的是穆斯林联盟;而代表锡克人的则是阿卡丽党。
国大党想要成立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联邦,这也是为什么国大党跟印度人民党虽然不对付,但每一次印度出现宗教问题或者是魔幻事件的时候,只要触及到了印度教的核心利益,他俩就会非常默契地一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不了了之。穆斯林联盟的要求是建立属于他们的巴基斯坦,而锡克人则是想在他们诞生的地方——旁遮普地区建立自己的卡利斯坦国。但是旁遮普地区非常重要,它不仅是中亚和南亚次大陆的连接点,宗教混杂,各方势力怎么平衡本身就是个难题;而且这里土壤肥沃,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属于风水宝地;更重要的是早在锡克教诞生之前,这地方就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交界处,所以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想要各自为政进行切割的分界线也正正好落在了这块区域。这地方怎么看它都是个火药桶。
英国这个大聪明在临走之前想出了印巴分治这个馊主意,把旁遮普地区一分为二,一部分划给巴基斯坦成为旁遮普省,一部分给印度就是旁遮普邦。这样一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利益就得重新划分,一旦涉及到利益冲突就跟着来了。而锡克人则被英国当作印度教的分支让他们自由选择归属地。这显然不能让锡克人满意啊,于是他们就想要以武立国自己去打天下。1947年5月他们开始大量购买武器组建武装力量,一旦旁遮普地区被强行分开就立马开战。英国一看这个架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走之前甩出了蒙巴顿方案强行将旁遮普地区拆分。西边归巴基斯坦成为旁遮普省东边归印度就是旁遮普邦。他这么一切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利益冲突就爆发了。
在1947年至1948年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爆发了一系列严重且广泛的暴力冲突,甚至演变为残酷的屠杀,几乎波及了整个印度地区,形成了一场无差别的社会动荡。冲突的激烈程度,以至于连圣雄甘地也在这场浩劫中不幸遇难。在这场混乱中,锡克人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们既不被印度教徒接纳,也不受穆斯林欢迎,双方往往在争斗中将锡克人也视为对手。当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最终划分利益、各自建国时,旁遮普地区也已被分割完毕,而锡克人则被强行分散在边境线两侧,成为了两边都不愿接纳的少数群体。由于双方都担心锡克人会在冲突中站在对立面,因此每次边境冲突爆发,锡克人总是首当其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