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书画市场自1992年正式出现拍卖活动起,书画造假的活动日益猖獗,目前出现了自明代以来最狂热的造假风潮,因其利益之大、风险之小,滋生了一大批造假者。以下就造假的新手段及组织方式进行概括分析和初步研究。

一、制作假画的新手段。随着高科技的普及,制作假画者根据买画者的求真心理,不惜耗巨资“引进”电子印刷技术,制作成各种证据,甚至作品本身。更复杂的是,在老旧的材料上绘制假画,以扰乱鉴定家的视线。

1.假借历史照片作伪证。造假者利用人们信任老照片的心理,根据历史照片上的图像制假。

2.假借鉴定证书作假。利用鉴定证书上的照片制造假画,我国曾一度流行文物藏品附带一份鉴定证书,上面有两位以上鉴定者的签名和出具证书单位的钢印。有人就利用某些人相信鉴定证书的习惯,根据鉴定证书上的照片绘制某家的作品,以求暴利。

3.假借画报、图录作伪证。造假者利用人们信任老旧画报和图录的心理,改印老旧画报和图录。如为了让购买者相信假的李可染山水,将赝品替换老画报中的画页,同时更改目录,重新印制并作旧。甚至有人将某个画家画册中的几页移花接木,更换为赝品的图片,作为“真迹”的“证据”,以便于鱼目混珠。

4.运用新的印刷技术。利用电子印刷技术印制书画,其真实的程度用肉眼几乎分辨不出来,上面没有印刷网点。目前,在40倍以上的手持放大镜下可以辨别出,使用显微镜虽然不太方便,但效果最好,如使用型号为HIROX KH-3000三维视频显微镜:可以清晰地放大真迹的墨迹在纸上的渗化痕迹,如果是电子仿真印刷品,就会显现出马赛克的痕迹。有的采取电子印刷与绘制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电子印刷可以在宣纸上完成,一些作假的难点可以先印出来,如题字和印章,作假者可继续在纸上涂抹。

还有一种是,一些知名书画家因难以应酬众多低薪的求画者,选其精品大量仿真印刷,然后签名、加盖印章,若只注意款识、印章和风格,而忽略查看印刷网纹,则极易上当。

5.电子翻刻技术制作伪印。以前是用锌版腐蚀的技术制作伪印,现在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翻刻印章,且印章的来源十分集中和可靠,如出版的印谱等,成了造假者的工具书。

6.继续运用传统技术。运用揭裱技术将一张画变成两张真迹。以往传说有经验的裱画师可以将一张画揭裱成七八张,这是不可能的。裱画师可以将画在夹宣纸上的书画经过加湿处理后揭成两张。夹宣是一种将两张薄宣纸压合成一张,增加了纸的厚度。一般来说,下面一层的书画较上面一层要好一些,上面一层会有一些“火气”。揭裱出来的书画变成了两张,尽管都是真迹,但两张作品一旦相遇,就会产生一些麻烦,孰真孰伪,很可能会是一场不必要的官司。除版画之外,至少它破坏了书画艺术作品真迹唯一性的原则。

7.利用真材料绘制假画。在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一些古墓里出土了许多成捆的素绢,其年代有近千年之久,是作为殉葬品随主人下葬的。盗墓者盗取了这些空白卷后,动起了心思,他们请来了一些人画“古画”,其参考本是以往出版的古代画册或壁画集上的图像,一眼看上去,的确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感觉十分古老,在衣冠服饰上都不会出错,但在画风上,难免出现当代人作画的造型习惯和线条风格,笔墨和色彩俱新。造假者限于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甚至在题材上还出现类似“关公战秦琼”的荒唐事。

同样,造假者将古墓棺椁加工成薄木板,然后在上面作画,参考的图像也是出版的古代绘画图册。在南方,出土的战国至汉代墓室里的棺木,也被造假者加工成木简,然后在上面书写文字,大多临写已经出版的战国至两汉的帛书和其他竹简和木简。这些半真半假的文物(旧材料、新墨迹)可谓鱼目混珠,已经有一些流到了国外,需仔细甄别。

二、造假的组织方式。造假团伙具有地域特性,有着严密的组织,他们常常采取“规模化生产”的手段,充分发挥各自所长。

1.地域性。当代造假有其较强的地域性,如傅抱石的假画、林散之的假字多出自南京,陆俨少的假作多出现在杭州和上海,齐白石、李可染、黄胄的假字画多产自北京,天津也有。制作传统的古画,其产地在天津、苏州更多,因为当地“名家之作”最容易为当地收藏家所接受,且价格不菲。

2.联手流水作业。多人合作造假通常采用分工到人的方式,比如,完成一幅傅抱石的山水,有专人分别攻山水、点景人物和建筑、题字、制作伪印。长年累月地练习,使其画艺十分“精湛”,在此之前有研究傅抱石生平的人设计画面内容和题字内容,以及题款和用印的规律,以免露出马脚。

3.先难后易。在制作假画时,最难的一关是题字,字迹风格是最难模仿的,往往会露出自己的书写习惯,西方文字和汉字均是如此,用毛笔书写汉字则更容易显露出个人的一些特性。因此,有经验的造假者往往是先题字,题写许多伪字,包括题诗和名款,选取其中写得最像的一幅,在上面作画,以免因题字不过关而功亏一篑。

4.投其所好。有的博物馆将其收藏文物的范围主要定位在清代王爷的书画作品上。一些谋利者得知后,用工笔绘制了清代的许多亲王、皇子等肖像,又伪造了他们的一些书画,其服饰上的纹饰往往会不合当时的规矩,露出了马脚。其中溥心畬是被模仿最多的画家。

由于当今各地普遍建立了博物馆和美术馆,电子印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造假者有条件比对真迹,其赝品笔墨的逼真程度大大超过了前人,加上造假者会借鉴艺术史界对前人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的研究成果,使得有水平的造假者一般不会出现时空上的错误和逻辑混乱的问题,特别是编造当代画家的赝品,其欺骗性更大。识别这类赝品的目的,不仅是要扼杀造假者的不义财路,而且是道德与欺诈的搏杀谁胜谁负的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绘画历史是否能真实清晰地留给后人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