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铺地、瓦屋连绵
鸟语花香、溪流潺潺……
漫步在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竹朴乡畲院
宛若置身于“桃花源”之中
5栋民宿明年即将开放迎客
主理人林丽荣希望
能为竹里村带来更多人气
“85后”的林丽荣是竹朴乡畲院主理人、罗源县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
多年前,她心怀梦想北上创业。6年前,她又揣着乡梓情怀“逆流下乡”,扎根畲族村落竹里村,打造畲院项目,为竹里村乡村振兴带来新动力。
北漂回榕当“村姑”
在畲村建设特色小院
记者初见林丽荣时
她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
身着一身优雅时尚的套装
一副都市丽人的打扮
很难将她和乡村联系到一起
林丽荣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在北京创业打拼多年。快节奏的北漂生活,令她时常憧憬起田园生活。
2018年,乡村庭院经济正火,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家乡打造一个农家小院,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
几个月时间
林丽荣调研过杭州、温州、福州的多个村庄
最后选择了罗源竹里村
在林丽荣看来,一切都是缘分。
林丽荣在竹里村闲逛时,发现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正准备离开时,天空下起小雨。
云雾中的村庄美景,让她感受到宁静与和谐。当下,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这里。
2019年
竹朴乡畲院项目开始起草设计
2020年动工
2022年国庆假期对外试营业
竹朴乡畲院有5栋木结构房屋和2座凉亭
这些建筑的木构件
都是林丽荣从各地搜罗而来
林丽荣花费一年多时间,走遍了江西、福建的多个村庄,从即将拆迁的乡村老宅里“淘”来木构件,再请工匠组装,建成一栋栋房屋。
她说:“我从小在老宅子长大,心中一直有着‘院子情结’。在我看来,老宅的老物件承载着时光,寄托着乡愁,这是新建房屋所没有的记忆。”
打造研学实践基地
将“院景”变“钱景”
竹朴乡畲院占地面积60多亩,集结了罗源红色畲家记忆馆、大众茶馆、华夏美育研学基地、户外挑战、小朴农场、田间课堂等活动场所。
如何将“院景”变“钱景”?
林丽荣明确以畲族民俗文化为依托,积极打造以畲族文化为特色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他们相继开发包含畲语畲歌、竹竿舞、八井拳、扎染、陶艺、打糍粑、畲家长桌宴等研学课程和体验项目。特色项目吸引大批客流,基地很快掀起了“研学热”。
今年,罗源县又在基地设立畲家红色记忆馆,展示畲民参与革命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吸引不少团体、单位来开展团建、党建、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
竹里村一改往日的冷清成了网红村
基地平均每年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
仅今年畲族“三月三”
三天吸引超10万人次
小院盘活了竹里村闲置土地资源
还为竹里村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我们吸纳8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在基地教授八井拳、跳竹竿舞等,以竹竿舞演员为例,平均每月可以至少增收3000元。”林丽荣说。
林丽荣又谋划着依托基地资源
帮助周边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助农增收促振兴
今年“三月三”,林丽荣依托团队资源,精心设计推出了“罗源有礼”系列产品,将产地文化底蕴、旅游风光等融入产品包装和IP形象,旨在输出山海好味道,唤起舌尖家乡味,打造罗源标识性农产品品牌。
目前,“罗源有礼”已经推出了蜂蜜、山茶油、大米、咸鸭蛋等4款产品,仅一个月销售了一万多套。
在林丽荣看来
青年“逆行”走向农村
既要耐得住寂寞
又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
林丽荣表示:
竹朴乡畲院正推进二期建设,引入民宿、露营等项目,逐渐补齐竹里村旅游设施短板,让竹里村变成家喻户晓的少数民族村庄。
记者 马丽清/文 林双伟/摄
新媒体编辑 陈翔茹
监制 兰超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