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乌江岸边,寒风刺骨。3万疲惫的红军将士面对着湍急的江水,身后是紧追不舍的10万国民党军队。前有滔滔江水阻路,后有重兵围追堵截,这场生死较量中,红军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19岁的年轻战士默默地坐在江边,望着故乡的方向出了神。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个箭步冲向了指挥部。这个名叫石长阶的年轻人,究竟想到了什么神来之计?他的这个建议为什么会让毛主席称赞"军中有神人"?在这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中,这个19岁的少年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一、湘江血战后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11月底,红军在湘江两岸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中央红军从8.6万人骤减至3万余人。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生死考验。

湘江战役后,红军的处境愈发艰难。军需物资严重不足,许多战士连基本的御寒衣物都没有。12月的天气寒冷刺骨,但红军战士们只能穿着单薄的军装,在崎岖的山路上不停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担忧的是,敌军的追击从未停止。蒋介石调集了胡宗南、薛岳等多路军队,总兵力高达10万人,采取"围追堵截"的战术,企图将红军彻底歼灭。敌军分成多个战斗群,沿着红军的行军路线紧紧咬住,同时派出快速部队抢占关键地形和渡口。

在贵州境内,红军遭遇了新的困境。面前是湍急的乌江,这条江水流势汹涌,江面宽阔。更糟糕的是,敌军早已将沿岸的船只和渡江工具全部销毁或转移,并在对岸设置了重兵把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江沿岸的敌军部署尤为严密。贵州当局派驻了数千名精锐部队,在江岸制高点构筑了多处火力点。敌军的机枪和炮兵阵地相互配合,封锁了所有可能的渡江点。同时,敌军还在上游和下游都部署了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

此时的红军已经连续行军数百里,体力消耗巨大。由于补给线被切断,许多战士已经两天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医疗用品也极度匮乏,受伤的战士只能简单包扎后继续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指挥部面临着严峻的抉择。继续向前,必须找到渡江的办法;后退,则会陷入敌军的包围圈。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追兵的炮声越来越近,形势愈发危急。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战士们开始沿着江岸搜寻可能的渡江点。工兵连的同志们尝试过用原木搭建简易渡船,但在敌军的炮火下难以完成。通信员在上下游多次侦察,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渡江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来自基层连队的建议,彻底改变了这场战役的走向。

二、石长阶的锦囊妙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军部队面临重重困境之际,一个名叫石长阶的19岁战士默默坐在乌江岸边。石长阶出生在江西赣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就在江边长大。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竹器匠人,常年在江边制作竹排和渔具谋生。

1932年,15岁的石长阶加入了红军。在部队里,他凭借着机智和勤奋,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他早年在江边生活的经历,为红军突破乌江难关提供了关键的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傍晚,石长阶望着奔腾的乌江,回想起了家乡的点点滴滴。在赣南老家,每到丰水季节,村民们就会用当地特有的编排技术,将数十根粗壮的毛竹紧密编织成排,用来运送货物和渡河。这些竹排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拼接。

这个童年的记忆让石长阶眼前一亮。他立即找到了王耀南营长,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利用江岸附近的竹林,按照家乡的方法编制竹排,再用篾绳将多个竹排连接起来,就能搭建一座足以支撑军队渡江的浮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长阶向营长解释了具体的制作方法:首先要选取直径适中的毛竹,将其砍伐后去除竹枝,然后用特殊的编排手法将竹子紧密编织。每个竹排之间要用坚韧的篾绳固定,同时在竹排下方加设横梁增强稳定性。

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编排技术。石长阶回忆起父亲教导的每一个细节:竹子的选取要避开有裂纹的部分,编排时要注意竹子的首尾交错,绑缚的绳结要打得既紧且活,这样才能保证浮桥的承重能力和灵活性。

王耀南营长听完石长阶的建议后,立即向上级报告。这个方案很快传到了毛主席处。毛主席仔细询问了石长阶的具体想法,特别是关于浮桥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在详细了解了整个建桥方案后,毛主席当即拍板同意。他称赞道:"这个办法好!这是神人想出来的办法啊!"随后,他立即下令调集人力物力,开始实施这个渡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长阶的建议不仅考虑到了建桥的技术问题,还想到了行动的隐蔽性。他建议在夜间进行砍伐和编排工作,以避免被敌军发现。同时,他提出要在江岸不同位置同时开展工作,分散敌军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