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篁独坐丨鲁九喜金石书画作品展

主办:元古

协办:方寸山

策划:杨雨萱 江维

设计:唐思 刘静雅

摄影:高美琳

展览执行:元古团队 羊斋

展览日期:2024年11月22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元古云境丨雪竹轩

(上海市青浦区蟠鼎路177弄丨蟠龙天地·雪竹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鸣谢徐俊先生题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展览画册前言 /杨雨萱

元古是一条小舟

在元古的第六年,我继续做着为每一家新店挑选陈设物品的工作,所选之物,无论是陶瓶瓦罐、杯盘椀碟,还是裂织褴褛、铁艺木作,这些游离在有用和无用之间的过时的手工艺制品都悉数来到了眼前,呈现在一个个新的环境之中,但它们无外乎都指向了“旧”与“古”的意象,也不得不承认它们所带来的气氛是温柔沉静的、是内敛简素的。

在不断的选择、陈设和使用过程中,我也追问过自己,我们选择的动因是什么,未来该做如何选择?物与物的关系是什么,何谓物与人的关系?

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经验与能力,除了公共教育以外,大多来源于依托互联网、公私展览、图书出版、兴趣圈子的自我培养。讲求自由、专业、品格是其一大特点,由此成长起来的是充满个性、视野宽阔、自主能力较强的新一代“文艺青年”,其中与艺术、生活美学相关的从业者尤其突出,品牌创始人、独立艺术家、空间主理人等应运而生且层出不穷。审美的自觉,自媒体时代下,原有的话语权和单一的评判标准逐渐瓦解,新的价值观开始重塑,相信“权威”变成相信自己。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更关注事物(艺术)发展的本质和看重内心的真实体验,尽管不够成熟,但都跟着心在走,信奉自己理解的不断丰满的“美”。写到这里,我似乎也看到了一点“自己”的影子。

近年来“民艺”作为一种文化和生活美学,渐渐反哺到一部分年轻国人的衣食住行上来。对空间的营造,对古道具、古器物的选择和搭配,其背后真正的内核是对审美眼光与惜物之心的培养,由物及人,是爱自己、爱自然,是敬天爱人的生命价值观。对物的迷恋,对美的追求,也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与文化认同的过程。“一个人持有的东西,是他人格的部分呈现”。

“民艺运动”的思想之源与中国的老庄、禅宗哲学不无关系,“大朴不雕”、“道在瓦甓”、“正法眼藏”……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激活。伴随着物质的繁荣与精神的自由,当具体而微的文化形态已全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时,崇尚雍容正大、雄浑壮美、清寂朴素的等等民族审美传统开始复兴于当下,中式美学生活方式得以重新回归,文人精神也被反复讨论。

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之下,尽管时代的泡沫沉沉浮浮,但永恒的日常依旧是人们对生活的执着热爱,爱惜物质与精神。我们并非一味怀旧,而是想更加深入地去探索“美”的来龙去脉,我们同样寻求新意,因为我们知道“美”就在我们手中,生生不息。

爱“美”的人永远爱“美 ”,恰好身边有一群同频的人走在了一起,元古和元古的朋友们就是这样一群爱美之人。在此,也想特别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包容,让我自由选物,选来选去,不知不觉间物品也有了“元古”的气息,慢慢地器物和食物,竟成了“元古”的注脚。

循着这样的足迹,我们欲以展览和画册的方式,把注脚延伸到传统艺术、生活工艺、摄影、器物作家等回应古典、关照内心、触发生机的每一份精神食单上去。在这里,我们可以抛却商品价值的陈见,以自然、清逸、澄净的秉性去观看欣赏,去滋养同样清澈的品性。

我们所理解的元古精神食单,应该是从直观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出发,通过用心的选择,以场域和器物、艺术的搭配,建立起一种“一切唯心造”的信念与风格。

