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政坛的中流砥柱,和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号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同时又是湘军首领,统领十几万大军,是剿灭太平天国的功勋人物。

立下如此丰功伟绩的人,按道理应该聪明绝顶。然而,曾国藩却以“拙”著称,从小到老都谈不上聪明,只是凭着这一股拙劲,硬生生突破自己的圈层,从群山里普通的小地主家族,成长为两江总督,甚至还被梁启超尊称为“半个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家族遗传之拙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当时家里人有祖父母、父母、叔婶、大姐,加上他总共8口人,田产合计100亩,人均十二亩半,算得上小地主。

家里有了点余粮之后,祖父曾玉屏开始供养儿孙读书。在这片群山中,数百年未曾出现一位秀才,他们也并不知道读书应该是怎样的,只知道死记硬背,尽管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十分努力,攻读不懈,却连续考了17次秀才都没有考上。

这种笨拙的习性遗传到曾国藩身上。他从14岁开始参加县试,次次名落孙山,连续7次都没有通过最底层的秀才考试。4个弟弟同样如此,以至于他们几乎要认命了——老曾家似乎就是不能出读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的老家流传着一个笑话,说曾国藩在家里读书,短短的文章背了很多遍都没背下来。梁上的小偷本来想着等他入睡再去偷窃,没想到一直没等到,忍无可忍直接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相比较而言,同个时代的名人就显得聪慧得多。如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李鸿章17岁中秀才。梁启超更加厉害,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连曾国藩自己也承认:“余性鲁钝,他人目下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浓吟数时不能了。”意思是别人读书一眼看三行,他最多读1行,别人马上能办的事,他考虑几个小时都不能解决。

02 以勤补拙,灭太平天国

转机出现在曾国藩23岁那年,或许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年曾国藩终于中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5年后又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曾国藩后来总结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即使再笨拙的小孩,如果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也能够追平、反超那些聪明人。

史料记载,曾国藩在清朝同期官员中勤奋度排名第一。他曾在6个月的任期内,曾处理了40000多卷文件,并且每一份都极为认真;在军中,他对自己要求是“闻鸡起舞”,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是晚睡早起,挤出更多时间处理军务。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的人也有优点,他们比那些懂得机巧的人更虚心,同时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考虑问题不留死角,基础也打得很扎实,因此一旦通过秀才,后续的举人、进士也很快就通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拙能胜巧的哲学思维还被曾国藩运用到军事方面。他选拔将领,专挑不善言辞的“乡气之人”,因为将领一旦能说会道,遇到危险就能够用言语迷惑军心、混淆是非,这个举动也避免了湘军出现兵痞的现象。

同时,曾国藩打仗也以“结硬寨、打硬仗”出名,但求一个“稳”字,每次都会花大心血去钻研敌我双方的情况、战斗的部署、后勤供应等等,每个环节都算透了,才会下定决心打仗,否则绝不出击,“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秉持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拙劲,从1854年到1864年,经过11年的鏖战,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最终踏平太平天国。

03 成就“半个圣人”

古往今来,能人无数,但在梁启超的眼里,华夏史上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算一个,王阳明算一个,曾国藩可以算半个。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论语》被奉为圭臬,无数学者在他的思想框架下添砖加瓦。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心学理念,也被很多人视为行为准则,在日本甚至推动了明治维新变革。这两位被排在前两位,应该说是实至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曾国藩能够和孔子、王阳明相提并论,源自圣人“三不朽”标准:第一,立功,他平灭太平天国、捍卫国家秩序;第二,立德,他数十年如一日,以儒家圣人的标准完善自我,一点点地将自己改造;第三,立言,著有《曾国藩家书》、《冰鉴》、《挺经》等,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这位自小笨拙的湖南崽,经过数十年的修炼功成名就,甚至被誉为“半个圣人”,一生堪称传奇。他的故事也告诉世人,即便起跑较慢,未来通过严格的自我训练,也能后天胜先天,成就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