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苏秦是战国时期知名的战略家、政治家、纵横家,他们仅凭口舌之能纵横于错综复杂的战国后期,左右着帝王将相的决策和天下大势的走向,其杰出的才能和纵横捭阖的本领令人叹为观止。
了解张仪、苏秦的生平及其战略布局,是许多人很喜欢的事情,我们在本专栏前面的文章中用四节的篇幅,详细记叙了苏秦的一生,受到许多朋友的欢迎。
今天我们将满足大家要求,再将张仪的一生,尤其是他在那些错综复杂而重大的历史关头的决策和谋略,完整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苏秦出道稍早,张仪稍晚,说到张仪,就必须提苏秦,因为他们许多事件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我在这里要首先回顾一下苏秦一生的主要走势,以便大家了解:
第一阶段:苏秦说周、说秦均告失败,回家被嫂嫂取笑,此为苏秦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谋定而后动,苏秦认定了“合纵”的策略,然后说燕,说赵成功,(张仪出山)。接着说齐、魏、韩、楚等均告成功,然后联合六国诸侯在洹(huan)水会盟,合纵大计成功,此为苏秦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苏秦的高光时刻和人生巅峰。
第三阶段:魏、燕两国被秦国拉拢,接着齐、燕发生冲突,这标志着合纵计划开始破裂,苏秦迫于压力离开赵国并四处补救,在摆平齐、燕冲突之后,潜以“燕国间谍”的身份留驻齐国,后失宠后被刺死。这是苏秦的第三阶段,英雄迟暮,苏秦纵横一生,在战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张仪是在苏秦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苏秦游说燕、赵成功后并出任赵相时出道的,在其以后的日子里,张仪出谋划策并不多。
苏秦的立场是合纵,即联合六国对抗秦国,而张仪的立场是连横,即以秦国为中心分解六国,且政治立场和战略目标恰恰是相反的。
所以这也注定了两人的计划最终都不可能成功,也注定了两个人最后的悲剧结局,张仪在苏秦死后才大展拳脚,大放异彩,展示了一个纵横家锐利的眼光、杰出的谋略和在复杂的形势和矛盾中无比高超的政治手腕,值得所有爱好谋略的领导和老板们阅读。
前面我们梳理了张仪,苏秦命运的走向和脉络,下面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将张仪一生具体的事件和功业展示给大家了。(关于苏秦,没读过的朋友欢迎阅读本专栏的苏秦部分)
1、 遭遇厄运
苏秦、张仪同时下山,苏秦几经磨难后终于游说燕国、游说赵国成功,当上了赵国相国,而张仪的成名之路则要更加艰难一些。
辞别苏秦,张仪回魏国老家,本来准备求事魏王的,结果这时候的魏国在秦国打击下屡屡惨败,形势非常惨淡,于是张仪携妻子去了楚国,在楚国相国昭阳家当门客。
当时昭阳出兵伐魏,攻取了魏国七座城池,楚王嘉奖昭阳的功劳,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一天,昭阳大会宾客,并将和氏璧拿出来给大家传看,结果和氏璧丢失,其门下客都怀疑是张仪偷了,理由是张仪最穷,肯定是他偷的,于是把张仪捶得半死。
但张仪确实没偷和氏璧,所以不可能招认,昭阳没办法,只好将奄奄一息的张仪送回了家,张仪妻子看到张仪可怜的样子,流着眼泪说:“你今天受辱,都是因为你读书游说所致,若在家安心务农,怎么会有这样的灾祸呢?”
张仪问妻子说:“ 你看我舌头还在不?”妻子说:“还在!”
张仪说:“舌头在,就是本钱,就不愁一直贫困了”。伤好后,张仪不愿再呆在楚国,又回到了老家魏国。
2、误入苏秦计策,张仪赴赵
张仪回魏国半年,没任何作为,此时的苏秦已经游说赵国成功,任赵相,张仪听说后,准备去拜访苏秦。
此时正好遇到一个从赵国来的叫做贾舍人的,两人熟悉了,贾舍人听说张仪认识苏秦并想去赵国,于是热情邀请张仪搭乘他的便车去赵国,张仪大喜过望。
到赵国后,贾舍人就告辞了,张仪先投宿进一家旅店,第二天就满心欢喜地投递名片去见苏秦,结果守门的根本不让进,说是苏相国最近公务繁忙,所有人都不见,即便是张仪,也要先在旅店候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