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晴天

女儿初中时经历过两休两复的初中,最后完全以裸考的方式参加了中考,并幸运地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学校, 即将进入新的环境,开启新的旅程,女儿满怀信心和憧憬。我们都期待着新篇章的开始。

8月31日上午,我们如约到学校报到,一切都是那么顺利、美好。我满心以为,这一回我们终于能回到轨道中了。

然而,我们还是再次脱轨了——

9月1日零点后,女儿突然发烧,直接烧到了39度。我们连夜到医院急诊,输了一夜的退烧液,到天亮的时候,还在发烧。我们让医院开了证明发给老师,于是,新高一开学第一天就请假了,还请了三天。

4日,女儿去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新生军训。中午时分,我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不舒服,让我去学校接孩子回家休息。我把女儿接回家,心想休息一下午,明天应该可以去学校的。但是,女儿告诉我,她不想参加军训,要请假,等到军训结束后再去学校上课。于是我们再次请假三天。

第二周,军训结束了,女儿去了学校,我想孩子这回应该能顺利上学了吧。可是,故事又重演了,这次我们听到的消息是:孩子不见了!老师让我到学校去。

我来到学校,在学校找了一圈也没发现孩子,正和老师说话时,女儿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原来,她因为太困了,看到心理咨询室门开着,里面没人,就进去睡觉了,睡醒了就出来了。

但是,孩子状态很差,老师让我带孩子回家休息。

第二天早上孩子正常上学,我又如约似的再次接到了班主任的来电,说孩子说难受,头痛,看起来很痛苦。我又去到学校把女儿接回家。回家后,女儿说在学校很困、很难受,莫名地想哭,还感觉总有同学在盯着她,谈论她。她不想去学校了。

不想去学校?好不容易得来的高中学校,难道又要放弃吗?

下一天,我独自去了趟学校,找了相关领导和老师,说明了孩子的情况,感谢学校对孩子的接纳和包容,同时表达了孩子上学的困难,请求学校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我希望能得到学校更多的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真的又给到了我们原则范围内最大的允许和支持。 特别感激。

我回家把我和学校达成的共识告诉了女儿,女儿表示可以再去学校试试。

开学第三周周一,女儿强撑着去了学校,这也是高一上学期最后一次去学校, 仍然不等放学还是由我把孩子接回来了。接下来是无休止的请假。直到可用假期全部用完。我们不得不再次面临休学。

那天我带着女儿去医院开了个证明,确定可以办休学了。 女儿看着我有些难以置信地问:“妈妈,我真的可以休学了吗?真的可以不去学校了吗?”

“嗯,是的,宝贝,你又可以休学了,暂时不用去学校了。”我肯定地告诉女儿。

就在那一刻,就在医院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女儿原来阴沉无助无神的双眼,瞬间发光闪亮,充满了激动、期待和希望,那么明亮、清澈。这还是女儿小时候才有过的眼神。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女儿这种眼神了。

我的内心像是被什么重重的敲击了一下:这不正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努力想要找回的女儿的样子吗?——眼里有光的样子。 也是那一刻,我做了一个决定:无论多难,从此尊重孩子,支持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要让女儿一直做一个眼里有光的人。

“宝贝,接下来你自由了,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妈妈都尽全力支持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吗?”我说。

“太好了。”女儿雀跃地说。那天,也是我们那些年往返医院,第一次开开心心地离开医院高高兴兴地回家。

第二天,我去学校交了资料,轻车熟路地第三次为女儿办了休学手续。就这样,我们再次脱轨了。同时,我们也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篇章

当天晚上,女儿就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当月计划: 练琴、金句摘抄、阅读一本书、写三篇短文、体态锻炼、背单词、还有约朋友玩耍、游戏任务等。 我认为这个计划还算非常不错,除了没有关于课本学科知识的学习。

然后,她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做自己的事情了。那是2023年11月。

说来很神奇,上学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要求她必须认真学习,必须要完成作业,我想只要你能去学校就行。哪怕花式上学也行。可是,就算那样,女儿的痛苦仍然肉眼可见,低落的情绪无休止的蔓延。别说眼里有光,孩子似乎连笑都不会了。

然而,这一回,我发现脱轨的女儿像换了个人似的,很快变得神采奕奕,生活在她的计划安排下更是丰富多彩 :练小提琴、阅读、写文章、玩cosplay、独自出游、应朋友邀约、看动漫、玩儿游戏,有时候也和自己的小情绪待会儿……当然,她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会为了一块美味的蛋糕,充分利用共享单车、地铁、高铁、公交车这些交通工具,独自来回一百多公里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寻找幸福和满足。沿途的风景,她说是顺带的礼物。

