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 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碳中和领域相关院士、行业领袖、企业代表,聚焦双碳领域热点话题,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以《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及碳汇功能时空格局观测研究》为题展开了分享。
“地球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于贵瑞指着一页图表说道,气候变化问题造成了大气温室气体的大幅度增加,导致了全球变暖加速。如何解决?“我们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减少排放,第二个是增加碳汇。”那么,“中国陆地生态碳汇到底有多大?还有没有增长的空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于贵瑞眼中,这些是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从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视角,选择最优路径,渐进技术迭代、稳健推进行动。“中国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面临着巨大的碳中和挑战。”在于贵瑞看来,虽然面临挑战,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固碳能力。
如何测量中国的碳中和能力?“这需要非常强大的科技支撑力。”于贵瑞介绍道,中国国土面积如此之大,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逻辑框架,通过汇聚碳汇资源,对科学数据分析,并且研制碳汇模型,从而进行计量,为国家碳中和重大问题开展综合研究。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约3500亿吨,有机固碳速率可信区间约10~15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陆地净碳吸收量的15%~19%,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发挥着“压舱石”“稳定器”的重大作用。基于监测数据,于贵瑞指出,在10-15亿吨左右的固碳能力基础上,通过农林的减排、生态的增汇、地质工程封存,我们有希望把中国碳汇能力提升到20-30亿吨左右。
面向未来,于贵瑞认为,中国未来的碳汇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希望构建起国际领先的国家监测体系,通过地面调查和清查、碳通量观测、大气反演模型、遥感技术、碳循环过程模型等方法,实现通量、浓度、储量的立体化网络体系,形成国家监测网络,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碳中和能力提升做好科技支撑。
同时,谈及四川,于贵瑞也给出了建议,“如果我们天府永兴实验室能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成都构建起整个西南地区的这套监测体系,我相信未来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图据 主办方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奕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