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上午,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开通运营。枫津路站等站点周边环境也焕然一新。城市管理部门在打造“家门口”口袋公园的同时,还将下沉式、退进式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设置理念融入其中,既美观又实用。
轨交7号线枫津路站周边有不少居民小区,还有学校、企业等单位,人流量密集。在此次站点景观恢复方案中,城管部门紧扣“枫津路”路名,将口袋公园设计主题定位“枫韵紫秋”,在内种植元宝枫、枫香、五角枫、红枫等色叶树种,搭配常绿树种营造秋叶层林尽染之美。明年秋天,此处或将成为苏州又一个赏枫的好去处。
除了美观,口袋公园还极具实用性。设计者利用花坛边沿设置座位与社交区域,划出专门的儿童乐园区和健身区,还有一条长约300米的夜光跑道。附近居民陈先生说:“7号线通了,不但出行方便了,平日里还多了个散步健身的好去处。”
随着轨交7号线的通车,“电动自行车+轨交”的换乘出行方式将成为站点周边市民的选择。为了方便市民停车,同时兼顾美观与市容管理,吴中区城管局在枫津路站、金家桥南站、蠡墅站等站点周边融入下沉式、退进式停车区域设置理念。
记者在枫津路站西侧出站口看到,这里设置了一片下沉式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可停放220辆非机动车。整片区域较人行道路面低50厘米左右,其中停放的车辆被隐藏于景观绿化之中。站点东侧则是一片退进式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同样能容纳220辆车。这个停车场隐藏于枫津路站2号口建筑之后,市民停车后可直接从3号口进入换乘,十分便捷。
吴中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下沉式、退进式停车场一方面可以将停车区域隐藏起来,营造更整洁美丽的市容市貌,另一方面可以将原先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的人行道“还道于民”,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城市空间。
去年,吴中区在南湖路与迎春南路交叉口东南角试点打造全市首个“下沉式非机动车停车场”,实现对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城市品质的精细化提升,取得了良好反响。在此基础上,当地结合非机动车停车实际,编制了《吴中区公共区域非机动车泊位规划设计导则》,并在《导则》中将轨交7号线枫津路站等站点恢复工作纳入规划范畴。目前,在枫津路站、金家桥南站、蠡墅站共完成10个停车模块建设,为市民提供超1000个非机动车停车泊位。
今年10月,《一种下沉式非机动车停车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吴中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停车场在解决停车需求的同时,优化了停车秩序,美化了城市环境,实现了‘还道于民’,在城市建设与更新中,特别是在新建地铁站周边,这样的设计是值得推广的。”
(苏报融媒记者 璩介力 文/图/视频)
编辑:汪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