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华关系上,立陶宛持续“演戏”,刚声称要寻求与中国恢复关系,转身就要求中国外交官离境,而且解释不清理由。立陶宛持续“来戏”,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出“戏码”又是演给谁看?

当地时间11月22日,立陶宛候任总理帕卢茨卡斯曾声称,希望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能恢复“正常化”。然而,对是否取消所谓“台湾代表处”,帕卢茨卡斯没有直接回应,只是承认这是一个重大“外交错误”。结果仅过8天,立陶宛就将3名驻立陶宛的中国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人士”,要求在一周内离境。随后,立陶宛方面声称,三名中国外交官“认证过期”,出现了“程序问题”,因此要求他们离开是“常规做法”。这番解释,充分证明立陶宛的举措就是纯粹的政治操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而易见,立陶宛这个东欧国家,依然没有改善对华关系的诚意,他们这次的做法就是“虚空造牌”,试图通过要求中国外交官离境,给自己捞取“筹码”,从而在后续的对话中“占得优势地位”,却不打算纠正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可以看到,立陶宛的这番操作非常像美国,但他们又没有美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其行为只能用“奇葩”两个字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现任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立陶宛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办事处时,瑙塞达公开认错,总理希莫尼特声称对其行为感到失望。但事实是,立陶宛作为一个半总统制国家,总理只是负责国内经济和民生政策,其他事务都是总统负责。因此,看似在台湾问题上持“务实态度”的瑙塞达,才是立陶宛“演戏”的真正“导演”。而且瑙塞达在2019年上台后,立陶宛就持续推动台岛进入世卫组织,还屡次干涉中国内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立陶宛摆出所谓的“修复对华关系”态度,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虽然与立陶宛距离遥远,两国的经贸联系不强,但欧洲企业纷纷离开立陶宛,中欧班列也不再经过立陶宛,使得该国外贸大幅度缩水,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通胀、能源危机加剧;二是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欧洲各国都在调整外交策略,立陶宛也意识到,继续打“台湾牌”收益不大,因此寻求缓和对华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2年起,立陶宛就持续上演所谓的“修复戏码”,先是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公开表示,要给台当局所谓“代表处”改名。但中方看穿了立陶宛的真正意图,就是通过所谓“改名”,掩饰自己进行“一中一台”的政治操纵,因此对立方的表态没有理会。此后,立陶宛多次声称要改善对华关系,但就是不提怎么处理台当局的“代表处”,并且还与台当局官员进行接触。既然立陶宛没有丝毫诚意,中方自然不会对其表态进行任何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立陶宛觉得,他们在台湾问题上的炒作,会有其他蠢蠢欲动的中东欧国家响应。但三年过去了,中东欧地区并没有第二个“立陶宛”出现,就连同为波罗的海三国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也谨慎了很多。因为这些国家都看到,立陶宛一个看似与中国经贸往来不多的国家,都因为干涉中国内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谁还会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