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战国中期乐毅《报燕惠王书》始,至晚清林纾《记翠微山》止,《古代散文中的北京》一书,节选了历代创作于北京或以北京为主题的古代散文作品七十篇。这之中包括关于北京的书信、序跋、奏章、碑铭、骈赋、题记等,旁及杂史、笔记中记述北京名人轶事的散文篇章,上起战国,下至晚清,尤以金元以来具体描写北京帝城风貌的散文为多,以折射北京文化历史的变迁,并展示京华风物之美盛。

其中,作为“公安派”重要代表人物的袁中道,就曾写下《西山十记》,记录自己在西山游玩时的所见所闻。西山包括百花山、灵山、妙峰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玉泉山等一众北京西郊名山,是北京的名胜景点之一。

对于西山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袁中道均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如“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于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等等,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明朝万历年间举人沈德符,对明代的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文人轶事等诸多方面都有深入的观察和记录,他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便是明代重要的笔记著作。下文中所选取的《射所》一文,便是他对射所地址变迁的考证。

《帝京景物略》是研究明代北京民俗文化的重要文献,书中,同样记载了明代北京的山川、园林、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金鱼池》一文,描述的便是北京金鱼池一带的景观和与之相关的人文活动。而万松老人塔,则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元代砖塔。

以下内容节选自《古代散文中的北京》,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散文中的北京》,马东瑶 主编,文津出版社2024年10月版。

西山十记

袁中道

记一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入跸图》(局部),高梁桥附近的随行队伍和在长河岸边恭迎圣驾的百官。《古代散文中的北京》插图。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业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记三

自玉泉山初日雾露之余,穿柳市花弄,田畴畛畦之间。见峰峦回曲萦抱,万树浓黛,点缀山腰,飞阁危楼,腾红酣绿者,香山也。

此山门径幽遐,青松夹道里许,流泉淙淙下注。朱栏千级,依岩为刹,高杰整丽。憩左侧来青轩,尽得峰势,右如舒臂,左乃曲抱,林木绣错,伽蓝棋布。下见麦畴稻畦,潦壑柳路,村庄疏数,点黛设色。夫雄踞上势,撮其胜会,华榱金铺,切云耀日。肖竹林于王居,失秽都之瓦砾,兹刹庶几有博大恢弘之风。

至于良辰佳节,都人士女,连珮接轸,绮罗从风,香汗飘雨,繁华巨丽,亦一名胜。独作者骋象马之雄图,无丘壑之妙思,角其人工,不合自然,未免令山泽之癯息心望岫。然要以数十年后,金碧蚀于蛛丝,阶砌隐于苔藓,游人渐少,树木渐老,则恐兹山之胜,倍当刮目于今日也。

记九

依西山之麓而刹者,林相接也。而最壮丽者,为鲍家寺。寺两掖,石楼屹立,青槐百株,交蔽修衢,微类村庄。殿墀果松仅四株,而枝叶婆娑,覆阴无隙地。飘粉吹香,写影石路。堂宇整洁,与碧云等。于弘教寺之下,又得滕公寺。石垣周遭,若一大县。其中飞楼相望,五十余所。清渠激于户下,杂花灵草,芬馥檐楹。别院宛转,目眩心迷。幽邃清肃,规馺娑而摹未央。

噫,衒之之纪伽蓝,盛矣!中州固应尔,燕冀号为沙碛,数百年间,天都物力日盛。王侯貂贵,不惜象马七珍,遂使神工鬼斧,隐轸山谷。予游天下,若金陵之摄山、牛首,钱塘之天竺、净慈,诚为秽土清泰。至于瑰奇修整,无纤毫酸寒之气,西山诸刹亦为独步。玉环、飞燕,各不可轻。虽都人有担金填壑之讥,然赫赫皇居,令郊埛间皆为黄沙茂草,不亦萧条甚欤?王丞相所谓“不尔,何以为京师”者也。

——《珂雪斋集》卷十二

题解

记一写西湖、功德寺,田家之乐令人神往。记二写玉泉山麓,水流澄澈,鸟声百啭,杂花在树,宛若江南。记三写香山,伽蓝棋布,博大恢宏,不过人工痕迹太浓,与自然不甚相合。记四写碧云寺,书泉志胜。记五写卧佛寺,老树森立。记六写万安山翠岩寺,具山林之致。记七写中峰庵、弘教寺,集中写怪石意态。记八写万安山顶之胜,淹润柔滑,飘粉流香。记九写西山脚下的鲍家寺,幽邃清肃,神工鬼斧。记十,作者对游历西山的心态做了深刻总结,通过辩难的形式说“予游山自西山始也”。通过西山的游历,作者实现了从外在游历到内心修行的转变,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作者另有《西山游后记》十一章,分别记述了高梁桥、极乐寺、西湖、裂帛泉、中峰庵、帝王庙、香山寺、碧云寺、洪光寺、卧佛寺、法云寺等,当与《游高梁桥记》,以及本篇对照阅读。关于法云寺,在妙高峰最高处,袁宏道有《妙高峰记》,随步赋形,随境摹情,宜并参。

