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定是因为觉得丢脸吧!娶了那样的妻子被蒙蔽了那么久。”

“不不不,我觉得是因为他玩电脑的问题,接触到了不良信息。”

“你们说的都差太多了哪有那么邪乎,徐老年纪大了受不了这个治疗过程,挨不住病痛太正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武汉同济医院一桩跳楼事件震撼全国,惹人议论纷纷,事件的主人公正是唯一一个主席为他题词的诗人——徐迟。他的逝世不但给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也让我国的文学界失去了一大巨匠。

那么他自杀的原因究竟为何呢?

一代文豪的前身

要说徐迟如今的成就就是连他亲生父亲都从未想到过的,生在体育教育家庭中的他原本被父亲徐一冰寄予厚望,想要他继续自己的事业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可谁知道在上学后徐迟却对书本中柔美的辞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徐玉诺的《将来之花园》,其中的新思想文化和骄横错杂的人物关系让她十分向往除了自己家乡南浔以外的世界。同时这本书给自己身边的中学同学们也带了许多影响,十三岁的他向父亲提出了想要去上海的念头。

虽然他的父亲在当时体育界已经享有一定的声誉,但他也从未产生过去控制自己儿子必须要继承自己衣钵的思想,听着小徐迟对自己看到的世界描述出来的幻想,作为父亲的徐一冰选择全力支持儿子的梦想,便将他送往上海光大附中读书,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在徐迟漫漫文学路上第一位给他启迪的人,那就一定要提到徐志摩在学校举办的一次油画画展上,他碰到了当时31岁已经在文学界颇有成就的徐志摩,他常在书上能读到徐志摩的著作便上前与他攀谈起来,也正是徐志摩的鼓励让他有了写作的信心。

“九一八”事件影响了所有的中国人,无数爱国人士都为之愤慨,像徐迟这样的知识分子当仁不让走在了抗日的前端,他与同学去往北京参加抗日活动,可在当时这样的事情无疑激怒了日寇,徐迟被滞留在北京,无法返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少年时期的徐迟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他也不会感到后悔,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便留在了北平的燕京大学借读,当时的他多么乐观,对他来说这还是一个能见识到更多文学著作的好去处呢!此后他每日便废寝忘食的在此读书,为自己书写文学著作奠定基础。

文学钻研的精神

有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徐迟在《燕大月刊》发表散文《开演之前》后很快得到了强烈的反响,不仅仅在校内,就是在北平城的报纸上都能看到这篇著作,再加上之前抗日的爱国事迹,他的名声大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要知道就算是徐迟这样的大文豪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朋友的鼓舞下便开始向各大杂志社和报社投稿,可接下来的一部作品却惨遭杂志社退稿,信件上委婉的表示了文章的略处。这无疑是给当时年少轻狂的自己一棒重击。

徐迟选择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因为发表第一篇著作让他小有名气,得到了文学界中各位前辈的邀请,他便收拾包袱回到上海赶去见施蛰存,顺便还将那封信件揣到了自己怀里用来勉励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月后一个全新的徐迟再次回到燕大,在上海的两个月中他拜访了许多知名作家,回到燕大后他便将自己和各种书籍关在一起,不问世事。此后徐迟的文学人生才真正开启。

1933年到1934年冬天,他陆陆续续在《现代》《矛盾》《时代画报》《夫人画报》等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各种散文和诗,让他真正的在文学界创出了些许名堂,一跃跻身于现代派作家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但参加了戴望舒的婚礼,还和路易斯等人创办《新诗》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也就此出版,可谓是春风得意。在事业迎来巅峰的同时,徐迟也等到了他的爱情。

爱情事业双丰收

1936年,徐迟回到家乡南浔的母校看望恩师,在此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挚爱。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与恩师交谈时办公室内闯入了一个女孩,如同天上的精灵一般青春洋溢,她是来交作业的。

看着作业本是哪个女孩笨拙的笔迹却书写出了女儿独有的细腻情绪,徐迟的心中也动容起来,他第一次有了西方传说中被“丘比特之剑”刺中的感受,22岁的徐迟欣喜万分,爱情终于降临到了他的身上,这一次他要随着自己的心意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这位名叫陈松的女孩便每天都能收到徐迟给他的信件,有时里面是一句问候的话语,有时是一首绵绵情义的诗词。陈松从未回应过这些信件,但都被她一一保存了下来,终于有一日两人约见在校园内,面对陈松盘问感情史他也诚恳作答。

“我之前只有一个喜欢过的女孩,那是曾经诗社的同学,但后来我们因为毕业后的去向起了争执,她认为两个人就应该在一起发展,可我认为两个相爱的人是应该互相陪伴的同时也成就彼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回答正中陈松的心意,在徐迟炽热的目光下她拿出这些天整理好的信件:“听说你要回上海了,愿意带我一同去吗?”

