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的女儿李讷曾问他,这一生中与谁关系最好。

毛主席一生交友广泛,在革命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奋斗者有之,在文学方面惺惺相惜者有之,实在很难说出哪几位“最好”。

经过一番思考,毛主席郑重告诉女儿:

虽然谈不上谁最好,却也有四人对自己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没有他们自己都不可能成功。

这四人在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都与毛主席一样有着炽热的爱国之心,为中华民族崛起、中国人民生活幸福而努力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上,他们与毛主席扶持前行,都是中国革命的抱薪者,为革命的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么这四人究竟是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来一探究竟。

一世袍泽一生情——周总理与朱德

谈到毛主席革命路上的战友,便不可能不谈到周总理和朱德。

三人是最早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先行者,也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最坚定的人。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走过最初的艰难阶段,三人始终携手同行。

“朱毛”之间的友谊历经多次战斗,早已牢不可破。

1973年,两人都已暮年,毛主席在自己的住所会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人员,朱德快步走进来时,毛主席一下子变得有些激动,招呼道:

“红司令,红司令,你可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高兴地回道;“我很好。”

两人略微叙旧后,毛主席对着所有人说道:“没有朱,哪有毛啊?‘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朱毛”的说法,起源于1928年4月28日。

那时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部队,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顺利会师,史称“朱毛会师”。

在这两支部队的基础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朱德任军长,毛主席任党代表,名震天下的“朱毛红军”也是从这时起打响了名头。

“朱毛红军”一起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斗争,两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多次战斗胜利。

江西的夏天蚊子多,咬人特别厉害,两人只能烧糠壳和青草驱蚊;红军最困难的时候吃东西都成问题,两人和战士们一起吃糙米、吃野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战争和艰苦洗礼的革命友谊,持续了四十多年,使得“朱毛”友谊成为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

如果说,要在“朱毛”之间再加一个人的话,那就只能是“周”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周总理的地位比毛主席高一些。

但他心胸宽广,始终将党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很早便开始向中共中央推荐“朱毛”红军。

自毛主席进入中央政治局后,周总理便开始坚定不移地信任毛主席,即便在毛主席最困难的时期也始终支持他。

自毛主席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主席,周总理做他的副手之后,两人配合更为默契。周总理总是最理解毛主席政策的人,也总是将事情处理得最妥帖之人。

三人的革命友谊跨过数十年,最终在相近的时间告别了他们为之奋斗一辈子的新中国——1976年1月、7月、9月,周总理、朱德、毛主席相继辞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告别了革命事业,告别了中国人民,也将三人之间的革命友谊、三人对革命的忠诚和热爱永远留了下来,供世人瞻仰。

缘悭一面仍知己——鲁迅

这第三位,便是与毛主席神交已久的知己鲁迅。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北京第一次文代会上,毛主席的头像与鲁迅的头像被并列为会议徽记。

这算是毛主席和鲁迅先生第一次“见面”。

事实上,毛主席和鲁迅终其一生都未曾见面,却都给予了对方在文学上和思想上相当高的评价。

这样的一对组合,在近代史上也称得上绝无仅有了。

早在1931年10月,从来不爱管闲事的鲁迅便主动向冯雪峰和茅盾打听中央苏区的情况,特别打听了毛主席的事迹。

当听说毛主席和朱老总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取得的战绩时,鲁迅非常满意于他们把气焰嚣张的国民党反动派“吓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雪峰

冯雪峰,算得上鲁迅与毛主席神交的“媒介”。

他曾担任左翼作家联盟文委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与鲁迅联系密切,因而鲁迅会向他打听毛主席的事迹。

等到他回了瑞金,毛主席又向他打听鲁迅的消息。

每每冯雪峰和毛主席见面后,聊完手里的事情,毛主席就会要求:“今天不谈别的,就谈鲁迅,好不好?”

冯雪峰随即就会向毛主席详细介绍鲁迅的情况。

对于没能见到鲁迅一面这件事,毛主席始终是遗憾的。

“五四”时期他在北京见到了许多新锐文人,甚至见过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偏偏就是没能见鲁迅一面。

因而当1936年冯雪峰再次前往上海,准备开展上层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时,毛主席特别交代了要团结好鲁迅先生。

因为鲁迅先生是一面大旗,是党在“白区”最可靠的战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6日晚,冯雪峰在鲁迅家中与他促膝长谈,首先将鲁迅先生十分感兴趣的长征情况与他细细讲明。

鲁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是十分钦佩的,在得知长征胜利的消息时,他专门致信毛主席和党中央,称:

“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听得红军长征的详细信息后,鲁迅对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认可度更高。他曾经同自己的学生萧红,这样形容一名中国共产党人:

“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

在“白区”能讲这样的话,已经是不暴露他身份前提下最明确的说法,萧红一听便知道这是走过长征的中国共产党人,因为这是鲁迅很认可此人的说法。

恰在这一年五月,埃德加·斯诺访华,并通过宋庆龄提出访问陕北苏区和延安的要求,鲁迅便托斯诺专门给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带了一些金华火腿,算作是自己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因为局势变化和路程原因,这一批火腿没能进入延安。收到这一消息的鲁迅又托人送了一批金华火腿给毛主席。