射所

沈德符

今京城内西长安街射所,亦名演象所,故大慈恩寺也。嘉靖间毁于火后,诏遂废之,为点视军士及演马教射之地。象以非时来,偶一演之耳。

会试放榜次日,新郎君并集于其中官厅内,请见两大座主。榜首献茶于前,亦可作南宫一佳话。窃谓慈恩寺名,正与唐曲江名相合,何不即以雁塔题名事属之?每三年,辄许南宫诸彦泚笔记姓名于中,亦圣朝盛事,而仅充刍牧决拾之场耶。

射所东门,即双塔寺。寺隘甚,而有二砖浮屠最古,闻是唐悯忠寺故址。寺本唐文皇征高丽回,哀渡辽将士殒身行间,作此寺追荐之。后金人俘宣和、靖康二帝至京,曾寓于此。至宋亡,文信被执而北,亦絷此中。惜无有表彰故迹者。近闻一大老云,悯忠寺在宣武门外,当考。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塔寺旧影。《古代散文中的北京》插图。

题解

北京西长安街28号曾有大庆寿寺,始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称大兴隆寺,又名慈恩寺。嘉靖十四年(1535)毁于火灾,仅存双塔;次年改为讲武堂、演象所。因寺内西南隅有两座玲珑秀丽、巍峨壮观的砖塔,左右相拥矗立,俗称“双塔寺”,1954年被拆除,原址上建起电报大楼。这篇便是关于射所地址变迁的考证性文章。

金鱼池

刘侗、于奕正

金故有鱼藻池,旧志云池上有殿,榜以瑶池。殿之址,今不可寻。池泓然也,居人界而塘之,柳垂覆之,岁种金鱼以为业。

鱼之种,深赤曰金,莹白曰银,雪质墨章、赤质黄章曰玳瑁。其鱼金,贵乎其银周之;其鱼银,贵乎其金周之,而别以管若箍。管者,鬣下而尾上,周其身者也。箍者,不及鬣,周其尾者也。鱼有异种者(白而朱其额曰鹤珠,朱而白其脊曰银鞍,朱脊而白点七曰七星,白脊而朱画八曰八卦),有虾种者(银目、金目、双环、四尾之属)。种故善变,饲以渠小虫,鱼则白,白则黄,黄则赤,无生而赤者。鱼病二,曰虱,曰瘟(瘦而白点,生虱也,法以粪浸新砖投之。鳞张如脱者,瘟也,法以新蓝布擦之)。

鱼死三,吞肥皂水得一死,橄榄柤得二死,核桃皮水得三死。天将雨,鱼拍拍出水面,水底蒸如热汤也。岁谷雨后,鱼则市。大者,归他池若沼;小者,归盆若盎。若琉璃瓶,可得旦夕游活耳。岁盛夏,游人携罍饮此,投饼饵,唼呷有声,其大者衔饵竟去。

按:金鱼,古未闻。《鼠璞》曰:“惟杭六和寺池有之。”故杜工部诗:“沿桥待金鲫,竟日为迟留。”苏子瞻曰:“我识南屏金鲫鱼。”今亦贵鲫,不售鲤。盖鱼寿莫如鲤,金鲤则夭,且抟身而鸿,且投饵不应,且游迟迟,不数掷出波间也。池阴一带,园亭多于人家,南抵天坛,一望空阔。岁午日,走马于此。关西胡侍曰:“端午走马,金元躤柳遗意也。”躤柳,今名射柳。

——《帝京景物略》卷三

题解

自宋至明清,饲养金鱼十分普遍,讲求此道之人甚多,技艺也越来越精。本文书写了位于北京天坛之北的金鱼池,详细记述了明代北京饲养金鱼的情况,再加之达官贵人的园亭楼阁多建于此,金鱼池垂柳依依,池水荡漾,游人玩鱼观景的美好景象,宛如江浦鱼市,别有一番雅趣。

万松老人塔

刘侗、于奕正

万松老人,金元间僧也。兼备儒释,机辩无际,自称万松野老,人称之曰万松老人。居燕京从容庵。漆水移剌楚材,一见老人,遂绝迹屏家,废餐寝,参学三年。老人以湛然目之,后以所评唱《天童颂古》三卷,寄楚材于西域阿里马城,曰《从容录》,自言着语出眼、临机不让也。楚材序而传至今。老人寂后,无知塔处者。

今干石桥之北,有砖甃七级,高丈五尺,不尖而平,年年草荣其顶,群号之曰砖塔,无问塔中僧者。不知何年,人倚塔造屋,外望如塔穿屋出,居者犹闷塔占其堂奥地也。又不知何年,居者为酒食店,豕肩挂塔檐,酒瓮环塔砌,刀砧钝,就塔砖砺,醉人倚而拍拍,歌呼漫骂,二百年不见香灯矣。万历三十四年,僧乐庵讶塔处店中,入而周视,有石额五字焉,曰万松老人塔,僧礼拜号恸,募赀赎而居守之。虽塔穿屋如故,然彘肩、酒瓮、刀砧远矣。

——《帝京景物略》卷四

题解

万松老人塔,全称为“元万松老人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是金元时期著名僧人万松老人圆寂后其弟子为其建造的灵骨塔,该塔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元代砖塔。本文记述了万松老人塔的由来。万松老人塔保存了金元时密檐式塔的风格,是元大都时代重要的建筑遗存,具有珍贵的历史地标意义,并对研究古代历史及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

原文作者/袁中道 沈德符 等

摘编/何也

编辑/王铭博

校对/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