往往,惜物之人即便漂泊不定,也希望心爱之物能得到一时安顿,哪怕一如我们的肉身,在石磨般的缝隙里,仅是短暂寄存。人心之于物的盘桓,亦复如是。我对旧物和传统手艺的留意也即因此,总不忍其被捐弃和荒废。但后来我才发现,在这点点滴滴的积累里,是它们的温度让我粗粝的人生有了些许质地。

电光石火,万人海藏,从个体到群体,从日用常行到身心脾胃,我们都在浩瀚的虚薄中,试图寻找独属于自己的生命归舟和人生况味。

此时此身,人生如幻海,文、艺、物, 更像是一条小舟,把人引渡到各自的桃花源,从而心怀善念,拥抱本真,安住当下,建立起内心与外界的和谐关系,怡然自乐,落英缤纷。

元古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像是一种心灵契约。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美源于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爱意,无论身处城市的喧嚣还是山林的静谧,我们都能在这条小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风雅、清寂、真诚,是文人书画的精神底色。能够联接人性与神性的作品才称得上有真正的精神构造。雅正,是中国文艺精神最核心的血脉,识此法门,寝聩其中,或许才能参悟一点滋味。

此次,我们以书画艺术作为元古精神食单的纸上开篇,以古典的方式,在海上明代文人书房故址“雪竹轩”举办“幽篁独坐”鲁九喜先生金石书画小展,感受古今一体的气韵与雅怀。在展品中,有一件出自沧浪亭的对联内容格外让我注意:“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何尝不是我们许多人的写照,曾经沧海,未来依旧未知,练达人情,却只愿“此君”一物常随。原来,守物是守心。

食物、器物,幽篁、此君,小舟、筏喻,本无一物、脱落身心,统统这般,都是美建立起来的秩序——“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序言(一)/樸函

好玩。

未见其人先见其作品,甚是欢喜,瞬间被一股温润,坚定,宁静的能量环抱着,心想书法者得多好书写。之勤,之乐才所得之妙!

好玩。

初见鲁兄相约于自己餐厅,得知兄来自孔孟之乡

我:“小酌点?”

兄:“酌点!”

晚上美酒作陪相谈甚欢,几盅下肚后我恍惚也踏入到了兄长思想花园里漫步,有酒有诗,有田园有明月,悠然自在!

好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序言(二)/方寸山

有朋友说,在画廊之外的餐厅空间做金石书画展览,是不错的尝试,但也要考虑圈子受众的差异。乍听起来有点道理,也许早些时候我会在意这些,但这两三年,什么 “圈内”、“圈外”的概念早已不在考虑之内。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把艺术讲清楚,而是把艺术与生活分得太开,甚至把“艺术家”举得高过自己的头顶。在商业和声名的长期作用下,观众也会不自觉地被牵引。在被艺术熏陶的同时,我们得学会“避坑”和“祛魅”,以及对观看的人——“我”的重视。

艺术的高低固然很难去界定的,但对美的感受具体到自己身上才是最真切的。都说艺术家很自我,欣赏艺术的人未尝不可“很自我”。不受教条和固有价值观的束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神直观地去看,先从有眼缘的作品开始了解,也是一条通往欣赏艺术的捷径。比如,体验书画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拿起毛笔捣鼓起来,浅尝辄止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能继续深入则不妨再作一点可实操的计划。总之,留心自己的点滴感受,珍惜自己的细微敏感,自娱自乐中,这个过程就会更轻松一些,甚至更接近某种状态。

同理,我们在面对金石书画时,也并不是要具备了专业素养才能去欣赏,可能只需你觉得好不好看,其他的讨论再由此展开。

苏东坡说“着力即差”,真是千古妙语。真正的书法是日常,是学养和精神所聚,创作只是日常中的一节。鲁九喜先生的文章和书法有一种放松、自然,不同于时风的状态。在他的笔下,文字如汨汨流水,清畅而骀荡。展览中的两件大字屏风(“幽篁独坐”、“武夷匡庐”)则像一泓秋水,左右能生风。松弛、率真、古质、耐看,这些都是我个人对鲁九喜先生作品的印象。