与此几乎同时,鲁迅先生口吻严厉地口授了一封信驳斥企图挑拨他和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托派”,信中他说道:

“对‘毛泽东们’,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

可见,毛主席在鲁迅先生心目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代表,也是走在正确拯救中国道路上的同志们代表。

可惜的是,这一年10月,鲁迅先生的身体便已经大不好了。

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这位文学和思想史上的巨擘辞世,终究还是没能与毛主席见上一面。

一年后,毛主席亲自出席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活动,在会场的演讲中,他给予了鲁迅相当高的评价:

“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将鲁迅与孔子放到了同等的地位上,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圣人,一个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主席对鲁迅作如此之高的评价,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更因为鲁迅先生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以笔作剑对抗着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

这种革命精神与鲁迅先生的文笔加在一起,才是一个最真实的“圣人”鲁迅。

正因欣赏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毛主席极爱读鲁迅杂文,那些泼辣锋利、充满战斗力的句子总会让毛主席由衷赞叹。

他身边常备一本1938年版的《鲁迅全集》,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圈和线,是毛主席多次阅读、多次品味的证明。

且以诗文寄情怀——柳亚子

这最后一位,便是与毛主席诗文唱和的民盟先贤——柳亚子

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以代理宣传部长的名义,对蒋介石排共行径进行了严厉驳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后在场一名国民党人找到毛主席,对他的话表达了赞赏和认同,此人便是柳亚子。

柳亚子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以及“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及此后的独裁统治强烈痛斥。

除了政客身份外,柳亚子还是一名杰出的革命诗人。

自与毛主席在会议上认识后,两人便经常谈古论今,看法常能相合。

仅在会议期间,柳亚子便写了一首诗赠毛主席,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能持正义融科学,独拜弥天马克思”。

作为一名国民党党员,能对马克思主义有如此认可是相当难得的。

然而两人之间的友谊抵不过形势的变化,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剿共”后,两人有足足十九年时间没能再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间柳亚子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情况,保持了高度关注。

当得知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成功、进驻金刚山时,他高兴得再次赋诗一首,称赞毛主席“湘南赤帜正纵横”,还将毛主席与孙中山先生并称,誉为中国的列宁。

毛主席同样给予了柳亚子极高评价。

后者作为国民党内坚定的左派,自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便遭到了通缉,不得已偷渡出海避难,后又牵挂国内情况,悄悄回到上海投入到反蒋斗争中。

在动荡的局势、激烈的战争中,毛主席对柳亚子的情况并不是特别清楚,直至1937年在延安接到何香凝来信才得知柳亚子近况。

在回信中,毛主席评价柳亚子是“有骨气的旧文人”,可以称得上“人中麟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再次相遇的契机,正值1945年重庆谈判之际。

尽管当时的局势仍十分动荡,毛主席来到重庆也并不安全,但他还是专门抽了时间与柳亚子促膝长谈。

作为诗人,柳亚子在这种时候更要作诗纪念:“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这次相逢柳亚子十分高兴,写下了许多首名篇。

有表达重逢喜悦的,也有赞颂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作出的成就的,盛赞以毛主席之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的。

国共和谈破裂后,柳亚子与何香凝、李济深等人在香港创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代表中国共产党致函香港民主人士北上商议建国大事时,又专门给柳亚子发了一封单独的邀请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朱德、柳亚子、余心清在北京

柳亚子此人虽有些旧文人风气,却始终存着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这位已经63岁的老人十分高兴,作诗称:“前途真喜向光明”。

不过,这一趟到北平没有如他想象那般得意。

到北京后不过十日,柳亚子就写了一首发牢骚的诗,命名为《感事呈毛主席》,其中透露出自己感觉待遇偏低,不如归隐家乡之意。

一方面是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关键时刻,另一方面柳亚子又是自己多年诗交的好友,毛主席读诗后十分重视,立刻回赠一首和诗。

其中那句:“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可谓剖心之言。

就在此前不久,周总理也宴请了柳亚子,向他说明了当下情况:

即便如今没有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将来未必不会安排重要工作,希望柳亚子可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领导人接连劝说,柳亚子也放下了心中的不满,再和诗一首呈送毛主席,表示自己心结已解开,愿意留在北京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得知柳亚子改变态度后,毛主席格外高兴。

几天后他专门带着女儿李讷拜访柳亚子,在初夏的炎热天气中两人同游颐和园,泛舟湖上,尽兴而归。

这年5月5日,即孙中山先生就职广州非常大总统纪念日,毛主席知道柳亚子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特意与他共同拜谒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并合影留念。

来到北京后,毛主席的赤诚让柳亚子感动不已,他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自揆六十三龄,平生未有此乐也”。

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果然尽自己之能参政议政,为新中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一生交友广泛,但凡有一颗爱国之心,愿意为对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而奋斗的人,他都以一腔热血、一颗炽热的心相交。

也正是因此,党内外的革命斗士、民主人士对毛主席评价都十分之高。一代伟人能够拥有如此之强大的号召力,绝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