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0后”,VICTAS虽然是个年轻品牌却已经拥有不少代表作,但 要问哪款套胶最令人印象深刻,还得是VICTAS于2015年推出的V>15 Extra(简称V>15E)。 在将近十年后的今天,即便VICTAS后续又推出 了V>20 Double Extra(简称V>20D)以及V>22 Double Extra(简 称V22D),V>15E依旧拥有众多拥趸,足以说明球友乃至专业队对这片 胶皮的喜爱。
在粘性愈发普及的当下,V>15系列又更新了一款V>15 Sticky(简称V>15S),“Sticky”即为粘性。在更改配方工艺之后,V>15S相比V>15E有哪些区别?它能否将V>15系列的火苗再续十年?
形似,神不似
V > 15E 是 VICTAS 多年的旗舰款,其产品名亦很有来历:其中“V”代表“VICTAS”,“15”的含义是这款胶皮诞生于 2015 年,“Extra”则是这款胶皮在系列中的硬度表现(47.5 度),最有趣的“>”,则是想告诉大家这片胶皮的性能表现会超出大家的期待。
作为 VICTAS 较为推崇的系列套胶,旗下签约选手丹羽孝希、皮切福德、张禹珍等,都曾长期使用 V > 15E 套胶,并且在业余圈内也有大量拥趸。为了丰满 V > 15 系列,VICTAS 还为其增加了 Stiff(中硬)版与 Limber(软)两个低硬度版本,甚至第一款彩色胶皮也安排给了 V >15E,可谓牌面拉满。
手感堪称 V > 15E 一大特色:胶皮虽为德产,却有些偏向日系般的细腻,由于整体硬度不高且海绵为小孔径蛋糕,因此套胶的吞吐感较为明显,手感颇为柔和。发力进攻时,V > 15 Extra 则一改“温柔”常态,出球弧线较长且十分具备突然性,“砸白线”似乎变得容易了,借力反带效果更是一绝,相对不吃转的特性让其具备了超强的容错性,丹羽孝希那妖娆的“意识流”打法,以及皮切福德那神出鬼没的防守反击,V > 15E 也是背后的功臣之一。可以说,V > 15E 的风格在市面上几乎没有平替,可能只有自家的 V > 20D 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 V > 15S 虽然沿用了 V > 15E 的面胶齿粒结构,似乎依旧具备 V> 15 系列的“形”,但是表皮从涩转粘,德系的粘性均为自发粘性材质,按照国内的粘性指标来看只能算是微粘。为了给粘性的面胶做支撑,海绵从原先的 47.5 度直接拉到了 52.5 度,硬度甚至要比 VICTAS 之前的Double Extra(50 度)还要高。重新组合后的 V > 15S 相比前辈性能大变,毕竟涩套有涩套的玩法,粘套也该有粘套的路数。
▲丹羽孝希和皮切福德,都曾长期使用V>15E套胶征战赛场。
更有“中国味”的V>15
如今 V > 15S 已经有不少专业选手使用,VICTAS 旗下的丹羽孝希将 V > 15S 用在了反手,他的感觉是“更容易控制节奏”。吉村和弘则两面都是用了 V > 15S,他的感觉是“强化了自己的旋转能力”。考虑到 V > 15S 较高的硬度与重量,我们还是推荐普通球迷优先搭配正手使用。
由于面胶微粘的特性,并不会给套胶带来过于明显的滞后感,因此 V > 15S 的一速体验依旧不错,至少不会明显逊于 V > 15E。本身 V> 15E 粗壮且间隙较窄的齿粒结构就很适合撞击,这也是 V > 15E 手感像日套的一大原因,并且这套齿粒结构确实与粘性属性很搭,密集的齿粒能够提供非常好的扎实感,在加持粘性之后非常利于薄摩擦,且非常容易出旋转质量,这点与V > 15E 薄摩擦易掉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的前辈“不吃转”,如今的后辈却成了“造转高手”。
发力之后,V > 15S 的硬海绵开始发挥威力,在近台拥有极好的爆发力,但由于形变力略微压缩,V > 15S 在出球的弧线上相对没有涩性的 V > 15E 以及 V > 22D 那么饱满,但出球落点的指向性更好,给人的感觉会更心安。属于小力量稳,大力量准,竞技性与可玩性兼备的实力型胶皮,习惯了传统国套的球友可以完美过渡几乎不需要适应,并且完全不依赖后期膨胀,基本贴上就能打到报废。
本刊在曾经对VICTAS社长松下浩二的采访中有问到过是否会为中国市场推出粘套,松下先生当时就说肯定会出。如今非常具有“中国味”的V>15S套胶已于11月正式开售,但现在恐怕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市场了,粘性的旋风早就开始席卷世界了。
比较好奇VICTAS未来是否还会推出V>20 Sticky以及V>22 Sticky?让我们把答案留给明天吧。
进入视频号
解锁乒乓世界更多精彩——
热门跟贴