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当今华语乐坛,刀郎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人物,对于他的众多歌迷而言,他已然被捧上了神坛。成千上万的人对他热烈追捧,以至于在这个本应包容多元声音的音乐世界里,似乎难以容忍不同的声音出现。只要有人发出别样的见解,随之而来的便是如潮水般的举报电话,要么逼迫对方闭嘴,要么使其账号面临被封的境遇,这般现象让乐坛曾经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变得有些异样,如今网络上似乎都被刀郎的热度占据,其他歌手的存在感相较之下显得颇为微弱。
刀郎能走到如今这般备受瞩目的巅峰,着实历经了诸多不易。曾经他遭受的打压可谓沉重,旧有四大乐坛名人那英、杨坤、汪峰和高某松,都曾对他的音乐发表过犀利的评价。那英认为刀郎的歌曲不具备审美观点,杨坤直言刀郎的作品不算是音乐,汪峰称刀郎的走红是流行音乐的悲哀,高某松更是偏激地说刀郎的专辑只配进垃圾桶。这些言论如同一把把利刃,让刀郎一度对自己的音乐前景感到黯然失色,无奈之下他选择退隐江南,就此消失于乐坛将近 20 年之久。
但刀郎对于音乐理想的追求从未停止,他始终在默默努力着。终于《山歌寥哉》这一专辑的问世,再度震动了整个乐坛。其中的《罗刹海市》更是一时间成为了华语乐坛传唱度极高的歌曲,在网络上被众多人称作 “神曲”。再加上网上不少自媒体人对云朵在刀郎最困难时期解约一事大加渲染,使得刀郎愈发令人同情,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网络舆论的走向,让刀郎在大众眼中近乎成了无可挑剔的完人。
即便如此不同的声音依然存在。网络大 V 吴鹏飞曾公开称刀郎的歌是不堪之词,乐评人丁太升质疑刀郎是否值得被神化,体制内人士邓清波指出刀郎的歌低俗却还受众人拍手叫好,有着上千万粉丝的杜子建,因刀郎面对云朵陷入网暴时保持沉默,而在做人做事方面对刀郎提出了质疑,音乐家金波更是对刀郎的歌迷说刀郎一年挣几个亿,却也没分给大家一毛。这些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也让我们看到,在当下社会对刀郎的评价并非是众口一词,认为他不应被神化的大有人在,从曾经那几位乐坛名人的排斥,到如今依旧存在的争议,都说明了这一点。
尽管刀郎的演唱会接连不断,每场都观众如潮,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这样频繁的曝光也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毕竟很多场景不断重复,在手机上总是看到同一个人的身影,最初的新奇感迟早会渐渐消退。
最近偶然刷手机时看到了一篇标题为《怒批刀郎》的文章,让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当下对于刀郎的评价是多元且复杂的。文中提到刀郎从发行《如是我闻》歌曲专辑开始,似乎走上了 “自相矛盾” 与 “自我背叛” 的道路。
大家都知道《如是我闻》专辑的文本内容均源自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这部经书在佛教传播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刀郎呕心沥血地为《金刚经》谱曲、编曲、演唱并发行,从这一方面来看,似乎坐实了他成为佛教信徒的事实,同时也说明他在为佛教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但另一个角讲,《金刚经》着重强调 “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想必刀郎也领悟过其中含义,也就是 “我心即天下,我心即宇宙” 这般超脱的心境。既然如此,那他为何又要创作出像《罗刹海市》这样的作品?这首歌的爆火让刀郎再度封神,可一边是诵经拜佛追求超脱尘世,一边却在歌中展现出愤世嫉俗的情绪,这难免让人觉得他有些自相矛盾,仿佛在思想上走入了歧途,使得他的音乐也朝着一个颇为诡异的方向发展。这让人质疑,刀郎是否真的读懂了《金刚经》,是否真的能用佛经的智慧洗礼掉自己身上所谓的 “俗” 味?
众生皆苦,这或许是天命注定,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也曾说过 “一个人,一旦过了四十岁还不信命,那他的悟性就太差了!” 正是因为众生皆苦,所以才有了社会制度、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生活。众生有着万千面貌,每个人的命运往往都难以完全由自己掌控。而刀郎的《罗刹海市》似乎彻底推翻了创作《如是我闻》的初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刀郎最初凭借《2002 年第一场雪》在乐坛一鸣惊人,却被主流音乐扣上了 “俗” 的帽子。其实雅俗共赏本就是艺术的一种常态,有听众喜爱就说明作品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大可不必过于在意这样的评价。但刀郎在遭受打压之后,创作思路似乎走偏了,他急于摆脱 “俗” 这顶帽子,于是隐退十余年,辗转江南后发行了音乐专辑《弹词话本》和《世间的每个人》,可惜这两张专辑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这背后其实是他的音乐风格发生了近乎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原本具有浓郁西域风情、那种粗犷豪爽直抵灵魂的风格,转向了小资音乐路线。在《山歌寥哉》及《弹词话本》中,已然看不到曾经标志性的西域风情影子,也听不到那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特韵味了。殊不知,他曾试图摆脱的 “俗”,恰恰是真正属于刀郎的风格,是他音乐的独特标识。
虽说《弹词话本》与《山歌寥哉》有不少值得称赞的地方,但终究难以弥补其在音乐创作上呈现出的自相矛盾与自我背叛之感。刀郎的音乐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说它让人耳目一新倒也没错,但将其誉为千古奇才,目前来看或许并不恰当。
好的音乐作品,应当是积极向上的,它可以蕴含伤感的情绪,但更需要内在有一种激励人心的精神,做到伤而不颓,悲而不沉,媚而不俗,俗而不傲,这才是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的核心要素。一旦脱离了引导人、激励人向上这个衡量标准,即便作品一时热闹非凡,也终会被时间长河无情地冲刷得无影无踪。
希望未来的刀郎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期待他能运用民族传统乐器和民族音乐元素,打造出史诗级的伟大作品,而不是陷入那种看似中西合璧却缺乏灵魂的创作模式中。愿他在音乐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探索,为乐坛带来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音乐佳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