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给人的印象大概是一团和气,很少见他发脾气,或是像其他元帅一样发火训人。1947年七、八月间,他刚刚到晋冀鲁豫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却罕见地对陈赓集团表达了不满,甚至还声色俱厉地批评了陈赓一员得力部将。
一、你们不要后方了!
抗战中后期,徐向前受肋膜炎困扰,在延安休养了好几年。1947年夏,因刘邓率主力南下大别山,晋冀鲁豫军区后方无人主持大局,中央遂委派徐向前来当副司令员,主持军区工作。
徐向前本来抱着很积极很乐观的心态来的。晋冀鲁豫军区是以129师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抗战胜利时已有27万人,解放战争打了一年多,已扩充至42万人,其中野战军已有28万人,军区武装14万。
刘邓南下虽然带走了主力,但总能留下不少,毕竟山西、河北还有实力强劲的国民党军,不能不管后方。但到了后发现,远不是想象的那样。
刘邓第一批带走了一、二、三、六纵,第二批又带走十、十一、十二纵,陈赓兵团下属的四纵、九纵、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正准备渡黄河南下。
偌大一个晋冀鲁豫军区,正规军只剩一个八纵。就这还不止,四纵顺手把老根据地太岳军区比较成熟的二十四旅也要带走。
手里没兵,还要打最难缠的老军阀阎锡山,徐向前内心之焦虑可想而知。
大概在1947年8月初或更早的时候,徐向前召集留守的二级军区首长和陈赓兵团纵队首长开会,研究组建二线兵团的事。
时任四纵参谋长刘忠表示,要随兵团南下作战,留守二级部队的事就不多参与了。这个表态激怒了徐向前,他一听就火了,愤怒的批评说:“你们都走了,后方都不要了吗?”(此系刘忠中将纪念徐向前元帅逝世所写文章中所录原文,见山西人民出版社《英名千古-第十八兵团英烈志》1994年版)
徐帅一贯是老好人形象,突然这么一怒,把大家都批懵了。
徐帅这话其实有点过激,大概当时焦虑有点重,一时冲动没管住情绪。
当时晋冀鲁豫军区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中原,而且这是中央既定策略,不好说什么。
陈赓在延安参加了小河会议,同样受领南下到外线作战的命令。此时颇为尴尬,不知道怎么回徐向前的话。
好在徐向前没有继续训人,只是气呼呼地说:“陈赓走,刘忠不能走。”
就这样,活活从即将南下的陈赓兵团扣下一位参谋长。
为啥不留别人而留刘忠,徐帅和他有渊源吗?并没有。刘忠是福建人,当年在闽西参加红军,是标准的“双一”出身,与红四方面军首长没有碰面的机会。大概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刘忠到抗大学习并留任学校后,才有可能与徐向前偶遇。
1940年刘忠辗转来到129师兼晋冀鲁豫军区工作时,徐向前已离开129师很久了。
那为啥点名要他呢?
二、极限环境逼出徐帅天赋
留下刘忠,鲜明反映了徐帅的格局和眼光。
徐帅虽不能决定陈赓兵团的走向,但以他的地位和威望,要陈赓兵团留下一个正规旅,或者有实战经验的旅长,刘邓和陈赓谁也不能不给这个面子。比如把太岳军区二十四旅留下合情合理嘛。
但徐帅有格局,挺进中原是大战略,他绝不会做有损于大局的事。不留旅长,也是考虑到陈赓兵团大战在即,突然拿走军事主官,对部队扰动比较大。徐帅是用兵大行家,懂。
刘忠这个人很有特点,早年在红军时常年担任侦察科长,从事司令部工作。后来在抗大学习加工作好几年,系统接受军事、政治培训。把他留下,一则不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四纵有负责军事的副司令员可以替代,二则,刘忠有着丰富的正规化建设经验以及参谋工作经验,建设二线兵团,刘忠的能力素质是刚需。
陈赓兵团南下后,徐向前立即着手建设新的主力部队,当时很多人都被徐帅超前的动作震惊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