做这个展览,我们并非要普及金石书画,而仅仅是做当下能做的事,平静地创造一次心流交汇的机会。过度强调美学和专业,都不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只希望您在这些作品中,能够读到一些不一样的美感和经验。至于怎么个不一样,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最后用一句电影台词结尾吧,“诗人的使命是引起心灵震撼,而不是培养偶像崇拜”。何止是诗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选部分展览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器·刻铜·扇骨·臂搁·箱椟·古琴)

书斋中的陈设和器具,除了工艺的巧思,还需要有人文的内容,技与艺的分野即在于此。对于诸种器物,如册中所及种类,折扇的扇骨、案头的臂搁、饮茗的陶瓷椀盘,或者是盛装秦汉吉金石刻的木匣,材质不必过于讲究,但取朴素造型、深沉色调,至于这些器物上刻、绘,亦当秉承这样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画是从小的兴趣,这种兴趣延续至今,虽然中间有多年不曾动笔,但古代的作品总还是一直关注,偶尔觉得技痒,也随意牵纸画上一通。绘画考验的不只是笔墨,还有意境的营造。意境的营造当然离不开笔墨,但更重要的似乎是描绘的内容、构图、设色。一味讲求技法,便落了下乘。

我于册页和手卷独有偏好。册页的佳处是翻一页便有不同,颇能有移步换景的感觉。手卷则牵连错落,有连绵不尽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论写字(自注:我绝少提“书法”两个字,因为这是一个名字,前面总要有一个动词,常见的“写书法”似乎语义重复,另外一个常见的则不太雅驯),算到于今可有四十年之久,早年的时候资料匮乏,终日临仿的也只有家中留下来的几本破旧字帖。后来渐渐蓄积了一些秦汉晋唐碑帖,便看的多,择其中喜欢的随意临仿。

平素看到前人有趣的字,总会拿短小的纸头临几行,倒不是非要学成那个样子,为的是亲自体会体会。所以,日常就是杂纸杂临多,创作少。

书法讲求的是气象,点画易仿,气象难追。于今闲暇的时候,多临临古帖,不管似与不似,都是奢侈的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跋算是一种独特的文体,不独有鲜明的见解,还需要一些组织文字的能力。前代人的题跋专著也极多,侧重于金石书画材料的考证。近年来披露的拓本图片渐多,读册页、手卷前后的题跋比看书画作品本身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翻看古人解说,先起一小稿,放两三日,审读修改后便能动笔。无论是解释其中的某个字、某件事,还是把流传过程梳理一遍,题字总归要细小、温和,只当是一片补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壬寅夏天,在方寸山江维先生的策划下,写了两件大字屏风,此是人生第一次,创作的过程也都记录在了画册《芝岩左泉》里。本场元古展览中的两件金银屏风则是第二次书写。

平素也能曾在宣纸上写这样的榜书,可在表面光滑的屏风上写则颇不易。墨须极浓,笔须饱蘸,最重要的是不能立起来写,所以只好把屏风平铺,其上垫板或架床,趴着写这三四尺的大字。

写时极快,否则稍一迟疑,墨便滴下来。这十几秒的时间当中,工拙真是无暇顾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出版社和一些作者朋友不弃,让我写了一些出版物的题签。

前几年中华书局做了一个启功先生题签的展览,将启先生题签原作和出版物并列在一起展出,方知原来很多都是后续处理过的,比如排列顺序、字间距、署名位置等等,甚至边上还有附言:如觉不佳,便可重写。

题签是一件郑重对待嘱托的事情。碰到不好安排的字,大约要写几十遍、上百遍,圈出稍满意的摆一起,再从其中挑最满意的。也有模棱两可的时候,索性就不同样式的都寄走,任由使用者挑选。

字体的使用也有讲究,需要照顾到书的内容、装帧形式。楷书、行书、隶书用的多,篆书和草书不易辨识,是基本不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品人:王成业

学术顾问:阴澍雨

学术主持:刘大石

特邀编辑:杨公拓 运营责编: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