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在我军之中一直有着“常胜将军”的美誉,连毛主席都曾称赞他是“身边最会打仗的人”,对他器重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大将却受到了指责,那时萧劲光大将的一句话扭转了局势。

萧劲光大将说了什么?对此毛主席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

“粟裕大将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大将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毛主席还曾经打算将对台作战和抗美援朝的指挥任务交给他。

不过,此时粟裕大将大将身体欠佳,曾经的旧伤隐患发作,无法再去前线作战,但他仍对诸多战役提出了宝贵意见,还设计出完整的军队建设计划,为新中国第一代国防体系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中共中央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在这次大会上,粟裕大将遭到了一些无端的指责。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粟裕大将不得不做出检讨。

但毛主席却没有立刻发表意见,他先是找到了萧劲光大将询问他的看法,萧劲光大将略加思索后表示

“粟裕大将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个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点点头,表示同意。

随即,他环视了会场一周,表示

“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我看还是为公的。”

毛主席发表意见之后,大家也都明白其意思了。

正是因为萧劲光大将的“执言”以及毛主席的信任,粟裕大将他最终通过了检讨。

为什么毛主席会如此评价粟裕大将?二者的感情有多深厚呢?

细心的“卫士长”

粟裕大将可以说入伍较晚,1926年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他的戎马生涯。

在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井冈山起义等多次革命斗争中的敢打敢拼让粟裕大将很快便升至排长、副连长,在军中逐渐崭露头角。

从军第三年,粟裕大将已经是红四军三连的连长,而这一年,他第一次接触到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因为身体不适,在福建永定的天子洞养病,而粟裕大将奉命率部负责毛主席的安保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两人并无交集,粟裕大将更是个老实、谨慎的人,为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他将百来号人分为两拨,自己亲自带一部分保护在毛主席身边,而另一部分则在附近驻守,随时注意周围动向。

过了一段时间后,毛主席开始注意到这个细心、周到的“卫士长”,偶尔还会与他攀谈几句。

在对话中毛主席发现,粟裕大将立志高远、精通战术,远非普通连长的水平,所以毛主席经常与他交流作战心得,在后来的第一次“反围剿”中,毛主席还采纳了他提的一条“锦囊妙计”,从而大获全胜,活捉了张辉瓒。

如果粟裕大将能够多跟毛主席接触几年,获得更多领兵作战的经验,那么一定会早点上一个台阶,成为军机或军团级的干部应该不在话下。

但由于革命工作需要,粟裕大将被调到别处,两人此后连续几年没有再见。不过,对于这个“聪慧”的年轻人,毛主席始终记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牺牲”,毛主席悲痛不已

1936年,毛主席转战至延安,此时正是局势最为混乱的一年,外有日本侵略者虎视眈眈,内有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在休养生息、壮大革命队伍的同时,毛主席也经常会想起曾经的老战友们,粟裕大将便是他提的最多的名字。

不过,经过重重打探,毛主席的警卫员告诉他,粟裕大将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消息,应该是牺牲了。

听到这噩耗,毛主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悲痛,虽然和粟裕大将结识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连长,但毛主席早就视他为不可多得的战术天才。

没想到,自己看好的年轻人竟然英年早逝,一贯乐观的毛主席,也难掩内心的悲痛之情,经常表示“天妒英才”,甚至在后来的苏区会议上,他还特意将粟裕纳入被悼念的烈士名单之中。

不过,粟裕大将的死讯却是个大乌龙——七个月后,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得知他的确切消息,连忙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到之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一次战斗中,粟裕大将亲自指挥作战、率队冲锋,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他的左臂不幸中弹受伤。

部下劝他尽快治疗,他说“战斗还没结束,我得指挥作战”,坚持不下火线。最终战斗取得胜利,但他的手臂已经出现感染坏死的症状,医生严肃地告诉他,左臂必须锯掉,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粟裕大将却坚决不肯,他知道,一个军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臂,指挥作战将很不方便,他心中为国奉献的理想也再难实现。

所以,他决定跟命运“赌一把”,没有做手术,而是选择回到后方,接受保守治疗。

经过长达半年的恢复,粟裕大将竟然奇迹地保住了手臂,也正是在此期间,一些战友以为他已经牺牲,所以才有了毛主席的那场“悼念”。

此后几年内,毛主席一直关注着粟裕大将的成长,听到他在黄桥战役、车桥战役中表现卓越,毛主席亲自为他颁发嘉奖令。

粟裕大将偶尔失手的时候,毛主席非但没有责怪他,还收起了他的检讨书,告诉他几场仗没打好不要紧,让他继续安心工作。

毛主席的关怀备至让粟裕大将感动不已,而他也不辱使命,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并且是军队中少有的擅长打大兵团战役的指挥官,而这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破例出门迎接

1946年10月,国民党发起全面内战,此时的粟裕大将已经升至华中野战军副司令员,一年内便相继拿下莱芜、孟良崮等重要战役,在解放军中遥遥领先。

为了整体的解放计划,中央军委决定将当时任华野司令员的陈毅元帅调往中原军区,让粟裕大将接任司令员一职。

但粟裕大将却诚恳地告诉毛主席,陈毅元帅是他的老上司,两人在革命期间习惯一上一下的关系,自己万万不敢顶替老领导的位置,并直言,陈毅元帅是华野众望所归的统帅,应由他继续担任领导更为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大将一番表态让毛主席大为震惊,见粟裕大将十分坚持,也就作罢了。

最后,毛主席用一个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陈毅元帅仍然调往中原军区工作,不过保留其职务,陈毅元帅不在位期间就由粟裕大将代理。

事实上,这并非粟裕第一次让出职位,早在1944年抗日战争走向收尾阶段的时候,中央便打算让他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由张鼎丞任副职,粟裕大将当时就以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张鼎丞为由,多次请求中央军委改任。

这两件事之后,粟裕大将谦逊和低调的美名开始在军中传开。

1948年4月,经过长达两年的战斗,我军已经将局势扭转,国民党进入艰难支撑的防御阶段,就在这一关键时期,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争论最激烈的便是华野3个纵队要不要渡江南下。当时党内支持渡江的声音占多数,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但粟裕大将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国民党此时仍有抵抗的实力,如果强行渡江可能会付出惨痛代价,不如先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粟裕大将的看法很重视,他找来了朱德元帅和彭老总,共同商讨此事,最终采纳了粟裕大将的建议,暂时放弃渡江计划。

事实很快便证明了粟裕大将的高瞻远瞩,在接下来两个月内,解放军相继发动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豫东战役创下了歼敌9.7万的空前成绩,而淮海战役则将蒋介石残部全部消灭于长江以北,为进一步渡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粟裕的“斗胆直言”打破了军中传统,而毛主席也因此为他破了一个例,在粟裕凯旋而归时,毛主席亲自到门口迎接,要知道,毛主席见客从不出门,这是国内外领导人都未曾享受过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会带兵打仗的人

此后多年间,粟裕大将一贯保持他低调的性格,很少参与政事,而毛主席则投入到国家规划,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两人之间的交流已没有战争时期那么多。

但是,毛主席却从来没有忘记过粟裕大将的战绩,经常在各种场合公开称赞他。

1961年,毛主席在北京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对毛主席钦佩不已,称他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

没想到,面对国际友人的赞许,毛主席却将功劳让了出去,他表示,“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据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最会带兵打仗的人”,是毛主席对军人有过的最高评价,也是对粟裕大将大将一生戎马最好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