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同心小学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拍照上传随堂练习。
②新疆新源县扬新中学教师使用数字设备授课。 资料图片
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驱动世界文明从工业文明迈向数字文明。在共享人类数字文明的大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正从育人目标、教育空间、课程建设、校务治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一所拥抱数字文明的现代化学校应该具备数字元素充分融入、数字赋能充分发挥、数字文化充分彰显、数字习惯充分形成、数字礼仪充分遵守等5个关键特征。其中,最难以“触摸”和“改变”的当数校园数字文化的形塑。校园数字文化可以具象化为4种文化,分别是数据文化、融合文化、绿色文化和共享文化,需要管理者、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力量一起努力、共同塑造。
1
夯实校园数据文化
数据文化是基于证据导向在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理性崇尚数据、合规善用数据的文化形态和氛围,是塑造校园数字文化圈的基石。在这种氛围中,不同教育主体普遍认识到数据价值,积极参与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以支持教育教学与教育决策。
一是充分认可教育数据的价值。数据在新一轮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承担着“动力引擎”的重要角色,能够显著增强教育的解释力、诊断力、预测力、决策力与监督力,不同教育主体需要充分认识并树立数据驱动教育变革的价值理念。二是培养数据驱动决策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倡导教师与管理者基于数据进行决策,树立数据驱动教育决策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模式,推动教育决策从“模糊”走向“清晰”,从“猜测”走向“证据”,将学校打造成数据驱动型的组织。三是培育教育数据思维方式。教师要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主动培育数据量化思维、数据关联思维、数据驱动思维和数据反馈思维,形成利用数据来发现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的思维体系。四是构建教育数据的典型应用场景。数据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空间,不同教育主体要结合自身业务需求,熟悉教育数据的典型应用场景,比如精准教学、教育决策、教育督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精准把握教育数据与教育业务的融合点,以充分发挥数据对教育的赋能价值。五是强化教育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学校通过构建校园可信数据空间,可建立数据安全管理、技术、用户与应用4道防护墙,特别要重视广大师生与管理者的数据安全意识与素养培训,并从“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数据行为”“合理使用数据,提升数据素养”“尊重学生隐私,保障学生权利”“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数据泄露”等几个方面着手,持续提升教育系统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与隐私保护水平。
2
普及校园融合文化
融合文化一方面强调数字技术与教育业务的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另一方面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将教育的不同要素与场景进行融合,涉及学习空间、学习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主体等。
坚持应用为王,深度探索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多种质态。学校可通过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教、学、管、评、研、训”等教育业务的全面融合,促进教育业务重构、流程再造和场景创新,努力建成以“人才培养质量高、教师队伍素质高、教育资源服务品质高、教育治理效能高、人民满意度高”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
坚持联通为基,积极构建一体化育人场域。学校可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物理空间(如教室、场馆等)、信息空间(如教学平台、线上社区等)、个人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互联融通,并以此为支撑重新思考设计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场景以及教育评价,为师生打造适应数字文明时代超越时空、无缝衔接、适性发展的学习链条和学习生态。
坚持内容为本,大力推广基于智能体的跨学科学习模式。跨学科融合一般有两种课程模式:一是相关课程模式,即将各科目保留为独立学科,加强各科目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二是广域课程模式,即强调取消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活动让所有学科内容整合形成连贯有组织的课程结构。考虑当下学校师资配备实际情况,跨学科学习的广泛普及一定离不开教育智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智能技术和设备在跨学科知识储备与个性化辅导方面的优势,以实现高效的人机协同跨学科教学。
坚持协同为要,有效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学校可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学校、家长、社会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逐步完善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以数字赋能提高协同育人效率、效果和效益。
3
创设校园绿色文化
通过将数字技术嵌入到校园环境与管理中,可以打造环境优美、智能高效、轻负高质的校园生态环境,为师生创设绿色和谐的工作与学习氛围,从而塑造校园绿色文化。
学校可从数字生态的视角出发,推进校园空间的绿色化,建设绿色屋顶、植物墙、生物园、地理园、垃圾分类以及校园绿化带等多样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加强校园环境的传播与共享,实现现代技术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为师生创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美的校园环境基础上,学校要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在校园治理业务协同、服务个性、管理智能等方面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构建智慧高效的校园治理信息化体系,如利用数字技术和智慧能源技术建设新型水电系统,推进校园环境的转型升级;综合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集监控、环保、能源等多元化监管与应急于一体的“校园环境大脑”,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升校园的智慧治理水平,实现校园环境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
学科教师利用数字技术精准分析学情,同时兼顾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为学生布置可选择、高适配、少而精的作业,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绿色学业空间。此外,教师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备课、授课、评价等环节,将机械性、重复性的“教书”劳动交给机器,将更多精力投放到创造性的“育人”工作中,进而获得更高的职业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
4
发展校园共享文化
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开放”“互联”“共享”,而开放与互联的最终目标又指向共享。因此,数字技术赋能的校园必然是以“共享”为基因的新校园。
一是创建无边界学校。依托数字孪生等技术,学校积极构建数字校园、元宇宙校园等不同样态的新型校园,扩大受众覆盖面,以推进教育的公平性、包容性与多样性。二是打造全向互联的校园。构建空间互联、教学互联、资源互联的新型校园生态,实现学校全要素、跨空间、多场域的联通。空间互联强调发挥智能终端的全面高速互联特性,通过一体化的智能设备进行集中管控,实现虚实空间、校际空间、学校空间与社会空间的高度互联;教学互联体现在线上线下教学互联、教师智力资源互联、教育教学服务互联,为师生提供无缝衔接的教与学体验;资源互联强调教育大资源观,即有效协同行政部门、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汇聚更多模态的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与应用场景。三是建立共创共享共治的校园模式。该模式倡导开放性和包容性,学校通过搭建平等开放的平台,让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学校设计、建设、管理以及监督中来,以充分激发教育活力,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杨现民系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系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讲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02日 第09版
作者:杨现民 李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