1937年在元旦这天,两人在上海举行婚礼,相互扶持共同生活。徐迟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又尝试书写了小说著作《三大都市的毁灭》和《武装的农村》等。一年后随着国家的动乱他也无奈流亡香港,再次结识了一众爱国革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当属袁水拍和乔冠华带给他的影响最大,这两位朋友都有着国际上的远见,结识他们后他也开始读马列的族谱,这使得他豁然开朗。可无奈他不能上战场打仗,于是便做起了战争前线的采访记者,让人们对前线更加了解。

此后他的文学之路便更加辉煌,书写了许多诗歌散文、文学报告等,还翻译了许多国外知名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妻子则会陪伴在他的身边,两人的日子过的浓情蜜意。可俗话说一碗水不能端平,就在他忙于事业的时候却缺少了对妻子的关爱,陈松突发疾病到达医院后被确诊患上了癌症,于1985年永远离开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的离世让他倍感愧疚,71岁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当时已经开始流行使用电脑写作,索性他就将自己和工作关在房间里。他的孩子曾经劝他不要沉溺在悲伤中,可他完全变成了一个顽固执着的人。

错误的黄昏恋

可这时一个女人“闯”入了他的世界中,在一场文学交流会上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子忽然来到徐迟的面前,不由分说的就将手中的书籍和信件塞到徐迟怀中,随后语速极快的告诉他这是她给徐迟写的信件和一些买到的他的书籍,并且表明她是徐迟狂热的粉丝,便匆匆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徐迟反应了许久,觉得这个粉丝非常别致。之后徐迟在别处也能碰到她,街道上或是其他文学会议上,也了解到她叫做陈彬彬。

陈彬彬这样狂热的粉丝对徐迟展开了疯狂的追求,更像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私生饭”一样,徐迟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在慢慢变得年轻。也愿意与他接触,两人最终在1992年冲破了年龄的枷锁和众人异样的眼光,踏入了婚姻生活,这一年徐迟已经7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相差二十岁的婚姻刚开始并不被人看好,但徐迟力保妻子的声誉,将主动向大众表明的职责都揽在自己身上。可陈彬彬并没有对自己的丈夫理解心疼许多,可以说拿到结婚证的那一刻陈彬彬就已经变了,她的姿态一下从“小迷妹”变成了“女主人”。

此后她游走在文坛作家的行业中,其实陈彬彬的文化水平并不低,作为大学老师的她在外人眼里也有着一定声誉,可她自从婚后便十分享受“徐夫人”这个名号,利用这个身份狐假虎威,总是抱着高姿态与他人相处,还十分喜欢抛投露面,生活十分高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本来备受尊重的徐迟也遭到了她的连累,大家开始认为陈彬彬这样的做法是否是在徐迟的默认下产生的。他一生都是一个儒雅的文人,此时友人的疏远和社会的舆论带给他的心理伤害太大了,让他一度感到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始徐迟也与她谈过这件事,可她什么都听不进去甚至出言顶撞伤害徐迟,年事已高的徐迟此时懊恼不已,若不是他当时识人不清哪里还会有现在的结果。心灰意冷之下与陈彬彬提出离婚,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

结语

此后的徐迟将自己更加的封闭起来,每日在房间里与电脑和写作为伴,他的身体逐渐也负荷不了这样的高压生活,最终家人选择为他办理住院调养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院这段时间中有许多人前来看望,对此他都无动于衷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绪,除非在挚友面前,他会痛哭流涕的喊着想要了结自己此生。多少人都规劝他千万不要想不开,可没想到最终在一天夜里,他还是选择打开病房内的窗户,站在上面许久后纵身一跃,离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