(以下摘自女儿的出游日记)

今天天气很好,我周三是不去学校的,因为上午上小提琴。我突发奇想来都江堰吃蛋糕好了!反正天气很好,就当春游好了。说干就干,我下课从彭州回成都,放琴吃饭,订票高铁。

下高铁后,我随便扫了个自行车就在陌生的城市串行,耳机里是音乐和导航,我看见路上种了很多樱花,风一吹她们就乘着风飞,有些落在我的肩膀,但我骑的可不慢,便又把她远远的落在身后。太阳真的好,好的我不太睁得开眼睛,只好轻轻的歪着头,正巧路过一条河,我不由的惊呼,波光粼粼不少见,但那就像金色的大片龙鳞!

一路上我左顾右盼地观光,看见围墙上探出头的油菜花,我撑起身子站在自行车上,向围墙内窥去,收获了一片金色的海洋。我没有走错路,顺利的找到了!!现在我已经吃完了一个蛋糕,悠闲的开始写信了。

说实话:很爽,真的爽!

我骑在自行车上时我觉得我能去任何地方,现在,未来,我能去任何地方。我是自由的,我一个人可以去任何地方,看全部风景,迎所有挑战。我想笑,人们说的对,18岁真的是一个好的年纪。我认为我自己无所不能,甚至不需要一点依据。自命不凡的少年啊,高傲的,自豪的,做蒲公英的孩子吧,你能去所有地方…

从轨道中脱离出来的女儿,基本上能一个月读一本书,她在书中寻找自己的答案,也在书中看别人的故事,她一边摘录一边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和文章中。

(以下摘自女儿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当下,你缺什么呢?

你当下拥有可以握紧手机的手臂,这双手臂可以帮助你去拥抱你所爱着的一切,这难道不叫人高兴吗?

你当下拥有可以看清每一个字的眼睛,它还可以带你去看云朵和晚霞,这简直让人欣喜得落泪。

也许在这个匆匆忙忙的时代,我们都被裹挟其中,我们本能的去寻找自己还未拥有的,我们缺了没来得及好好看自己一眼。

我所拥有的这个当下,这个什么都不缺的当下,是我的珍宝。

女儿还喜欢二次元,玩cosplay,从角色的选定到服装、服饰的定制、采购,再到参展时约毛娘、妆娘,所有的细节她都有提前计划安排,有条不紊。最后,为了充分体现人物角色的个性和力量,她能克服体力上的不支,坚持还原角色的立场。

她说,她喜欢扮演的是是赋予她力量和勇气的角色人物,她喜欢他们,崇拜他们,她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曾经差点放弃的小提琴,如今成了她的热爱。虽然练琴依然枯燥,但可以拉自己喜欢的曲目,却甚是享受。按时练琴,是女儿月计划的第一项要务。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练习,努力的付出,就在今年暑假,她非常幸运的获得了全国小提琴比赛一等奖。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她努力练琴的结果。

她也经常和好朋友一起相约拍照、觅美食;她也享受一个人独自窝在房间看书的时光;玩游戏时的激动,喜形怒骂都毫不掩饰;她可以没心没肺的谈笑,她也可以任性野蛮的给我撒娇;她会理直气壮的与你据理力争,也会承认自己的不足……

她竟然变得有些自律了,按时完成计划任务,按时打卡。偶尔也懈怠一下,也有体能不支的时候,但她都能自觉调换时间补偿回来。我也从此再没有提醒过她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事实上,我们在今年二月份又复学了。这一次复学与以往的复学完全不同的是,这一次女儿是带着清晰明确的目标去的——完成到校打卡,拿到高中毕业证。 大概是因为有了目标,到校的困难程度似乎也没那么大了。

她一边按自己的节奏花式上学,一边继续自己的每月计划。因为那才是她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看着女儿不断地想要尝试不同体验,我都好奇她哪来那么多的想法和勇气。我有时候想,她要是有一对翅膀,是不是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她说,她是蒲公英的孩子,注定属于旷野。

封面图源:Pixabay

作者简介:

晴天

我女儿今年17岁,在2019年先后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后来转诊双相,我陪女儿经历了这场抗抑郁大战,我相信只要你坚信你的孩子会好起来,她就一定能好起来。

渡过青春节主题征稿

人生的轨道与旷野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爆红网络,让大家都纷纷思考轨道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本期渡过青春节主题征稿以“人生的轨道与旷野“为主题,对于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伙伴们来说,生病就是一次“脱轨”,无论你现在是身处旷野还是轨道,我们很愿意邀请你来分享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思考。

目前征稿已经结束,我们会将入选作品依次刊登于渡过公号、渡过青春号、渡过父母学堂等平台,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已经刊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